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強
摘 要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為農業領域帶來廣闊的發展前景。而在農業領域特色產業創新發展環節,招商引資模式為其發展提供了創新助力。為探索招商引資促進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的路徑,通過分析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環節招商引資的重要性,提出了推進市場化發展,改善農業生產環境;解放招商引資思想,提升特色化農業建設效果;落實招商引資責任,完善招商服務環境等措施。
關鍵詞 農業;產業發展;招商引資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0.030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背景下,進出口貿易發展為我國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對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提出更高要求。通過引入招商引資模式,可有效突破傳統農業產業發展壁壘與產業發展瓶頸,保證農業投入力度,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特色產業與觀光農業發展提供創新發展動力。
1 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環節招商引資的重要性
在農業特色產業創新發展環節,招商引資可為農業產業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幫助農業企業擴大生產規模與經營規模,投資農業種植、農業加工、農業休閑觀光及農業流通等產業項目。1)可顯著提升農業投入力度,壯大農業產業規模,提升農業發展優勢,是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的有效助力與重要途徑;2)可助力農業產業實現轉型發展、升級發展,提升農產品核心競爭力與農產品深加工技術含量;3)可積極創新傳統農業生產模式與經營模式,助力農業產業實現規?;?、專業化、現代化及標準化發展;4)可發揮農業資源優勢,深度挖掘農業內部發展潛力,助力農民實現增收,為我國農業領域發展、農業產業增效、增加農民收益及助力鄉村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與資源支持。因此,應積極提升農業招商引資積極性,著力優化農業招商環境,為其提供優質的招商引資服務,力爭通過招商引資,實現農業特色產業創新發展[1]。
2 招商引資促進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的實踐策略
2.1 推進市場化發展,改善農業生產環境
1)農業特色產業創新發展期間,應積極加強土地流轉效率,鼓勵鄉村完成整片土地流轉,深度挖掘優質農業資源,做好土地所屬權的確權,拓寬土地資源市場化配置途徑,探索更為高效、優質的量化入股形式。2)組建農業公司與農村居民戰略合作,并構建以權屬為抵押物的農業融資機制,進一步促進農業特色產業的資本化發展趨勢。3)整合財政部門、林業和草原部門、自然資源部門、水利部門、海洋漁業部門、科技部門及交通運輸部門的農業綜合開發政策、科技推廣示范政策及土地綜合整治政策,為農業特色產業升級發展提供有效助力。當地農業生產應以特色產業開發為基礎條件,提升內部荷載能力及外在形象,為招商引資活動奠定堅實基礎[2]。
2.2 解放招商引資思想,提升特色化農業建設效果
農業招商引資項目涉及千家萬戶的利益,因此應做好農民的思想建設工作,轉變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突破傳統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壁壘,消除傳統農業發展環節畏首畏尾、求穩怕亂的思想。由于近些年農業領域投資力度不足,限制了農業特色產業發展。1)地方政府應做好招商引資,通過引入新型技術,提升資金投入比例,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滿足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所需的技術支持與資金需求[3]。2)立足創新發展原則,敢于承擔項目投資風險,積極轉變傳統農業特色產業生產方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做到外引項目與內聯項目齊抓共舉,掀起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熱潮。3)在加大農業特色產業資金投入與技術投入力度外,還應為其提供良好的特色化農業產業的建設指導,努力加強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效果。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將外資項目創辦成示范型企業,拉動區內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并在當地政府的助力下,實現高效建設、高效投產,助力農業特色產業發展。4)確保各項目都有政府部門領導帶隊,提供一站式服務、一站式審批,尤其做好土地流轉工作。各職能部門應密切合作,構建完善的責任制度,吸引投資企業追加投資,實現良性發展、滾動發展,顯著提升招商引資項目的規模,實施“一事一議”制度,強化招商引資項目扶持力度。農村商業引資項目在用地方面、稅費方面、資金方面及審批方面享受政策優惠[4-5]。
2.3 落實招商引資責任,完善招商服務環境
2.3.1 深度落實招商職責
各地方職能部門需意識到招商引資工作的重要性,并將招商引資工作擺在首要位置,加強對招商引資項目的了解;并由主要領導負責招商引資工作,分管領導負責各項制度實施,明確各自在招商引資環節的職責義務,形成上下聯動機制,實現內部協調與外部協調。將招商引資作為促進農業生態發展的有效途徑,并加大農業特色產業投入力度,搭建完善的招商引資平臺,做好農業招商工作。1)全面落實招商職責制度,完善農業招商平臺,定期召開農業招商大會,對以往招商引資環節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展開認真回顧,并對農村特色產業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通過經驗分享,最終達成共識。而招商部門則需要做好牽頭工作,協助農業農村部門、水利部門及林業和草原部門做好招商工作和招商服務工作,構建招商活動辦事處,并明確招商職責與招商目標。2)保證招商引資項目具備前瞻性、科學性、可操作性與實效性特點。為此,招商局應做好項目信息收集、項目信息篩選、項目信息論證及項目信息包裝工作。3)進一步拓寬農業招商引資渠道,顯著提升精品農產品的生產力度,提高市場競爭力與核心競爭力。招商部門應加強農業特色產業項目宣傳,并且邀請商會代表參與招商引資項目。此外,為有效解決目前農業領域招商引資所遇到的問題,應深入農業生產基地,深度了解企業在特色產業創新發展環節所遇到的阻礙及困難,做好一系列組織協調工作,幫助投資企業建立投資信息反饋機制,通過各種渠道信息主動掌握投資企業的各項需求,并且探索更為高效的合作方式[6-7]。
2.3.2 優化招商引資環境
地區政府部門應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并且制定出對農業招商引資有利的優惠政策,確保各項政策可以得到深度落實;顯著提升招商引資服務意識,提升服務效率與服務質量,保證客商與投資企業可以得到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營造更加良好的農業投資環境。同時,招商部門應抓住創新發展機會,解決農業領域招商效率不佳等問題,助力農業特色產業發展。1)破除傳統農業領域創新發展的桎梏,加快推進農產品深加工進程。由于農產品深加工技術發展緩慢,現已成為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的重要阻礙。同時,技術發展緩慢也是農業招商的創新發展瓶頸,因此引入招商引資模式,突破農業土地制約問題與技術問題,早已成為農業招商引資的關鍵性內容。為此,應積極發揮農業資源優勢,構建良好的農業發展格局,同時加大確權力度與土地流轉力度,助力特色農產品生產活動產業化、規?;?、園區化發展。2)打造農業招商引資駐地,在深度學習、廣泛對比的基礎上,構建完善的招商引資項目。在土地供應方面、技術開發方面、人才流動方面及社會保障方面出臺一系列政策,針對高新技術及大型投資項目要保持高度重視,確保招商引資活動可為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提供有效助力。1CDA8246-0F9A-4DA0-A6E6-3B4CBE5B6341
2.3.3 強化招商引資力度,實現特色產業發展
1)對外引進實力雄厚且技術先進的社會企業,為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提供先進的技術支持與資金支持,鼓勵新型經營主體雇傭土地流轉農戶成為企業職工,將農村勞動力轉化為產業工人,提升農民務工收入與產業性收入。使農戶掌握先進的管理經驗與種植技術,通過對新型經營主體的扶持與培育,加大特色產業發展力度。2)助力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加快特色化、精品化發展進程,打造農業生態文化。以田園綜合體和農業景觀園為載體,助力農業觀光產業、農業休閑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旅游行業發展。依托互聯網技術,加大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聯動發展,助力生態要素實現跨界配置。3)以規劃為核心引領,科學助力農業實現品牌化、特色化、產業化、制度化和生態化發展,形成現代農業產業園,并且由傳統的粗放式農業生產模式轉化為綠色農業生產模式。
2.3.4 拓寬招商渠道
可通過國內和國外的會展活動等,真正意義上“走出去”進行項目的推廣介紹,還可在各地區的農業節慶活動中展示各個項目內容,通過相關部門在外商會平臺全面整合有農業投資意向的數據信息,定期進行成熟度高的招商引資項目傳遞。積極舉辦外出就業創業人員向家鄉投資的對接活動,借助在外就業創業人員對家鄉所存在的濃厚感情拓展投資渠道。
為進一步提升招商引資效果,增強招商工作的有效性,未來發展的過程中需不斷作出努力,做好各類基礎工作,開發構建相應的招商引資平臺。發展現代化的種植業和養殖業,引進現代化的農產品深加工與精加工工藝技術,開發休閑觀光農業產品與農產品物流,加強招商引資項目的針對性與精準性,不斷提升招商項目的質量,在招商局部門的帶領下制作關于農業地區招商引資方面的項目手冊,同時在網站中設置專門的頁面,動態進行信息的宣傳和招商引資的管理。同時,積極建設經貿合作區、現代化農業園區等,利用此類區域進行招商引資,充分整合各類優勢資源,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入駐園區,創建相應的產業集群,形成良好的產業效應。
著重針對招商引資的渠道進行拓展,歸納總結經驗,探索出各類新的渠道,將多種渠道拓展和探索措施相互整合。例如,重點采用拓展港商、臺商和外商的招商引資方式,聯合使用民資、國資和外資的招商引資措施,共同進行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項目開發,打造良好的發展局面。同時,充分發揮在外從商人員家鄉情結的重要作用,利用商業帶領商業的發展方式,使在外從商人員能夠回到家鄉進行農業項目的投資。另外,可將當地區域的經濟發展優勢、戰略優勢或地理優勢等作為基礎,合理進行外資的引進。
積極開展項目的宣傳和推廣介紹活動,有關職能部門應對自身的招商方式進行改進和優化,采用多元化的措施提升招商的成功率。例如,借助農博會、展銷會、海博會或魯臺會等形式針對性開展項目的推廣介紹活動,也可在當地區域的各類活動中進行項目的展示,邀請或組織客商進行考察,使各類重大項目能夠落戶,并促進已落戶企業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加強企業經營范圍擴展的規范性。
3 結語
新時期各地區相關部門已開始進行聯動,將當地資源與特色化的農業產業作為依托,著重篩選出相應的建設內容明確、用地配套完善、規模大小適中及合作形式較為合理的項目,創建相應的招商引資項目庫系統,編制較為完善的管理工作方案,提升項目申報、審查、編制、發布與管理等環節工作的規范性。
參考文獻:
[1] 馬清香,羅尚華,姜天慧.推進閩臺農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機制創新思考:以清流縣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為例[J].臺灣農業探索,2019(2):12-16.
[2] 中共吉林省委黨校(吉林省行政學院)《行政與法》編輯部課題組.營商環境建設助推經濟發展的地方實踐:以長春蓮花山榛子產業發展為例[J].行政與法,2021(4):80-90.
[3] 王凱,詹柴,李佳丹,等.都市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對策研究:以奉化水蜜桃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21,49(7):220-223.
[4] 李道勇,劉孟格,張勃,等.全產業鏈導向下農業特色小鎮現代化發展研究:以北方國際種苗小鎮為例[J].農業現代化研究,2021,42(1):39-48.
[5] 許穎.農耕文化與縣域特色農業融合發展的優勢和路徑:以河南省固始縣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1,32(3):30-34.
[6] 張永昶.依托招商引資促進農業特色產業發展[J].農業與技術,2017,37(13):150-151.
[7] 袁博.農業產業化發展中招商引資作用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21.
(責任編輯:劉寧寧)1CDA8246-0F9A-4DA0-A6E6-3B4CBE5B6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