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410600) 楊旭輝 王新輝
寧鄉梔子具有樹勢強健、立枝開闊、抗逆性強,果實飽滿圓潤、色澤鮮艷,產量高等優點,于2020年12月確定為國家級地理標志農產品。現總結寧鄉梔子高產優質栽培技術要點如下。

1.種子繁殖 ①苗床選擇。宜選用排灌方便、土層深厚的菜土、沙壤土或黃土作苗床。②翻耕。結合翻耕,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發酵的有機肥1500~2500千克作基肥。③開廂作壟。廂寬130厘米左右,廂高20~25厘米,開廂之后將地整平整細,清除雜草和石塊。④播種。選擇成熟度高、外觀形狀好、色澤鮮艷、飽滿無病蟲害的當地純正種子,于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
2.扦插繁殖 ①苗床準備及整理。苗床宜選用土層深厚、疏松透氣、不易被水淹的地塊。翻耕時每667平方米施用充分發酵的有機肥1000~2000千克,再開廂作壟,廂寬130厘米、高20~25厘米,廂溝寬35~45厘米。②取枝和扦插。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枝條,將枝條剪成12~20厘米長,按行距15~30厘米、株距6~13厘米微斜插入苗床中,扦插后灑水澆透土面,做拱蓋膜。扦插時間以5—10月為宜,其他時間因溫度較低,扦插成活率較低。
1.整地 選擇陽光充足、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排水良好、地勢平緩的坡地或平地進行栽種。結合土壤翻耕清除雜草,翻耕深度為25~35厘米,然后開廂作壟。按栽植密度挖穴,將腐熟發酵的農家肥3~5千克,或復合肥0.5千克、鈣鎂磷肥0.5~1千克與表土均勻混合埋入穴內,再用熟化無雜草的土壤填平定植穴,等到適宜時期移栽。
2.移栽 寧鄉市一般在2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和9月下旬至11月上旬進行移栽。每個孔穴種植1株,每667平方米種植200株左右。移栽時隨挖隨栽,并使幼苗盡量多帶泥土,減少須根斷傷。定植后,對植株進行短截,截至20厘米左右的高度,地上部保留3~4片葉或芽,防止主干徒長。
3.栽后管理 ①及時中耕除草。栽后勤于檢查,春、夏、秋季淺耕除草,抑制雜草生長,促進梔子根系生長。②科學施肥。3—5月以施氮肥為主,促進梔子發芽和孕蕾;5月份噴施葉面肥,促進梔子開花和結果;6—8月施氮磷鉀復合肥1次,促進花芽分化和果實發育壯大。每年冬季可沿梔子植株四周15厘米外深耕施肥并培土,以施用充分腐熟發酵的有機肥為主,用量為每667平方米1000千克左右,并加入鈣鎂磷肥25千克,以保護梔子越冬及恢復樹勢。
4.修剪 定植一年后開始修剪培養樹形,將匍匐枝、重疊枝、纖弱枝、下垂枝、逆行枝和有病蟲的枯枝等剪掉,僅保留1個粗壯的主干和3個主枝,各主枝培養3~4個副主枝,以后依次修短過長的頂梢,使梔子樹冠形成向四周伸展的傘形開闊狀。注意8月以后開的花不能形成果實,應摘除。
5.病蟲害防治 ①根腐病。染病根系發黑發爛發臭,導致葉片枯黃直到脫落。防治措施主要是開溝排水并結合藥劑防治,已死亡的植株應立即拔除并在拔除穴內放入適量石灰。②斑枯病。染病葉片兩面有黃褐色圓形病斑。發病后及時摘除病葉并帶出田外處理,用代森錳鋅或波爾多液等藥劑噴施。③蟲害。主要害蟲有蚜蟲、跳甲、天蛾幼蟲等。注意冬季清園時結合修剪樹枝清除蟲源,平時可通過安裝太陽能燈誘殺害蟲、使用藥劑防治等。
寧鄉梔子一般5—6月份開花,10中下旬至11月上中旬果實成熟,宜選擇晴天或露水干后進行采收。鮮果采收后先剔除雜質,再在沸水中燙一下,以去除梔子果實外表的蠟質,燙過后再將果實放在太陽下反復暴曬,直到曬干為止。也可用蒸汽處理鮮果,使果皮軟化,然后攤開于太陽下暴曬至七八成干,堆放室內“發汗”1~2天,再曬4~5天,如此反復,一般干燥15天即可。有條件的可將蒸汽處理后的鮮果置于60℃左右的烘干機中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