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杰川,鄧永強,譚 雄,張能飛
(四川省陽平種牛場,四川 洪雅 620360)
運動場是保障牛只生產力和動物福利的重要設施。運動場長期積水或者積糞,將對牛只健康、疾病防疫、環境衛生等造成不利影響。通過咨詢大型牛場及有關專家后,陽平種牛場決定實施牛舍運動場雨棚及其配套工程(雨污分離工程),以改善牛場運動場的整體環境,進而實現提質增效,促進生態保護。

1.1 改善牛只運動環境,提升牛只生產性能 無論是犢牛、育成牛、干奶牛還是泌乳牛都需要適量的運動,因為牛是反芻動物,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牛的反芻和消化吸收,還可防止肢蹄病的發生。牛舍運動場雨棚及其配套設施建設完成后,可以保證牛舍運動場長期處于干燥狀態,提升運動場整體衛生質量,極大地改善牛只的運動環境,促進牛只的生長發育,減少疾病的發生。
1.2 實現牛場大量雨污分流,減輕環保壓力 實施牛舍運動場雨棚及其配套工程后,可以將雨水和污水有效分流,污水進入牛場沼氣池,通過沼液分離后,糞水存入暫存池,干糞則進入肥料加工廠,輔助加工成為有機肥料;雨水進入主排水溝后流入自然凈化池,經過沉淀凈化后排入溝渠,作灌溉用水。另一方面,雨污分離后,可以減少牛場糞污的總體排量,有效保護牛場生態環境,同時也為牛場節約環保治理經費,充分節省人力、物力、財力,切實做到節能環保。
1.3 節約管理費用,有效控制成本 運動場雨棚及其配套工程的實施(如排污溝、排水溝等),可以使牛舍運動場長期處于干燥狀態,極大地減少了牛舍運動場的糞污量,從而減少運動場清理糞污的人工投入量。清糞時長降低,則人工成本下降。隨著糞污量減少,工人的工作心態也會轉變,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主動性增強,有效地降低了管理者的管理難度,節約了管理成本。
2.1 建設牛舍運動場雨棚 借助原有牛舍的屋檐以及與運動場交界處的鋼立柱設置沿牛舍順向排水的雨棚。由于陽平種牛場牛舍運動場最小寬度為8.7 m,最大寬度為10.6 m,運動場跨度不大,故設計運動場雨棚時全部設置為單向排水,且排水方向與原牛舍屋面排水方向一致。
具體設計如下:考慮風荷載以及結構的穩定性,結合原有設施從節約物力、財力角度出發,新建運動場雨棚的鋼立柱設計寬度與原有牛舍鋼立柱同寬,寬度為6 m,而靠近牛舍一側則直接利用原有牛舍鋼立柱作為支撐。鋼屋架與鋼立柱同寬設置,采用上下弦桿加三角形腹桿的形式設立。牛舍運動場雨棚鋼屋架低于牛舍鋼屋架0.5~1.5 m,這既能很好地滿足通風、通氣,也能保證足夠的陽光射入牛舍和運動場。檁條采用矩管,尺寸為80 mm×40 mm×1.5 mm,表面涂刷防銹漆,以增加使用年限。運動場雨棚屋面采用夾心彩鋼板加透明亮瓦的形式布置,布置方式為每隔6 m 設置寬度為1.6 m 的透明亮瓦。通過設置亮瓦增加牛舍運動場的光照,保證牛只所需的正常光照,同時促進運動場地面的長期干燥,為牛只提供較為舒適的運動環境。
2.2 設立排水天溝 在運動場雨棚屋檐下口設置天溝,天溝采用不銹鋼板一次成型,并根據排水屋面的寬度設計天溝寬度和深度,以保證排水順暢。天溝采用焊接支架的方式固定在鋼管立柱上,同時在天溝兩個端部設置落水管,進而將雨水引入地下排水溝或直接與地面雨水混合。(注:天溝寬度較寬和較深的中部也設置落水管)
2.3 砌筑擋水欄 在運動場周圍(除靠近牛舍一側外)砌筑擋水欄。擋水欄高度0.3 m,砌筑在運動場鐵欄桿外側底部。這既能防止外部雨水進入運動場,也阻止運動場內部的糞污往外流,有效地將雨水和污水分離。另外,也可在主排污溝兩側砌筑擋水欄,阻止雨水流入排污溝,進而減少糞污總量。
2.4 建設排水、排污溝 在運動場靠近牛舍一側(即靠近牛只臥床部位)設置排污溝,大部分糞污通過排污溝流入主糞溝,進而減少糞污進入牛舍運動場,保證運動場的相對干凈和干燥。
在運動場外側設置排水溝,將天溝匯集的雨水以及自然下落的雨水匯入主排水溝,最后流入凈化池。
3.1 政府制定支持政策 修建牛舍運動場既關系一個牛場的長遠發展,又涉及整體生態環保,而目前很多牛場沒有十足的能力去改造自身牛舍。隨著飼草、飼料單價逐年漲幅劇增,人工成本日益上漲,很多飼養場對牛舍運動場的改造有心而無力。針對這一現狀,政府部門可以考慮在牛舍運動場改造,甚至于牛場整體規劃設計方面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制定相應的補貼政策。
3.2 引入專業團隊,進行合理優化和改造 由于牛場內專業技術人才的缺乏,同時受專業知識的限制,牛場管理者依舊按老舊方法修建牛場,有的牛場甚至取消了牛舍運動場。部分管理者雖有改造升級的想法,卻沒有專業的團隊指導。因此,建議從省內其他地區或者全國各地引入優秀團隊、專家人才,為牛場改造升級出謀劃策、規劃方案、完善基建,促進牛場養殖提質增效,節能環保。
3.3 推行“產學研”一體化發展 通過與高校對接、與科研機構合作、引入社會資本,集中力量參與和解決牛場運動場的設計與管理痛點、難點,盡快建立有效的可持續運營長效機制。利用“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牛場提供試驗基地,高校及其他機構提供人才,加之社會資本的參與,進一步研究和實踐摸索出有利于牛場長效發展的方案,進而帶動產業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