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賽德斯-奔馳“仿生概念車”實現0.19超低風阻系數
早在2005年,三叉星軍團就基于箱鲀的身形輪廓,打造了一臺4.24米長的概念車車身。其風阻系數,壓縮到了當時極為罕見的0.19。而后研發團隊又從樹木和骨骼中習得靈感,通過對受力小的部位進行“軟區域清除”,將白車身重量降低了30%。而這一革新,并未對穩定性、耐撞性和駕駛感受產生影響。
諸如此類的智慧,還被活用到了全新一代的概念車矩陣之中。譬如靈感源自《阿凡達》異星生物的VISION AVTR概念車,就在后方配備了33片能和外界交互的“仿生襟翼”。模擬了人腦思維模式的神經網絡交互執行,也將指令處理效率提升至傳統AI語音的5至10倍之多。
而實測續航超過一千公里的VISIONEQXX,其后底板處位置裝載的,是品牌目前最大的鋁結構鑄件——BIONEQXX。這種兼顧了輕量化和硬度的網狀仿生構造,和自然界廣泛存在的網格結構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且它還啟用了大量的植物纖維或動物皮革替代品,在保證舒適感和豪華性的同時,做到了絕佳的可持續性和可降解性。
而這遠不是梅賽德斯-奔馳的終點。他們對仿生學的深度發掘,還會繼續下去。

VISION AVTR概念車以“仿生襟翼”實現與周圍環境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