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家中有大容量冰箱,可以放心囤積食物。其實如果貯存不當,不僅不能給食物保鮮,還可能影響到食物品質,甚至威脅身體健康。

很多人認為把食品放在冰箱里就能夠長久保鮮,但卻經常忽略食品在冰箱中的存放時間。其實,冰箱的保鮮不等于“保險”,食物在冰箱中放置時間過長同樣會變質。通常在冷藏條件下,鮮畜肉能夠保存3~5天,鮮禽肉能夠保存1~2天。
并非所有食物都可以放進冰箱保存,不能放進冰箱的食物主要有以下幾種。①常見的熱帶水果,如香蕉、榴蓮、木瓜、芒果等,通常會在沒有完全熟透的時候就被采摘及售賣,如果直接放進冰箱,這些水果會抑制自身乙烯的釋放,導致水果無法在冰箱中成熟。另外,這些熱帶水果對低溫比較敏感,放進冰箱容易出現(xiàn)凍傷。程度較輕的表皮會變褐色、長出麻點,嚴重的水果內部會軟爛。②根莖類的蔬菜,如土豆、洋蔥、大蒜等,容易產生霉變、發(fā)芽或凍傷等問題,建議放在陰涼、通風、干燥的地方。③已經開封的茶葉、咖啡。因為密封不嚴很容易導致這些干制食品變潮、發(fā)霉,影響口感。如果是尚未開封的茶葉及咖啡,可以考慮放進冰箱保存,這樣能夠存放更久,也更有利于風味保留。
很多人發(fā)現(xiàn)剛買回來的雞蛋表面不干凈,習慣清洗之后再放進冰箱。其實這么做是多此一舉,因為清洗雞蛋會破壞雞蛋表面的膠狀薄膜,使得細菌更容易進入雞蛋內部,所以雞蛋買回家后,可以用保鮮袋或者雞蛋保鮮盒密封,單獨放置在冰箱的某個格子中。
肉類、海鮮等食品往往更容易攜帶致病菌,如果不做密封處理放進冰箱,很可能導致細菌的交叉?zhèn)鞑ィ廴颈淅锏氖卟恕⑺z頭、面條等其他食物。尤其要當心的是李斯特菌,這種細菌能在低溫條件下存活很久,人感染之后會出現(xiàn)發(fā)熱、肌肉痛、惡心、腹瀉等癥狀,嚴重的甚至會發(fā)展成腦膜炎、敗血癥,危及生命。
很多人覺得太熱的食物放進冰箱會對冰箱造成損害,所以習慣等飯菜放涼后再放入冰箱,這種習慣是很不好的。因為細菌在4~60℃ 的危險區(qū)內會迅速繁殖,而飯菜放涼的過程中會給細菌提供大好機會,所以正確做法是趁飯菜還熱時就密封好放進冰箱。
有些家庭會把半成品食物及肉類放進冷凍室,覺得這樣方便隨時拿出來解凍處理,實際上這些食物放久了也不利于健康。一是因為口感會下降很多,二是冷凍保存的食物同樣也有保質期。如速凍食品中的餃子、餛飩、湯圓等,建議在1~2個月內吃完;半成品蔬菜,例如玉米粒、板栗等,冷凍時間建議不要超過5個月;河鮮、海鮮最好在4個月內食用,最長不超過6個月;紅肉類可以冷凍保存10~12個月,其中瘦肉比肥肉保存時間長;禽肉類的冷凍保質期在8~10個月,比紅肉類稍短。
冰箱的分區(qū)是很重要的,因為冰箱的不同區(qū)域溫度不同,比如冰箱門架處的溫度更容易變高,適合放置不容易變質的食物,而后壁處的溫度通常比較低,適合存放剩飯剩菜。不過不同冰箱的技術特點不同,消費者一定要認真遵照冰箱的說明書使用。此外食物堆放在冰箱中也要按照類別做好分裝,避免食物之間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