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升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絲綢起了最初的、極其重要的作用,西方人正是通過色彩鮮艷的絲綢認識了東方的文明古國——中國。自從張騫在公元前119年出使西域以后,大量中國絲綢便通過絲綢之路傳播到西域諸國。學術界普遍認為,絲綢之路主要有兩大條,一條是從長安到羅馬的“陸上絲綢之路”(狹義陸上絲路即沙漠綠洲絲路,廣義上還包括草原絲路、西南絲路、東亞絲路),另一條是從中國沿海到非洲東南一帶的“海上絲綢之路”。這兩條絲綢之路在較長的時間里,把沿線各個國家連接起來,彼此間開展了頻繁的經濟、文化交流,豐富了各國的物質文化生活,促進了社會的發展,而絲綢就是絲路開通并持續運行、發展的關鍵原因。

青臺村一處仰韶文化遺址中出土的中國絲織品殘片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養蠶繅絲的國家,1984年在河南省滎陽縣青臺村一處仰韶文化遺址中出土了中國絲織品的最早實物——少許平紋組織物和組織稀疏的淺絳色絲織羅,這些絲織物殘片可以追溯至5500年以前。類似遺址在中國屢見不鮮,如山西西陰村仰韶文化遺址、浙江省吳興縣錢山漾遺址等均出土有絲織品,可見當時蠶絲就已經廣泛作為織物原料,標志著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時期中國原始居民就已經開始養蠶制絲。商代繅絲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周代養蠶已有專門的蠶室,東漢已有提花織機。中國的養蠶繅絲技術長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為世界蠶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汪溝遺址出土碳化絲織品的甕棺

雙槐樹遺址出土的牙雕蠶
“農桑并舉”“男耕女織”歷來是中國傳統農業的特點,蠶絲業是傳統社會的支柱產業,蠶桑類農書汗牛充棟,可與糧食種植業相提并論。唐天寶年間,朝廷收受絹帛數占全國賦稅總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民間新型的獨立絲織業作坊——“機戶”的出現是宋代絲織業興盛的一個標志。宋元以后,南方蠶絲業迅速發展,太湖流域已是全國主要的商品蠶絲產區。明代后期,江南甚至出現以絲織業為代表的所謂的“資本主義萌芽”。清康熙帝在《蠶賦》序中稱:“天下絲縷之供,皆在東南,而蠶桑之盛,惟此一區。”絲綢生產和貿易成為政府的一大財源,官方也認為“公私仰給,惟蠶絲是賴”。歷史上絲綢(生絲)一直是中國出口商品的大宗,直到1718年茶葉超越生絲,位居出口值第一。
19世紀中期以前,中國生絲對歐洲出口量長期占據整個西方市場生絲進口量的70%以上。明人王世懋在《閩部疏》中說:“福州之綢絲、漳之紗絹……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計,皆衣被天下。”然而,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在蠶絲生產上的優勢地位被日本取代。明治維新后,日本政府重視發展絲織業,并通過開拓國外生絲市場使日本經濟蒸蒸日上,日本從一個落后的傳統國家迅速轉變成近代的資本主義國家,日本生絲占據了西方蠶絲市場的70%,蠶絲業被稱為日本經濟起飛的“功勛產業”。
今天,全世界已有約40個國家和地區生產蠶絲,最重要的有中國、印度、烏茲別克斯坦、巴西和泰國。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蠶絲生產國,其年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70%以上。


坐落于古城西安的絲綢之路群雕
古希臘羅馬時期,西方人就知道中國的絲綢,他們將蠶稱為“Ser”,因此稱中國為“Seres”(絲國),“賽里斯”成為中國的代稱,“賽里斯織物”即指絲綢。近代以來,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也據此命名“絲路”。
地中海地區是西方世界最早與中國絲綢接觸的地區,羅馬人第一次真正地與中國絲綢相遇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絲綢經帕提亞人、匈奴人等中間商之手逐漸西傳。耳熟能詳的故事就是凱撒大帝擁有的華麗織物——絲綢一經亮相,便震動了羅馬貴族。故事的版本有好幾個,主角均是凱撒大帝,見多識廣的羅馬貴族紛紛贊揚絲綢之輕柔、華麗,可見絲綢之稀有。穿著亞麻、羊毛織品的羅馬人從未想象過還有絲綢這樣的華美織物,所有珍寶在絲綢面前均黯然失色。
在絲綢的誘惑下,掀起了一系列的蝴蝶效應,大批販絲商人接踵而來,成就了“商胡客販,日款于塞下”的繁榮局面,這條單程需耗費近1年時間的路線也不能阻止商人的腳步。
西方絲綢熱以羅馬為最盛,傳播速度也快得驚人,不僅羅馬貴婦人,連羅馬男子也追捧絲綢。可能由于絲綢帶動的奢靡風氣,抑或由于絲綢有挑動情欲的嫌疑,羅馬元老院認為絲綢毀壞了他們的名譽。公元14年,元老院詔令禁止男子穿戴絲綢,女子使用絲綢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當時是尤好奢侈的羅馬的全盛時期,整個社會被揮金如土、追求時髦的風氣所籠罩,絲綢屢禁不止,穿戴絲綢之風滲透到各個階層,即使是腳夫和公差也穿著絲綢。奧勒良皇帝在位時期,1磅絲綢在羅馬能賣到12盎司黃金價。
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羅馬作家兼行政官普林尼和其他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黃金的外流削弱了經濟,導致羅馬帝國最后崩潰。東羅馬帝國對絲綢的熱愛較之前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爆發了東羅馬帝國為打破波斯對絲綢壟斷、希冀同中國直接對話的“絲絹之戰”。查士丁尼統治期間,東羅馬帝國與波斯關系緊張,境內的絲綢價格飛漲,民眾怨聲載道。羅馬政府迫不得已采用政府限價的方法,規定“嚴禁每磅絲綢的價格高于8個金蘇(每個金蘇含4.13克黃金),違者財產全部沒收充公”。423BC35B-AFC2-48D7-968B-5B22E36449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