唐川江,劉 偉,楊春桃,李洪泉,王建文,梁 卓,袁 藝
(1.四川省草業技術研究推廣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農業大學草業科技學院,四川 成都 611130)

為掌握四川省主要人工飼草生產、供需狀況及飼草、飼草種子價格行情,為全省草牧業發展提出建議措施,四川省草業技術研究推廣中心、四川農業大學草業科技學院、21個市州飼草飼料(畜牧、草業、畜牧獸醫)站(中心)等有關單位技術人員深入全省21個市州124家種養企業(合作社),采取實地調查、入戶查看、與養殖企業(合作社、養殖農戶)代表座談等方式,對全省2021年飼草生產形勢進行了專題調查,形成此報告。
1.1 主要飼草生產情況
1.1.1 全省主要人工飼草長勢較好 根據四川省農業氣象月報數據,2021 年上半年,全省月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95℃,降水量偏少8.6%。3~5月,飼用玉米、狼尾草、披堿草、飼用燕麥、黑麥草等主要飼草在播種、返青和生長階段受到不同程度干旱威脅,川西高原部分地區燕麥、披堿草及種子產量略有減少。內地飼草前期長勢略差,但通過有效管理,加上飼草生長后期降水較充沛,主要人工飼草在上半年總體長勢較好。下半年全省月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48 ℃,降水量偏多24.1%。8~10 月部分地區遭遇強降雨及連續陰雨天氣,造成一定內澇,土壤濕害較重,內地飼用玉米、苜蓿、蘇(高)丹草、狼尾草等飼草生長、收獲及加工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對秋季燕麥、黑麥草等飼草的播種、出苗造成不利影響。
1.1.2 飼用玉米、狼尾草屬飼草和飼用燕麥是四川主要種植的人工飼草 調查的124家種養企業(合作社)累計種植飼草11.08 萬畝(1 畝≈667 平方米,下同)。種植面積最大的為飼用玉米,種植面積4.3萬畝,占38.8%;其次是狼尾草屬飼草,種植面積3.2 萬畝,占28.9%;飼用燕麥種植面積1.28萬畝,占11.6%。飼用玉米、狼尾草屬飼草和飼用燕麥是四川主要種植的人工飼草,3 類飼草種植面積共占調查面積的79.3%。
1.1.3 專業化飼草生產量占比超6成 調查數據顯示,124 家種養企業(合作社)年收獲飼草17.2萬噸(以干草計,下同)。其中,20 家飼草種植企業(專業戶、家庭農場)共種植飼草5.78 萬畝,占種植總量的52.2%,生產飼草10.9萬噸,占飼草生產總量的63.4%,呈現出專業化飼草生產占主導的趨勢。
1.1.4 禾本科飼草占主導地位,豆科飼草及冬性飼草較少 從種植的飼草種類來看,豆科飼草面積占飼草種植面積的3.8%,產量僅占總量的2.0%,絕大部分養殖戶和企業主要種植禾本科飼草。冬性飼草(如黑麥草、燕麥、飼用大麥等)面積占飼草種植面積的11.4%,占飼草生產總量的5.4%。冬性飼草種植偏少,造成冬春季節飼草生產與供應偏緊。
1.2 主要飼草種子生產情況 對川西北牧區、攀西地區、川東北深丘區、川南山地區和成都平原及盆周中淺丘區的22家飼草種子(種莖)企業(合作社)及農戶的種子(種莖)生產銷售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結果如下:
1.2.1 當前四川飼草種子(種莖)生產的4類主要草種 22 家飼草種子(種莖)企業(合作社)及農戶累計繁種1.7萬畝,按繁種面積排列:狼尾草系列品種(品系)(0.78萬畝,占45.9%)、垂穗披堿草(0.36 萬畝,占21.2%)、飼用燕麥(0.29 萬畝,占17.1%)、老芒麥(0.22 萬畝,占12.9%)、光葉紫花苕240 畝(占1.4%)、川東鴨茅約100 畝(占0.6%)。共計生產垂穗披堿草、飼用燕麥、老芒麥、光葉紫花苕、川東鴨茅飼草種子536.2 噸,狼尾草種莖4.48 萬噸。狼尾草屬飼草、垂穗披堿草、飼用燕麥、老芒麥4類種子(種莖)的生產面積占比97.1%。
1.2.2 飼草種子(種莖)產量降低 從調查的6個川西北牧區飼草種子繁種企業(合作社)看,共繁種0.89 萬畝,其中燕麥0.29 萬畝、垂穗披堿草0.36 萬畝、老芒麥0.22 萬畝,收獲飼草種子506.2噸。2021年夏季甘孜、阿壩等地受短期干旱及病蟲害影響,種子減產約10%~15%。
從調查的內地16家繁種企業(合作社)來看,有15家狼尾草屬飼草種莖繁殖企業,1家鴨茅繁種基地,共種植狼尾草0.78 萬畝,川東鴨茅100畝。收獲狼尾草種莖4.48 萬噸,鴨茅種子3 噸。川東北深丘區受冬春霜凍及秋季持續降雨影響,狼尾草種莖繁殖產量降低10%左右。
從全省21個市州的104家種草養企業(合作社)的飼草利用情況來看,有70 家為單一的肉牛場(企業),2 家為兼養肉牛肉羊的養殖場。川西北高原牧區以牦牛養殖為主,主要采用“半舍飼+補飼”方式,內地以西門塔爾、安格斯、夏洛萊、蜀宣花牛及本地黃牛等為主,主要采用舍飼圈養方式。72 家肉牛場存欄肉牛2.7 萬頭,出欄2.0萬頭,飼喂的主要飼草品種為飼用玉米、狼尾草、燕麥、黑麥草、高丹草等,肉牛場共種植飼草4.1 萬畝,全年收獲各類飼草4.9 萬噸,外購青貯與鮮草0.54萬噸,外購干草、秸稈等5.03萬噸,外購飼草占比53.2%左右。
從21 個市州26 家肉羊場(企業)來看,川西北高原牧區以藏系綿羊、本地黑山羊為主,主要采用“半舍飼+補飼”養殖,其他內地以本地黑山羊、波爾山羊、湖羊、古藺馬羊等為主,主要為舍飼圈養方式。26家肉羊場(企業)存欄肉羊2.8萬頭、出欄1.7 萬頭,飼喂的主要飼草品種為狼尾草、飼用玉米、黑麥草、高丹草、紫花苜蓿等,肉羊場種植飼草0.65 萬畝,生產量0.8 萬噸,外購干草、秸稈、青貯飼草料約1.2 萬噸,外購飼草占比60%左右。
總體來看,全省肉牛、肉羊養殖場對飼用玉米、狼尾草、燕麥、黑麥草、高丹草、披堿草、苜蓿等優質飼草需求旺盛,大部分養殖企業都不同規模種植飼草,不足飼草料主要靠外購解決,外購飼草占比54.3%,外購飼草種類主要為青干草、青貯包、麥秸、稻草等,來源主要為甘肅、青海、陜西、安徽、河北、內蒙、重慶等地。
3.1 飼草價格較上年同期上漲 受非洲豬瘟影響,近年來國內對牛羊肉消費需求上升,種草養畜發展勢頭較好,飼草需求強勁。
從調查來看,青貯飼用玉米到場價格450~800 元/噸;黑麥草鮮草到場價格330 元/噸;燕麥青干草到場價格2 500~3 400 元/噸;披堿草青干草地頭價格1 500~1 800元/噸,到場價格2 300~2 500 元/噸;小麥、稻草、花生秧等秸稈到場價格1 300~1 800元/噸;高(蘇)丹草鮮草地頭價格350元/噸,青貯到場價格450~600元/噸;王草等狼尾草屬飼草青貯到場價格350~600 元/噸;優質苜蓿青干草到場價格3 000~4 150 元/噸。總體來看,飼草價格較上年同期上漲10%~50%。
3.2 主要進口飼草種子價格漲幅較大,國產種子價格與上年基本持平 受國外種子減產、海運價格上漲、國內庫存少、市場需求旺盛和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國外進口的黑麥草、紫花苜蓿、白三葉等部分飼草種子價格呈階段性上漲,全年漲幅從5%到110%不等。
國內生產的草種,除光葉紫花苕、披堿草、老芒麥、飼用燕麥種子有小幅上漲外,其余草種如王草(皇竹草)、象草等狼尾草屬種莖價格與上年基本持平。
4.1 加強飼草種植利用技術研發,提升種養效益 建議科研院校與種養企業(場、合作社)緊密結合,加強飼草種植、青貯利用、干草調制、草料搭配飼喂等技術研發,提高飼草青貯品質,加大青貯推廣利用力度。提高養殖場管理水平,優化畜群結構,提升種養效益。
4.2 做好飼草春耕備耕工作,加大優質飼草種植力度 省內部分養殖場未配套種植飼草,飼草供給全靠外購,養殖成本高、市場風險大。建議種養企業(場、合作社)在2022 年充分利用撂荒地、果園隙地、輪閑地、四邊地,推廣應用“糧-草”“經-草”“果-草”等輪作、間作、套作模式,加大飼用玉米、狼尾草、黑麥草、燕麥、披堿草等優質飼草的種植力度,特別在當前要做好飼草春耕備耕工作,加強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提高飼草產量。
4.3 加強飼草料儲備,保障全年優質飼草均衡供給能力 受新冠疫情、國際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2022 年優質飼草料供應將偏緊,種養企業(場、合作社)要抓緊與飼草料供應商銜接,簽訂采購合同,保障飼草料長期穩定供應。養殖場可適當增加優質飼草料儲備量,并做好儲備飼草料防潮濕、防雨淋、防鼠咬、防霉菌毒素超標等工作,保障全年優質飼草均衡供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