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鋁加工業歷經二十多年快速發展,由小到大、從弱到強,目前已成為全球鋁加工業重要組成部分和我國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點領域。
據統計,2021年中國鋁材產量為4470萬噸,比上年增長6.2%,占全球鋁材產量的60%左右,連續16年居世界第一位,自2001年以來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3.6%。
鋁的產業關聯性極高,應用極其廣泛,對發展經濟的帶動作用極強。據統計,在我國124 個工業部門中,有113個部門涉及鋁,產業關聯度高達91%。除西藏和海南外,我國其他省區市均分布有規模以上鋁加工生產活動。

2021年,中國鋁加工業實現營業收入13903 億元,比上年增長32.7%;上繳國家稅收預計超過500億元。截至2021年年底,全行業資產總額9811億元,規上企業2849家,直接就業人員50萬人以上,帶動間接從業人員數百萬人。
伴隨行業逐步發展壯大,中國經歷了由鋁材凈進口到全球第一出口大國的顛覆性轉變,這也是中國鋁加工業發展成就的縮影。
中國鋁加工業已經形成了技術工藝最齊全、產業鏈最完整、產品品種最豐富、配套保障最完善的產業體系。大型擠壓機、熱連軋機組、冷連軋機組、寬幅鋁箔軋機等頂級裝備,我國不僅都有進口且數量最多,總量超過其他國家的總和。
在精彩的歌舞表演中,頒獎典禮高潮迭起。在眾人期待中,主持人正式公布本屆金樽獎金樽大獎及金獎名單,晚宴嘉賓為獲得金樽大獎的5款葡萄酒,獲得金樽獎金獎的19款葡萄酒頒獎、合影留念,并頒出“金樽獎微醺大師”等單項獎。
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不斷完善,政產學研用合作不斷深入;產品標準、質量全面與國際接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鋁加工業在強弱項、補短板的道路上實現了一次又一次“爬坡過坎”。建筑鋁型材廣泛應用于全球各地的地標性建筑;高鐵型材、易拉罐罐料全面自給自足,并批量出口;汽車車身薄板、動力電池鋁箔實現工業化生產,并批量配套奔馳、寶馬等全球知名客戶,供應量逐年增長。截至目前,全行業國家級單項冠軍和綠色工廠分別達到15家和32家。
(三)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在具體操作中要按照財政部作出關于做好新舊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銜接的規定要求,準確編制新舊會計科目余額對照表,而設置新賬是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銜接的一項重要工作,需要財務人員根據新舊會計科目余額對照表,按照資產類、負債類、凈資產類、收入類以及支出類來逐項進行結轉。在轉賬的時候,財務人員需要注意對應會計科目的含義,保證結轉正確無誤。
競爭加劇。中國鋁加工業始終定位于以滿足國內需求為主,鋁材產量的90%左右用于國內消費,但由于房地產等傳統消費行業增長放緩,新興消費尚需培育,出口競爭將更加激烈。

中國鋁加工業始終定位于以滿足國內需求為主,出口鋁材占產量的比例基本保持在8%~10%左右,2021年受海外鋁加工行業因疫情停滯影響而稍有上升至12.2%,出口比重并不高。
我國鋁加工業和下游用戶始終聚焦鋁的應用開發,致力于向深加工延伸,并不斷取得新進展。目前,除鋁門窗幕墻、鋁制散熱器、鋁電線電纜、鋁制容器等傳統制品外,光伏組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鋁制家具、鋁天橋、鋁屋、鋁梯、直升機停機坪等新興制品行業蓬勃發展。
旅游業是一個綜合性產業,涉及餐飲、住宿、交通、游覽、購物和娛樂等諸多領域,需要相關行業的支持與配合,同時也離不開冰雪制造業、冰雪教育和科研等領域的支持。
進出口數量。2001年,中國進口鋁材40.4 萬噸,出口鋁材13.6 萬噸,凈進口26.8 萬噸。2005年中國實現鋁材凈出口,2010年中國超過德國成為世界最大鋁材出口國,2015 至2019年中國出口鋁材基本在400萬噸至500萬噸之間。2021年,中國出口鋁材546 萬噸,比2019年增長6%;進口鋁材47.9萬噸,多年來保持相對穩定;出口鋁制品283萬噸;比2019年增長18.9%。近年來,中國出口鋁材約占全球鋁材出口貿易量的28%左右。
出口結構。2021年中國出口鋁材產品中,鋁擠壓材109 萬噸,占20%;鋁板帶材296萬噸,占54.2%;鋁箔材133萬噸,占24.4%。
海洋公園評價體系是簡單性和復雜性的統一,納入該體系的指標和方法必須概念明確,內容清晰,評價指標不在多而在精,評估方法應簡單易用,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替代威脅。在貿易保護背景下,全球供應鏈正在悄然發生變化。以2017年11月28日美國對中國鋁合金薄板雙反案為例,當年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鋁板帶材為35.5萬噸,案件裁決后2019年降到14.8萬噸,降幅達58.3%,而與此同時,韓國、日本、巴西、土耳其、南非、阿曼、印度尼西亞、印度、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出口到美國的鋁板帶材均有不同程度的明顯增加,形成了在國際市場上對中國鋁材的替代。
出口分布。2021年中國出口鋁材遍布全球213個國家和地區,已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
高端產品較少。中國出口鋁材和鋁制品中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高端產品較少。例如,易拉罐罐料和罐蓋雖已批量出口多年,但總量還不盡如人意;航空鋁材、汽車車身薄板、動力電池鋁箔等目前還基本沒有出口。
出口市場分布廣泛。2021年,中國鋁材出口目的地國家和地區達到213個,其中前10位國家出口量合計281萬噸,占總出口量的51.5%;前20 位國家出口量合計391萬噸,占總出口量的71.6%;前30位國家和地區出口量合計448萬噸,占總出口量的82%。
中國率先控制疫情。海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和地緣政治沖突,使鋁加工生產經營受到嚴重沖擊,世界鋁加工產業鏈和供應鏈面臨重構。得益于中國率先控制國內疫情,以及海外鋁材市場供需錯配,中國鋁材出口于危機中獲得新機。
國家政策支持。為降低企業負擔,提高競爭力,鋁加工和鋁制品企業不僅享受減稅降費等國家支持行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紅利,而且所有鋁材出口都沒有關稅限制,除鋁粉、鋁絲和部分非合金鋁擠壓材外,其他鋁材出口均享受13%的全額退稅率。
國內外鋁價差。由于國內市場鋁價基本以上海期貨交易所為準,而國外市場鋁價基本以倫敦金屬交易所為準,由于關稅和匯率的綜合影響,鋁價存在“雙軌制”。當國際鋁價明顯高于國內鋁價時,鋁材和鋁制品出口意愿增強。
當前,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推動鋁材和鋁制品高水平出口是整個鋁產業鏈“六穩六保”的重要舉措;面對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的挑戰,推動鋁材和鋁制品高水平出口,是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途徑;面對鋁價外強內弱,我們要抓住難得的窗口期,努力推動鋁材和鋁制品高水平出口,力爭2022年達到1000萬噸。
轉口貿易、間接貿易、替代貿易并存。因貿易摩擦頻發,出口形勢持續惡化,在中國出口鋁材中轉口貿易和間接貿易并存,其他國家對中國鋁材的替代貿易近年來發展迅速。
貿易救濟案件勝訴。近年來貿易保護日益加劇,僅2019至2021年我國鋁材就遭遇了20起新增貿易救濟案件,嚴重阻滯了鋁材出口。2021年以來,在商務部指導下,協會、企業和國外客戶通力合作,哥倫比亞對中國鋁型材反傾銷案、泰國對中國鋁箔保障措施案、巴西對中國鋁板帶箔反傾銷案接連勝訴或取得重大利好,有效避免了鋁材出口受阻。
貿易保護。本世紀以來中國鋁材累計已遭遇了40起左右主要貿易救濟案件,其中2019至2021年新增貿易救濟案件就占了近一半,可見近年來貿易保護形勢之嚴峻。貿易摩擦呈現三個特點:一是由傳統西方國家向東南亞和新興市場國家覆蓋;二是鋁材品種擴大化,并由鋁材向鋁制品蔓延;三是經貿問題政治化、雙邊矛盾多邊化傾向加劇。
如今的高職學生基本是1998年左右出生,他們的出生與成長,正是中國社會經濟、互聯網等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這些學生入校后,通過入黨啟蒙教育,表現出積極的入黨欲望,但不可否認存在比較多的功利性,更多地是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入黨能更好地為自我成長服務,黨性修養需進一步加強;雖然已經成年,但心智方面表現出來的學生氣比較明顯,心理素質和自身修養等還需進一步經過社會的歷練。
2018年12月12日,北京—2018加拿大木材中國論壇暨現代木結構建筑在健康養生產業的應用活動在北京朝陽悠唐皇冠假日酒店舉行,此次活動由加拿大木業主辦。活動吸引了超過250名專業人士的熱情參與。出席此次論壇的演講嘉賓包括:中國木材及木制品流通協會首席專家朱光前先生,來自加拿大溫哥華沿海健康家庭護理區域主管Jo-Ann G. Tait女士以及加拿大Equilibrium工程咨詢公司聯合創始人Robert Malczyk先生等。

電解鋁生產過程耗能較多,但鋁材在應用過程中又能有助于很多終端行業節能減排。一方面,鋁不僅可以助力高鐵、汽車等跑得更快、駛得更遠,還可以大幅減少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在光伏、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消費潛力巨大,“雙碳”時代下鋁加工業發展前景可期。



產業競爭力強。裝備優勢:中國鋁加工業裝備水平全球領先,且很多裝備建成時間相對較短,后發優勢明顯。質量優勢:大部分鋁材產品標準與國際接軌,質量能夠完全滿足使用要求。成本優勢:從固定資產投資成本和勞動生產率、生產要素、人力資源等經營成本看,中國鋁加工業的相對成本優勢仍在,競爭力強。
著力優化出口鋁材產品結構,努力擴大精密鋁擠壓材、易拉罐罐料、汽車車身薄板、動力電池鋁箔等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出口。中國鋁易拉罐罐料的海外市場份額僅為10%左右,提升空間很大。汽車車身薄板和動力電池鋁箔目前還基本沒有出口。
因即將作官而互相慶賀。多用于貶義。宋蘇洵《嘉祐集》八《管仲論》:“一日無仲,則三子者可以彈冠相慶矣。”三子,指豎刁、易牙、開方三人。參見“彈冠”。 〔2〕1409
切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滿足客戶對鋁材成分、規格、性能等方面的個性化需求,提高國際競爭力,打造“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開展差異化競爭,不斷提高定制產品的出口比重。
2010-2013年文獻數量雖略有下降,但相對之前仍然保持在一個較高的發展水平,而且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整體還是上升的趨勢,但在2014年后文獻數量較之前整體呈現下降的趨勢。
著眼綠色低碳發展潮流,全面開展生產技術、原輔材料、能源及最終產品的綠色低碳轉型。一要加強再生鋁保級回收利用,不斷提高再生鋁利用比例;二要加強技術裝備升級改造,持續推進節能、降耗、減排;三要采用綠色環保的原輔材料,如水電鋁、無鉻前處理劑、環保水性漆等;四要積極開展太陽能和風能等綠色能源利用的可行性研究。
加強產業延伸,努力推動由出口鋁材不斷向出口鋁制品轉變,由原材料供應商向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轉變。2021年,中國出口鋁制品是出口鋁材的51.8%,增長空間很大。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矢志自主創新,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著眼進口替代,強弱項補短板;踐行“兩山”理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牢記國之大者,堅持立足國內,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增強風險意識,加強資金、環保和安全生產風險防范。謹慎投資,嚴控產能。原則上除短板外不要再新增產能,建議加強產能合作和并購重組。
生:(B組2)(搶著說):對呀,還有獵人們如果真正被老羚羊們的崇高舉動感動的話,最好的動作應該是后退,遠離這群羚羊,讓它們都活下來,那才是真正的“良心發現”。羚羊們獲救了,動物受到保護了,人們也獲得了保護野生動物的美名,不是兩全其美嗎?
堅持技術裝備升級改造和智能化發展方向不動搖,堅持向深加工延伸不動搖,堅持再生鋁與鋁加工融合發展不動搖。
面對頻發的貿易摩擦,不應訴將徹底失去機會,只有應訴才有機會。企業要從平時做起,注重規范企業管理、加強人才培養;遭遇貿易摩擦時要加強政府、行業協會、企業和用戶之間的四方聯動,積極應對貿易摩擦。
我們不反對價格競爭,但堅決抵制低于成本的惡性價格競爭。廣大企業要做出特色,打造核心競爭力。企業間要增進溝通交流,共同維護行業利益,打造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