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以來,經營類學生仍舊有著就業情況并不樂觀的問題,導致此種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就是宏觀經濟的不斷變化、學生自身的因素、課程建設環節中存在的弊端等等?;诖?,文章首先就經營類學生就業現狀作出分析,并給出有效的教學改革策略,希望可以為相關人士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經營類學生;職場勝任力;教改策略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內經濟結構的轉變,數字經濟時代也引領著“新質量時代”正式到來,應用型和創新型人才在我國人才戰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素質應用人才也隨之成為國家非常需要的人才。但是,社會的持續發展也讓人才之間的競爭變得越加激烈,經營類學生更是面對著較多的就業挑戰,而受到畢業生數量不斷攀升、人才需求日益增多、用人單位考慮過多等諸多因素帶來的影響,就導致如今的經營類學生將要面臨重重阻礙。這就要求相關的教育人員做出一定改變,轉換以往的思想理念,著重對學生的職場勝任力進行有效的培養,進而促使他們獲得穩定順利的發展。
一、經營類學生就業現狀不理想的原因
(一)畢業生數量較多
自從各個高校不斷擴展以來,大學生的總數量也開始呈現出日益增長的趨勢,設立經營類專業的院校更是頻頻出現,而受到疫情帶來的影響,就導致如今的經濟競爭較為激烈,就業崗位更是逐漸的減少,人才之間的需求矛盾變得越來越多,畢業生更是出現了過剩的情況。而大量人才的進一步涌現,確實加劇了就業市場甚至是人才市場上的競爭,不止讓畢業生面臨著重重的困難和挑戰,還讓高校將來的發展受到了不良的影響。所以,如今時期的高校教師就應該針對此種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改革策略,以便于更好的對學生職場勝任力進行培養。
(二)自身素質偏低
各個民營中小企業在持續發展的進程中,需要大量高質量和高素質的經營管理類人才,但對他們提出的最低標準,也是需要對各個行業有著清楚的了解,可以具備良好的崗位適應力,而并不只是知識上的掌握,最為關鍵的是,能夠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就業經驗。但對于如今時期的畢業生來說,他們剛剛開始接觸社會,仍舊沒有產生深刻的了解,他們自身的素質甚至是能力,仍舊無法滿足企業的相關需求和標準。另外,經營類學生通常存在著手高眼低的情況,他們不想要從基層開始做起,而是有著更為遠大的理想,想要對企業進行深度的了解,這就導致他們徹底喪失了原有的機會。
(三)過度追求利益
學生想要獲得更多的待遇,在社會上占據著有利的地位,可以得到大量人士的肯定,企業則是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維持著較高的優勢,降低經營管理環節中的成本,用最低的代價收獲大量的收益。所以,對于剛剛畢業的學生來說,企業就應該從基層開始著手,做好學生的培養,慢慢喚起他們隱藏的潛能。但對于離職率不斷升高的社會而言,此種做法會帶來較大的風險,稍有不慎企業就會面臨著無法挽回的后果。社會上存在的人才供求矛盾在某個行業或者是某個崗位上,確實有著明顯的供大于求的關系,這就導致企業在不斷追求利用的前提下,讓經營類學生始終處在較為劣勢的地位。
二、提升經管類學生職場勝任力的教改策略
(一)改革課程體系,建立實訓基地
減小學生勝任力差距的重要基礎,是縮小學校和社會之間存在的環境差距,而設立實踐教學活動,想要改變的只是以往依賴于課堂教學的不良習慣,引導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主動融入企業。在開展課程設計的時候,需要先引導學生完成理論知識的學習,后進行各種各樣的實踐,也能夠一邊掌握理論知識一邊進行實踐活動,如會計專業就可以一邊完成學習一邊做好模擬訓練,任何學習方式都沒有固定的程序,所以老師可以開拓自己的思維模式,對各種類型的教學手段進行充分的應用,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和目標不斷發展。對于教學內容來說,則應該從以往的演示性實驗慢慢朝著理論與實踐相整合的方向,更加順利的完成轉變,并明確企業運營環節中極易出現的問題和狀況。建立專門的實訓基地,結合企業培養出大量社會需要的優質人才,在學校應用各種新型的模擬沙盤,引進先進的教學軟件,組建出高素質、高能力的隊伍,對企業的經營進行模擬。在開展實踐教學的環節中,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確實有著較為關鍵的作用,在教育教學中占據著主要的地位。
(二)轉換教學方式,完成素質培養
其一,增強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或者是交流溝通能力。首先,就應該組建出一支專門的隊伍,支持學生在小組內,圍繞著相同的話題進行討論,隊伍中的所有成員都應該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與合作關系。只有對各個成員之間的團隊合作給予更高注重,組織大量的成員共同完成某個目標,才可以達成事半功倍的效果,這需要所有成員之間彼此配合,有著密切的關系。在開展營銷教育的時候,能夠安排一定的團隊作業,讓他們針對自己感興趣的企業進行市場調研,那么在此種環節中,所有人都承擔著相應的責任和任務,他們就可以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時,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而其余人員則要主動的配合,以便于增強實際的學習效果,達成綜合能力的提升。在企業沙盤課程當中,隨意將全班學生劃分成諸多小組,根據他們的興趣喜好,將其順利的組建成整個企業,依次承擔著這當中的崗位職責,在有限的時間內,編制出完善的創業計劃書,將學生當做主導,組建出相應的隊伍,在團隊中呈現出他們的協調能力或者是交流能力,這才是設立各個課程的根本目的。
其二,通過案例教學法,培養學生的分析或者是研究能力。案例教學屬于現實社會的情境再現,在開展案例教學的環節中,需要挑選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和事件,完成相關的教學活動。對于大量的教學資料來說,則要求老師和學生一起準備,而老師就應該制定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也可以讓學生主動的提出,如此就能夠喚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案例也有很大概率是各個方面、諸多角度由來的綜合體,只有學生和老師都掌握大量的知識,并根據案例的情境做好深度的訓練和運動,把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達成有效的整合,才能夠達成預期的效果和目標,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在開展案例教學的環節中,學生能夠發現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在聽取他人意見和觀點的同時,汲取大量的精華,能夠增強學生的交流能力,有針對性的完成改正。
結束語:總而言之,不管是教學方式還是培養方式等等,都應該將學生當做主導,將市場需求當做根本,培養出專業能力較強、職業素養較高的經營類學生,減小社會和學校之間的差距,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而對教學方式進行優化的主要途徑,就是模擬學生有很大概率會在社會中遇見的問題,在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素質素養的同時,推動他們獲得穩定順利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寶玉.大學生就業能力及職業勝任力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20,30(08):29-32.
[2]高園.人才供給側改革下大學生創業勝任力培育研究[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20(06):19-21.
[3]郭祺佳.基于職場勝任力視角的應用型高校學生個性化就業教育指導研究[J].經濟師,2019(03):184-185.
作者簡介:唐麗均(1983.11-),女,漢族,河北保定人,副教授,研究生,主要從事經濟管理類教育研究。
河北省高等教育學會“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一般課題,課題名稱:民辦高校經管類學生崗位勝任力培養研究—以河北科技學院為例,課題編號:GJXH202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