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強
(云南南方地勘工程有限公司,云南 大理 671000)
在進行巖土施工的過程中,只有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落實到位,才能夠保證整個施工的穩定性以及安全性。傳統的防治工作開展并沒有將先進的防治技術進行及時而充分的利用,進而導致防治工作的進行,針對性并不明顯,防治效果也不顯著。在當前階段,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了防治技術的迅速更新,相關工作人員一定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將新型的防治技術進行分析與研究,將新型防治技術的作用進行充分的發揮,以保證將技術的價值充分運用于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維護整個施工過程的安全穩定。
地質工程學可以劃分為兩部分,分別是巖土工程以及地災防治。巖土工程起源于20 世紀60 年的歐美國家,主要是運用于土木工程實踐的一種新型技術。巖土工程施工主要是為了解決與土木工程建設相關聯的問題,而之所以巖土工程能夠在土木工程中得到充分利用,是因為巖土工程對于地質特點的描述準確而直觀。巖土工程實際上就是對施工現場的巖土進行加固、開挖的過程。而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所有制工程施工企業的不斷發展,目前,我國的巖土加工市場,競爭異常激烈。
當前,我國巖土工程項目承接主要是以公開招標活動的形式實現的,行業內部存在市場集中度水平較低、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特點[1]。而我國巖土工程領域的企業比較多,但是,這些企業的規模都較小,據我國相關的分析報告顯示,這些企業中,僅僅專攻強夯業務一個領域的就多達300 多家,市場集中度極低,企業規模的優勢難以形成,這與西方國家高度集中的模式產生了明顯的差異。巖土工程企業的存在,主要解決的就是集中度較低以及行業分散的現象,相關企業要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實力,將自身的盈利能力以及市場核心競爭力更進一步增強。要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抓住機遇,及時進行產業結構以及業務模式的調整,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進而促進整個行業的飛速發展。需要注意的是,巖土工程測試技術的革新不僅對巖土工程理論的形成與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于巖土工程的實際建設也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崩塌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外力影響導致的內外部結構變化,進而造成了分裂情況的產生,巖體以及土地的下方都產生了空缺,打破了原有巖體的受力平衡。以上情況使整個陡坡都出現了崩塌且變得不穩定,而由于崩塌現象的發生隨機性較強,往往發生在人們沒有防備的時候,因此,才會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以及人員傷亡。而崩塌現象的成因是較為多樣的,但是,據相關調查顯示,大部分成因都與巖土工程有關聯,而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開礦炸山以及斜坡的過度挖掘都會引發崩塌。
地面塌陷以及變形現象主要體現在因地表陷落而形成的坑洞,這對于地面質量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2]。而從成因上來看,致使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多種多樣,主要成因是地下水過度使用以及過度采礦造成的地下巖土結構破壞與變化,關于這一點急需引起相關工作人員的重視。
該現象的產生與外部環境的變化息息相關,主要表現在工程開挖時巖土內外結構產生巨大的變化,或是斜坡在經受地表水或雨水的長期侵蝕后巖土表面結構產生了明顯的變化,進而導致的巖土軟弱面集體下滑。而從當前階段的調研可以發現這種現象的成因主要是工程施工中的挖掘、水土流失嚴重以及地表水、地下水的長時間沖刷等。
在日常生活中,泥石流是自然災害的一種,礦山中泥石流的發生除了自然原因以外還包括整個巖土施工相關措施的影響。需要注意的是,泥石流會夾雜巖石碎塊,對于過往車輛以及行人所造成的侵害與損害難以估量[3]。
針對巖土滑坡工程的預控,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于一些小型的土質滑坡,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充分運用后緣排水以及前緣支撐攔截等方法,以便于達到工程預控的目的。相應方法的使用能夠有效提升地基的穩定性,提高地質強度,降低滑坡現象出現的概率[4]。同時,對于較為復雜的地域,如軟土覆蓋的區域,也極易出現滑坡現象,相關工作人員可以采用被動防護網、部分危巖清除以及部分危巖支撐等方法進行綜合性的防治,以便于減少滑坡現象的發生,對于整體地質狀態的改善也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關于巖土工程的地質災害防治,其實方法眾多,但每一種方法都有屬于它的適用范圍,相關工作人員還要結合實際的施工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分析與應用。災害避讓方法從字面意義上來理解就是對于災害的提前規避,指的是在相關的地質災害產生之前,相關工作人員就要針對可能產生的地質災害進行分析,以便于設計出科學合理的地質災害防治計劃。這種方法的運用能夠有效地避免直接的地質災害侵害,將地質災害的破壞力有效降低。而在進行具體操作的過程中,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①雨天的避讓,在雨水的沖刷之下,工程中的危巖體極易產生各式各樣的問題,所以,相關工作人員就可以通過天氣預報了解相關的降水信息,在大雨來臨之前,運用緊急避讓的措施,將有可能發生的地質災害現象進行規避。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國幅員遼闊,許多地域都存在雨季,所以,當地的相關工作人員就可以針對當地的多雨特點進行相應避讓方案的設計,以便于減少當地施工中,泥石流以及山體滑坡等相應地質災害的發生。②搬遷避讓方法的運用,該方法的運用主要是針對地質災害頻發的區域,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提前采用集體搬遷的形式,將較為重要的物品和資源及時的撤走,以便于從根本上降低經濟損失,且對于一些工程來說,小范圍的搬遷可實施性較強,操作難度也較小。但是,針對一些搬遷范圍較大的情況,相關的工作人員就需要提前做好相應的規劃,要將相應的成本問題、村民的新住所問題等進行及時的考慮,以便于及時的做好安頓工作[5]。而在使用災害避讓方法時,一定要注意相關工作人員的安全問題以及工作效率問題,如果工作效率過低可能很難避免強降雨的來臨,而針對于安全問題的注意,則是降低生命財產損失的有效措施,需要在整個施工過程中一直進行關注。
對于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預防,要注意地質災害的發生具有極強的突發性。因此,對地質災害的動態監測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相關工作人員在開展動態監測工作的過程中,要從以下3 個方面進行全面的監測:①對于天氣氣候的監測,天氣氣候是造成地質災害發生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具體的巖土工程進行天氣氣候監測方案的策劃,尤其是在大風多雨季節,更要注重相關方案的策劃,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成立監測小組,對于惡劣天氣所帶來的影響要進行及時的分析與研究,要實時進行天氣氣候狀況的監測[6]。②對于人員的監測,當在巖土工程施工中,人為破壞的風險性變大時,相關工作人員就要及時注意對一些人員的監測,例如,在一些已經成型的巖土工程景區中,會有部分人群為了接近擋土墻進行拍照,進行巖土的踩踏,從而造成了對排導溝以及抗滑擋土層等的破壞,所以,在景區游客較多的時候,就要加強對于相應設施的檢查,加強防治工作的進行,對人為的風險進行限制與規避,進而促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進一步完善。③綜合性監測,在進行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防治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要考慮到,導致地質災害產生的原因有很多種,所以在進行實際防治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一定要有綜合性進行考量的意識,當前要站在疫情、天氣氣候以及人流等多個角度出發,進行相應預警方案的制定,并且要對相關的防控部門進行實時的監督與督促,將預警方案盡快落實。
大風大雨天氣極易造成滑坡。以元厚鎮佛光巖景區為例,該景區為了防止發生滑坡,采用了抗滑擋土墻這種方式,進行了相應預防工作[7]。該技術的主要優勢體現在以下4 個方面:①相關施工的進行十分方便,工作人員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夠構建成功。②該技術的適應性極強,對于施工條件以及環境要求不高。③該技術在進行布置時,十分的靈活,投資成本小,耗費資源少且可以根據相應的需求隨時的進行位置的改變。④占地面積較小,對于環境所產生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當前階段,在我國相關防治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對于“抗滑擋土層”這項技術的應用是十分廣泛的,而在進行該技術使用的過程中,也會涉及許多的技術性問題,相關工作人員也一定要及時重視,以便于建設起高質量的抗滑擋土墻。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對于該技術的革新與探索也要不斷地進行,將該技術的發展進行更進一步的細化,加強防滑效果、提升安全等級,以便于對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防治效果做出保證。
在一些危巖體分布較多的巖土景區之中,地面的變形以及塌陷現象可能較為明顯,所以,相關的工作人員一定要加以重視。對于一個景區來說,小范圍的變形會影響景區的觀賞性,而大范圍的變形或塌陷則會引發相應的安全問題[8]。針對于這種現象的產生,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法進行防治,一方面就是填堵法的利用,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地表變形以及塌陷的實際情況進行碎石以及塊石的填充,然后再用黏土進行覆蓋,要將土體夯實,該方法比較適用于變形較輕的區域;另一方面就是強夯法的使用,該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土體沖擊力的提升,同時,對于土體強度的增強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能夠有效地避免地表變形情況變得更加嚴重。
在進行危巖清除的過程中,主要以被動防護網攔截、凹腔嵌補以及危巖錨固等措施為主。一方面,對于一些危巖下方的凹腔,可以利用C25 混凝土進行加固支撐,在進行加固支撐工作的實際操作之前,要對巖體的表面以及基礎部分進行處理,但是,在進行處理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不要對巖體當前的穩定性造成破壞。在進行巖腔充填的工作時,要將基座削成臺階,并將其清除到中風化巖層,對于支撐體自身穩定有著極強的促進意義。另一方面,在一些地方存在的松動帶危巖體以及可清除危巖體,在經受外力時,極易發生垮塌,所以,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及時進行清除工作的開展。需要注意的是,相關工作人員在充分掌握了穩定性分析數據、變形機制、影響因素以及災害成因后,可以將綜合性治理措施的作用進行充分的發揮,以便于更順利的開展相應的防治工作。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導致我國對于巖土工程的需求量愈發增多,而在巖土工程之中,造成地質災害產生的原因十分多樣,對于人們的生活以及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威脅,十分不利于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因此,相關企業以及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及時的關注到相應防治措施以及防治技術的研究與探索,及時的了解和掌握災害發生時的特點,以便于有針對性的開展相應的防治工作,進而保證整個巖土工程的順利開展與實施。本文針對巖土工程的相關概述、我國地質災害的類型、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防治方法以及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防治技術與措施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闡述,將滑坡現象的防治技術、地表塌陷以及變形現象的防治技術,還有就是危巖崩塌現象的防治技術進行了相關分析,以便于相關防治工作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