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文建,曹 兵
(1.山東省滕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山東 滕州 277500;2.山東省滕州市畜牧漁業事業發展中心,山東 滕州 277500)
近年來,國家不斷推動畜牧業轉方式、調結構,提出了發展“高產、高效、優質、安全”畜牧業和穩定生豬、家禽生產,突出牛、羊、兔等節糧型畜禽養殖的指導方針,這是新形勢下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和提高畜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根本要求。魯南地區肉羊養殖歷史悠久,食用羊肉習慣較為廣泛,尤其喜好食用山羊肉,山羊需求量較大,但魯南地區山羊生長速度慢,個體小,肉羊養殖品種多數為青山羊,不能滿足消費需求,亟需引進優良山羊品種。成都麻羊具有體型大和生長發育快的優點,本文對成都麻羊在魯南地區的引種馴化技術進行研究,并形成了推廣示范技術體系。
成都麻羊(又稱“四川銅羊”)具有肉皮兼用、遺傳性能穩定、適應范圍廣等優勢,主要分布在四川省西部地區,是我國優良的山羊品種,被農業農村部正式列入“全國畜禽良種基因資料庫”“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并被確定為“國家三級保護品種”。
1.1 體型外貌特征 成都麻羊被毛短而富有光澤,毛色分為麻褐、黑紅和赤銅3 種類型,性成熟早,體型較大,生長較快,屬大型山羊品種。成年母羊體高平均60 cm,體長70 cm,胸圍70~78cm,體重38~58 kg;成年公羊體高60~68 cm,體長68~76 cm,胸圍74~82 cm,體重45~65 kg。一般周歲體重可達成年體重的70%以上。
1.2 繁殖性能 成都麻羊繁殖力強,性成熟早,母羊7 月齡配種繁殖,公羊9 月齡開始配種利用。母羊發情周期20±2 d,發情持續期36~64 h,妊娠期148±5 d。頭平年產羔1.5胎,平均產羔率:初產為161%,經產為215%。
1.3 經濟價值 成都麻羊皮張優良、肉質細嫩,色鮮味美,無膻味,肌肉中蛋白質含量高。周歲羊屠宰率達50%以上,凈肉率為38%;成年羊屠宰率可達52%以上,凈肉率為38%。
2.1 引種前的準備 準備好飼料、獸藥等物資;配備清熱解毒藥、抗菌消炎藥、驅蟲藥及常用疫苗;準備常用醫療注射器、聽診器、溫度計、常規解剖器等器具;引種前將羊隔離舍按照消毒規范進行清掃消毒,空欄15 d以上。
2.2 引種時間選擇 引種最適季節為春季和秋季,氣溫適中,適于羊只長途運輸、轉場。
2.3 引種養殖場選擇 引種前先到引種地詳細調查了解疫病情況,調查該縣域內三個月以來是否有疫情報告;引種養殖場要具備《種畜禽生產許可證》《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等相關資質。
2.4 羊只選擇
2.4.1 種公羊要求:睪丸富有彈性,膘情中上等,1歲左右。
2.4.2 母羊要求:膘情適度,乳房大而均勻,陰門長而濕潤,以8月齡為宜。
2.5 運輸前注意事項 要按照無規定疫病區引入動物的規定進行申報,取得準入證明后,辦理產地檢疫證明、羊只調運許可證、實驗室病原學檢測報告等審批手續。對調運羊只注射長效土霉素,防止感染細菌疾病。裝車前提前4 h 停止投喂飼草飼料,盡量減少應激反應。
2.6 車輛消毒 要嚴格按照技術規范,在運輸前一天使用消毒劑對車輛和車上用具進行消毒,裝車起運前再進行一次徹底消毒。
2.7 運輸過程 配制添加奶粉的電解質溶液供羊飲用,發現羊只呼吸急促、體溫升高應注射抗生素和解熱鎮痛藥。
2.8 入省查驗 要按照約定的指定通道進入無規定疫病區,接受指定通道查驗,取得許可簽章后,按照約定路線進入飼養場。
2.9 落地報告 到達飼養場24 h 內應向當地畜牧獸醫部門報告,報告調運過程中羊只的健康情況。
2.10 隔離檢疫 對引進的羊只需要進行隔離檢疫,隔離期45 d,確無傳染病后再混群飼養。在隔離期間進行布病、口蹄疫病原檢測,隔離期結束后,對羊只體表再次消毒,然后投入正常生產。
由于自然環境條件發生變化,特別是溫度、濕度的差異較大,引入成都麻羊后要進行本地馴化。
3.1 減少應激反應 長途轉運及管理方式、飼養方式和飼草飼料的改變都能引起羊只應激反應,可導致羊只敏感易驚,食欲下降、采食減少,體重增長緩慢或停滯,飼料轉換率下降,群體生產性能降低甚至誘發疾病,所以應逐漸過渡,過渡過程需要2~3 周,盡量減少羊群應激,在較短時間內適應當地環境和飼養方式。
3.2 注意飲食飲水 羊只入欄后,先讓羊充分休息,待羊群穩定后飲用溫水,第一次采食7 成即可,4 d 后轉為自由采食。前5 d 可在飼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抗應激藥物。

3.3 控制圈舍溫度 成都麻羊的適宜溫度在8~22 ℃之間,這一溫度范圍的能量消耗最少,飼料轉化率高,因此養殖圈舍內應配備相應的保暖設施來調節溫度。
3.4 控制圈舍濕度 成都麻羊長期生活在高溫潮濕地區,對潮濕的環境有更好的適應性,而北方氣候干燥、濕度較低,需要較長時間來適應。若濕度過低會造成羊只皮膚和呼吸道疾病,降低羊的舒適度,因此要配備濕簾系統來調節舍內濕度。
3.5 做好疫病防控 按照免疫程序分批接種疫苗,科學驅蟲,規范日常消毒,做好羊場常見疾病的診斷治療。
3.5.1 疫苗接種 用疫苗免疫時,要選擇合適的接種途徑,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
3.5.2 消毒 羊舍應每周消毒一次,交叉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消毒藥。
3.5.3 驅蟲 根據羊的生長繁殖特點,結合四季溫差以及寄生蟲發育特點,采用以冬季驅蟲、舍飼前驅蟲為核心的羊寄生蟲病預防方法。
冬季驅蟲:可全部驅除秋末冬初感染的所有幼蟲和少量殘存的成蟲。
舍飼前驅蟲:在轉入舍飼前對全部羊只進行預防性驅蟲。
3.6 控制繁殖時間 在成都麻羊馴化期間應調整配種日期,盡量避開冬季產羔,利用這段時間為母羊抓膘和恢復體況,在10 月初陸續配種,第二年3月開始產羔,可以有效提高羔羊成活率。
對成都麻羊馴化后進行飼養效果評估,檢測其對生長環境、飼養方式的適應情況。選擇一級成都麻羊做對比試驗,引進200 只6 月齡成都麻羊進行馴化,分別在1歲、成年時測定體重、體尺,將測定結果與同齡一級成都麻羊標準進行對比,結果表明,在魯南地區馴化后的成都麻羊在繁殖、生長方面基本與一級成都麻羊標準一致。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