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敘回 姜蕓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下決心把民族種業搞上去,抓緊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種源安全關系到國家安全,必須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湖南省委省政府錨定國之大者,對標國家實驗室建設規范,于2021 年底開啟岳麓山實驗室建設大幕。作為岳麓山實驗室長沙總部四大片區之一的林大林科院片區,功能定位為木本油料和特色林木育種與利用創新區,旨在打造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林業種業創新高地,為國家種業安全、糧油安全、生態安全、木材安全和林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一、為什么建岳麓山實驗室林大林科院片區
一是落實中央要求,打好林業種業翻身仗的需要。林以種為本,優質種子、種苗是林業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的基石。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個品種可以造福一個民族。種子更新的每一個時代,都帶來了農業生產力的飛躍和農村經濟的發展。高質量建設岳麓山實驗室林大林科院片區,聚集國內外種業創新要素,打造生物育種科學研究、種業關鍵核心技術創新、重大戰略品種培育、高水平種業創新人才聚集四個高地,推進林業種業產業化、現代化,是貫徹落實中央《種業振興行動方案》,打贏種業翻身仗的重大舉措。二是厚植競爭優勢,打造林業種業創新高地的需要。國際種業發展一般分為馴化選擇1.0 時代、常規育種2.0 時代、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3.0 時代、智能化育種4.0 時代四個階段,發達國家種業已進入“生物技術+ 人工智能+ 大數據信息技術”的育種4.0 時代,而我國仍處在以雜交選育和分子技術輔助選育為主的2.0至3.0 時代之間。與林業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林業種業科技還存在一定差距,良種和新品種數量質量總體上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不相適應,部分林果花草在產量、品質、抗性和功能價值等多目標性狀品種的培育技術方面還比較落后,林業種業振興迫在眉睫。搶抓戰略機遇期,加快建設岳麓山實驗室林大林科院片區,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種業創新高地,是林業種業實現趕超的必然選擇。三是體現湖南作為,助推林業高質量發展的需要。“高標準建設岳麓山實驗室”寫入了2022 年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將實驗室建設作為“省之大計”部署推進,務求為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作出湖南貢獻。湖南林業區位優勢明顯,生態系統多樣,種質資源豐富,林業種業科技在全國有基礎、有實力、有地位,培養出了以吳義強、譚曉風、陳永忠、李昌珠等為代表的學科領軍人才,集聚了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湖南省林業科學院、湖南省植物園等一批生物種業創新能力較強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有省部共建木本油料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油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農林生物質綠色加工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30 余個省部級以上創新平臺。建設岳麓山實驗室林大林科院片區,可充分發揮湖南優勢,整合資源要素,打造林業種業創新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集群,為林業種業現代化貢獻湖南力量、展現湖南擔當。
二、建什么樣的岳麓山實驗室林大林科院片區
一是準確的戰略定位。認真貫徹中央關于種業安全的頂層設計,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對標國家實驗室,結合新建和已建在建重大科技平臺,圍繞“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的目標導向,聚焦林果花草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基礎理論與前沿技術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大戰略性新品種培育,開展基礎性、前沿性、公益性科學研究,構建“育繁推用”一體化的現代化林木品種高效創制技術體系,在林業種業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引領全國林業種業創新發展。二是科學的功能布局。按照岳麓山實驗室“12356”總體思路和“核心+ 基地+ 網絡”模式布局,依托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湖南省林業科學院、湖南省植物園、湖南省林木種苗繁育示范中心、湖南省青羊湖國有林場等單位主建,核心功能布局于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現代林業大樓和湖南省林業科學院試驗林場,聯合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北京林業大學等優勢科研單位,鏈接一批優勢林業企業,形成“3+8+11+N”的建設布局,即以長沙為中心,建設3 個共性基礎研究平臺、8 個品種創制中心,布局11 個科研試驗基地,在全國支撐建設N 個示范基地,構建具有開放性與區域覆蓋度的布局架構,形成上中下游銜接、產學研用結合的林業種業創新網絡體系。三是明晰的任務目標。2021 ~ 2025 年,投入10 ~ 15 億元,依托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和湖南省林業科學院試驗林場,新增部分建設用地,新建10 ~ 12 萬平方米的高標準科研基礎設施,提質現有科技平臺,配置先進儀器設備,形成高效運行能力;聚集300 名國內外林業種業領域高水平人才,組建種業創新核心研究團隊;挖掘和創制一批具有重大育種利用價值的新基因、新種質;在高質高產木本糧油、優質高抗特色林木、生態碳匯樹種等新品種培育方面取得突破,形成覆蓋林業生產全過程的種業創新體系,為岳麓山實驗室獲批國家實驗室提供有力支撐。
三、怎么樣建岳麓山實驗室林大林科院片區
一是明確建設模式。岳麓山實驗室林大林科院片區一期建設投入由政府主導,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天心區等協同聯動、共建共享;納入國家實驗室序列后,由中央、省統籌安排建設與運行資金。按照“統分結合、各展其能”原則,林大片區和林科院片區項目統一規劃,分別立項,分開建設;湖南省植物園、湖南省林木種苗繁育示范中心、湖南省青羊湖國有林場現有平臺的提質升級納入林科院片區立項建設。岳麓山實驗室林大林科院片區建設形成的資產,按土地權屬劃分產權。二是健全管理體制。湖南省林業局牽頭成立林大林科院片區建設管理工作小組,組長由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擔任,局分管領導和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局相關處室和各建設單位負責人為組員。組建學術委員會作為岳麓山實驗室林大林科院片區的最高學術指導機構,實行項目PI 制,選聘專業素養深、綜合素質高、創新能力強的國內外高層次專家擔任共性研究平臺、品種創制中心、油茶種業創新成果孵化中心、產業服務中心負責人。三是理順運行機制。打破人與項目之間固有的聯系,營造人才自由流動的寬松環境,以開放性拉動資源的科學配置和創新能力的持續涌流。加快構建“核心層+ 緊密層+ 拓展層”的創新人才隊伍,“核心層”通過全職方式引進,“緊密層”通過階段性定向工作、雙聘聯聘、兼職兼薪等多種方式聚集;“拓展層”通過“揭榜掛帥”項目合作、訪問學者等方式鏈接。在岳麓山實驗室的統籌下,林大林科院片區由各建設單位獨立管理運營,片區公共創新平臺由各單位共享共用,科研攻關任務由岳麓山實驗室統一安排和組織。四是強化保障措施。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湖南省林業局牽頭岳麓山實驗室林大林科院片區建設,建立健全協調機制,強化頂層設計,形成齊抓共管、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建立穩定財政支持機制,構建覆蓋全方位、全過程的預算績效管理鏈條,嚴控投資規模和建設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完善政策保障體系,在土地使用、設施建設、引才聚才、科技創新等方面為岳麓山實驗室林大林科院片區建設發展提供有力政策支持。
湖南林業有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也有引人矚目的后天作為。我們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根本遵循,嚴格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國家林草局決策部署,以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建設岳麓山實驗室林大林科院片區這一重大種業科技創新平臺為契機,勇擔種業振興重任,聚集天下英才創新,驅動產學研用協同,一定能所建均為所愿、所得皆為珍果。E252CE8C-1804-4876-88BA-9A8218C9F1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