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
摘? 要:目前,在國家重視不可再生資源合理利用的情況下,礦產資源在大量開采中逐漸難以滿足實際生產需求。在礦產開發過程中,如果所采用的爆破作業形式存在安全隱患或風險,將對露天礦的開采和后期應用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本文分析了露天礦爆破設計的安全因素、安全設計的對策和處理方法。
關鍵詞:露天礦;爆破作業;安全設計
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行業領域對能源的需求逐漸增大。礦產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巨量的開采及使用,尚且難以滿足實際需求。在礦產資源開發中,對于露天礦產,往往采用爆破作業方式,而此種方式的應用,將引發一系列安全問題。
一、遵循規章制度的安全設計
在露天礦爆破中,相關作業應嚴格遵循各項規章制服,如《爆破安全規程》等。在爆破開工前,應辦理爆破施工手續,經過許可后,方可執行爆破作業。在露天礦爆破中,針對爆破設計,應制定說明書,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及應急救援預案。在爆破作業中,對于爆破人員而言,應持有爆破作業證。在爆破作業中,對于新爆破員而言,若參與實際作業,就應接收爆破指導,而指導期應為三個月及以上。在爆破作業中,對于爆破人員而言,應嚴格依據爆破設計說明書及爆破指令作業,使實際操作切實符合安全規程。在爆破作業前,針對爆區周邊狀況,應進行調查,切實了解該項作業的不利因素,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在露天爆破中,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在爆破作業中,應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制度,切實強化整體的爆破檢查流程。在爆破作業中,對于爆破人員而言,應穿著專業工作服,該類服裝應具有統一醒目、防靜電、夜光條等特性。同時,對于爆破人員而言,應佩戴安全帽及胸卡。
二、露天礦山爆破設計安全的影響因素
2.1地質條件
大部分爆破工程設計和施工對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的勘察不盡詳細,設計與施工一般采用工程類比法或經驗法,這樣容易因地質條件不明確導致爆破事故的產生。因此在設計與施工之前必須對工程及其周邊環境進行詳細的地質勘查,必須對被爆巖石的種類與性質、特殊地質條件和巖體結構面等地質信息全面的了解,同時在爆破施工時隨時注意地質條件的動態變化,才能保障爆破工程的安全。
2.2爆破規模
露天礦山大規模爆破具有爆破持續時間長、起爆炮孔數目多和爆破用藥量大等特點的巖土爆破。即便爆破振動峰值速度小于安全振動速度,建筑砌體由于爆破持續時間長產生累計振動破壞;一次爆破起爆炮孔數目過多,采用孔外延期起爆網路時,由于孔間延遲時間太長,在傳爆過程中,導爆管會因為先爆炮孔發生巨大位移被拉斷或被高速的爆破飛石切斷,造成盲炮的現象。當大規模爆破采用齊發爆破方法時,因總裝藥量過大,安全振動速度不變,根據薩道夫經驗公式計算出的距離就會增加,爆破振動的危害范圍也隨之擴大。另外隨著礦區開采量的增加,爆破員和安全員的勞動強度也隨之增加。思想上會“開小差”、麻痹大意和忽視安全,行動上簡化操作流程,給施工作業安全帶來隱患。
2.3安全管理
隨著全國各地試行和落實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管理制度等相關規章制度,大部分露天礦山企業已基本實施并存檔。仍有小部分露天礦山由于主要負責人的疏忽大意,并沒有將規章制度上墻公示或只上墻公示不太重要的部分,導致下面的安全管理人員也很少進行定期的安全培訓教育、安全隱患的排查和治理、特種設備檢測和維修等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與此同時安全管理工作責任也不清晰,職責界線也模糊,管理人員職責交叉又混亂,設置的管理機構根本無法滿足相關法規的要求。甚至部分企業將礦山生產直接外包給其他單位,導致安全管理工作缺失,隱患整改不力,出現爆破安全事故不斷頻發,卻無人負責的現象。
三、天礦山爆破設計安全預防措施
3.1詳細勘察地質條件
在影響爆破安全的重要因素中,爆破施工和安全管理等均主觀可控,唯有地質條件是客觀動態的。又因為地質勘察數據是設計人員設計爆破方案的先決條件,因此有必要對工程地質條件進行詳細勘察。傳統的爆破設計是把巖石看作均質的前提下進行的,根據巖石的波阻抗和普氏系數確定炸藥單耗,再根據臺階高度及炮孔直徑確定其他爆破參數。但這種前提條件不能真實反映巖體的性質。巖體的力學性質是受巖體中的結構面及結構特征控制,不受巖石類型的限制。
3.2提高爆破施工質量
提高爆破施工質量,從根本上講,就是提高專業水平與安全意識。在露天礦山爆破施工過程中,嚴禁無證人員進行爆破作業。施工人員上崗前需要進行安全知識與自救技能的培訓,使其思想上明確爆破施工的危險性和安全作業的重要性,并定期對管理和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業務技能的培訓,提高專業技術的同時在他們心中建立起較強的安全意識。
3.3加強爆破安全管理工作
加強爆破安全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預見爆破事故的概率,并大幅度降低爆破安全事故的發生頻率。首先成立爆破安全監督小組,確定每個小組各個崗位的職責,要求監督小組所有成員全程參加數據收集、爆破設計方案的制訂、爆前和爆后檢查等監督工作。然后完善倉庫管理制度,安排管理人員做好定期對存儲在倉庫的爆破器材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工作。最后安全員和爆破員要對運送到現場的炸藥及其相關器材要做好復查,減少安全隱患。在爆破作業開展之前,就做好前期調查工作,包括但不僅限于氣象和水文地質資料。若遇到特殊惡劣天氣,立刻停止爆破作業,并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在爆破作業準備的過程中,施工人員應認真嫻熟地對炮眼進行清理驗收,科學檢查起爆網絡,避免因為線路聯接混亂而導致發生事故。起爆前按照安全施工要求設置警戒線,并對安全警戒范圍以內的人進行疏散,要鳴笛警示,發出引人注意的信號。在引燃起爆裝置之前,要確保現場所有人員都已經撤離警戒線以外。爆炸后需等毒霧散盡,才允許爆破員和安全員進入檢查,以免有害氣體進人人體造成中毒事件。為了避免爆破飛石造成危害,除了設置安全警戒線外。還可以在爆區覆蓋草袋或編織袋裝泥土后壓在孔口部位,防止飛石的飛散。
結語:
在露天礦的實際爆破作業中,有關人員應注意安全設計理念,在保證作業安全的前提下,遵守爆破安全規程和各項操作規程。
參考文獻:
[1]王建勇.露天礦爆破設計的安全因素研究[J].世界有色金屬,2020(5):138-139.
[2]李穎.露天礦爆破設計的安全因素研究[J].中國金屬通報,2019(6):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