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郴州市北湖區委黨校(423000) 劉文蔚

近年來,由于水資源不合理利用引發的水資源污染、短缺以及自然災害的加劇,制約著城鎮區域和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同時,對生態環境安全及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威脅。本文通過對東江湖水域的走訪,總結了東江湖流域水環境保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治理思路和建議。
東江湖位于湖南省資興市南部,東江湖流域面積4719平方千米,占耒水流域總面積的39.6%,水面面積160平方千米,總庫容97.4億立方米,正常蓄水81.2億立方米。按規劃分區,東江湖在汝城、桂東、資興和宜章(“三縣一市”)的面積分別占流域總面積的43.31%、27.62%、26.04%和3.03%。東江湖既是郴州主要飲用水源地,也是占湖南省總人口50%、經濟總量70%的“長株潭”城市群重要水源地,是湖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水資源。東江湖還是湖南省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東江水電站總裝機容量56萬千瓦,是華中電網的重要調峰電站,每年可為全省經濟建設提供12.3億千瓦時的電量,相當于每年可節約50萬噸標準煤。
1.爭取立法保護 2001年,湖南省人大常委會頒布了《湖南省東江湖水環境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此后,郴州市一直積極促進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對東江湖水環境保護條例的議案進行修訂審議和立法。
2.完善配套規劃和制度 郴州市及時下發了《關于認真貫徹〈條例〉的意見》,明確了東江湖流域各縣市政府的保護目標及責任,建立了目標管理考核制度,并專門成立了東江湖水環境保護局負責東江湖流域水環境保護。“三縣一市”先后編制了《東江湖流域水環境保護規劃》等規章制度,對東江湖流域開展多角度保護。
3.狠抓生態建設 加快推進東江湖自然生態保護區退耕還林、封山育林工程建設,對流域內坡度在25°以上的坡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實行退耕還林。積極建設東江湖國家級濕地公園,保護東江湖水庫濕地資源,維護濕地生態功能和保護生物多樣性,保障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同時為了盡量減少庫區人類的活動,減少生態破壞和減輕環境污染,近年實施了水庫移民避險搬遷工程,并對水庫移民進行安置。
4.加強環境監測和整治 強化出境斷面水的監測,確保河流水質達標。東江湖流經的汝城、桂東、宜章等地加強對水域進行實時監測,切實加強了對各地出境斷面水質的監測,同時嚴厲查處違法排污行為,常年開展環境污染綜合整治。督促旅游、客運船舶進行更新升級,降低船舶污染排放量,大力加強一級保護區范圍內的綜合整治。
1.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比較突出 東江湖流域的有色金屬、鐵礦、煤炭及林木資源十分豐富,但是由于源頭特殊的生態環境功能與地理區位,資源優勢無法轉化為經濟優勢,經濟發展受到極大限制,難以找到既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又有利于脫貧致富的門路,嚴重影響流域農民主動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2.補償機制尚未建立,保護資金嚴重不足 東江湖的生態補償機制尚未建立,目前實施的一些補助補償辦法,缺項較多、綜合性差、標準偏低,沒有穩定的資金來源,而市、縣(市)兩級財政的投入有限,導致東江湖的保護資金嚴重不足,很多保護措施難以落實。同時,由于東江湖基本上是一個靜態湖泊,一旦水質受到嚴重污染,要治理好并恢復到原有狀態耗費時間較長。要使東江湖流域各河段達到相應的水質要求,實現相應的水域功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3.局部河段水環境污染情況比較嚴重 東江湖流域上游的桂東、汝城等區域內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沿河集鎮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極易直接排入水體;在汝城和桂東小江一帶,流域內分布著多以本地資源粗加工為主的小企業,這些企業廢水排入東江湖流域,對局部河段造成嚴重污染。
4.礦山生態破壞比較嚴重 東江湖區金屬礦產資源豐富,礦脈長,分布地域廣,相對集中,但又分散埋藏于不同山頭,給礦產資源管理帶來困難,致使某些地區出現亂采偷挖現象,破壞了東江湖的生態平衡,產生面蝕、溝蝕和崩崗等侵蝕危害,極易引發山洪、泥石流、塌陷、地裂、滑坡等次生地質災害,污染水質。
5.農業面源污染嚴重 東江湖控制流域由于農業生產不合理和超量使用農藥、化肥、農用塑料以及畜禽養殖污染,農業面源污染范圍和程度日趨加重,農田超標污灌面積有所增加,帶入的大量氮、磷、鉀物質引起水質富營養化。
1.提高法治化水平 進一步修訂和完善《湖南省東江湖水環境保護條例》,爭取國家對東江湖的保護也作出明確的法律規定,切實把東江湖流域生態補償和保護治理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應對《條例》劃分的東江湖水環境保護區級及范圍作適當調整,畫出較詳細準確的紅線圖,并明確各級保護區的具體保護措施。
2.完善東江湖生態補償機制 東江湖生態補償的重點主要包括3個方面:一是補償流域人民為保護東江湖生態而犧牲的發展機會成本,提高其生產生活水平以減少對資源的開發和破壞;二是支持東江湖流域特別是湖區周邊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各項工程;三是彌補各部門為保護東江湖的日常性投入不足。
3.加快重點項目建設 流域內各縣(市)要建立東江湖水環境保護重點項目庫,科學編制保護項目規劃,重點抓好東江水庫水源地保護項目、東江湖流域周邊重金屬污染治理項目、林業生態建設項目、東江湖生態移民安居工程等項目建設。同時還應加大政府財政投入,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切實加強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制定東江湖流域鄉鎮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分期分批建設,并出臺相應的獎勵措施,鼓勵有條件的鄉鎮盡早配備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
4.加強保護與治理力度 要積極與省市相關部門銜接,提高東江湖流域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加快東江湖森林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通過實施東江水庫移民坡改梯綜合治理試點工程等途徑,大力開展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進一步建立完善污水垃圾處理體系,重點對東江湖流域內城鎮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等環保基礎設施進行建設。嚴格按照國務院以及省市重金屬污染治理工作的要求,認真抓好東江湖周邊有色金屬礦區污染綜合整治工程。
5.切實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 流域內各縣(市)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循環農業。深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積極推廣保護性耕作、水肥一體化和秸稈腐熟還田等控源減排技術,提高科學施肥水平;推廣精準施藥及減量控害技術,提高農民科學用藥技術水平。加快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合理布局畜禽養殖場(區),推行農牧結合和生態養殖模式,實現畜牧業與種植業協調發展,加強糞污處理設施建設,推進畜禽糞污的無害化處理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強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和養殖證核發工作,根據環境容量,合理調整養殖布局,科學確定養殖密度,優化養殖生產結構,科學投喂,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