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農產品質量安全關系到人民的健康、社會的穩定,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管理措施。本文就彌渡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工作中畜牧獸醫行政執法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淺談,并提出對策建議,旨在進一步推進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工作更好、更規范開展。
關鍵詞:農業(畜牧獸醫);行政執法;現狀問題 意見建議
一、基本情況
彌渡縣地處云南省西部,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縣,全縣轄8個鄉鎮,人口近32萬人,其中農村人口29萬,總耕地面積22萬畝,土地肥沃,氣候適宜,物產豐富,是糧、畜重點生產區域之一,國家生豬調出大縣。2020年末,全縣生豬存欄45萬頭,出欄65萬頭;乳牛存欄1.2萬頭,牛奶產量2.7萬噸;肉牛存欄4.9萬頭,出欄2.6萬頭。
二、畜牧獸醫行政執法現狀
1.彌渡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工作中畜牧獸醫行政執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獸藥管理條條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對動物養殖、防疫檢疫、飼料獸藥經營使用、畜禽屠宰、生鮮乳收購和運輸等環節方面的監管執法及相關行政許可。依法規授權和縣農業農村局授權委托,縣動物衛生監督所具體承擔實施畜牧獸醫綜合行政執法工作。
2.全縣畜牧獸醫現在崗執法人員27人,縣動物衛生監督所12人, 8個鄉鎮畜牧獸醫站15人,所有執法人員均經過執法培訓,持證上崗。
3.目前在畜禽產地環境、飼養生產、防疫檢疫、加工銷售等各環節的監管執法涉及有:生豬規模養殖場(戶)600余戶、禽類規模養殖34戶、肉牛規模養殖戶26戶、奶牛規模養殖戶15戶、畜禽散養戶5萬多戶、獸藥飼料經營戶 125戶、生鮮乳收購站6個、生豬定點屠宰場(點)1個、畜禽及畜禽產品經營市場1個、畜禽及畜禽產品經紀人1000余人等管理對象。
三、存在的問題
1.執法體制不順
1.1.獸醫體制改革未到位,鄉鎮畜牧獸醫站人、財物歸屬鄉鎮政府管理,導致在畜牧獸醫行政執法工作中,縣鄉協調一致較為困難,鄉鎮畜牧獸醫執法人員對執法工作不重視。
1.2.行政執法與執法審批為一體,對內部執法起不到有效監督、統一管理的作用。
1.3.農業綜合執法改革推進緩慢,機構、人員設置還不到位,與國務院農業綜合執法改革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1.4.鄉鎮畜牧獸醫執法工作僅體現在動物產地檢疫和養殖技術服務上,在養殖環節、獸藥飼料經營使用、、生鮮乳收購運輸及動物衛生監督違法案件查處等執方面的工作,全靠縣動物衛生監督所開展監管執法,而縣動物衛生監督所人員有限、執法面廣,無法到位監管執法。
2.執法環境不良
2.1.管理相對人法制觀念淡薄。大部分畜牧業投入品經營戶和養殖戶的法制觀念仍十分淡薄,學法而不依法,知法而不守法,給執法工作帶來很多不便。例如,有的養殖戶在處理病死動物時,不對動物尸體作無害化處理,隨意丟棄,甚至違背良心,將其低價出售給不法商販。
2.2.宣傳力度不夠。近年來,雖然加大了畜牧獸醫法律法規宣傳力度,但由于畜牧獸醫法律法規管理相對人涉及的大部分是農民,文化素質低,法律意識不強,還有相當一部分群眾基本就不了解畜牧獸醫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對違法行為采取“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態度,沒有形成群防群管的良好氛圍。
2.3.缺乏執法經費,難以保證執法需要。由于縣級財政經費困難,動物檢疫費停止收費后,缺少執法工作經費。
2.4.部門執法配合尚欠緊密。由于執法職能交叉,多個部門同臺執法,如一頭生豬從生產、屠宰、經營、加工,直到產品上市,就有多個部門參與管理,但都無一對生產、加工、銷售全過程進行監控,各部門為了各自利益,難以配合和協調。
3.執法難度難點不少
3.1.由于客觀和主管各方面的原因,動物檢疫行政執法工作不到位,“以法促檢,以檢促防”的良性循環的工作鏈未健全,成為畜牧獸醫執法工作中急需解決的難點、熱點。
3.2.動物強制免疫執行力度薄弱 ,少部分養殖戶不按規范要求履行強制免疫義務,不掛耳標、不填寫養殖生產檔案,疫病追溯制度流于形式。
3.3.養殖戶對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觀念淡薄,隨意亂丟亂棄病動物現象時有發生,增大造成疫病擴散、傳播風險。
3.4.個別獸藥經營企業和養殖場(戶)為追求利潤,違規經營使用禁用藥物、過期獸藥,不遵守藥物休藥期規定的情況時有發生。
3.5.養殖場(戶)動物出欄時檢疫申報意識不強,給基層檢疫工作大大地增加了難度。
3.6.畜牧獸醫執法起步晚,時間短,執法經驗缺乏,加上執法種類多、專職執法人員少、畜牧投入品的特殊性,牽涉對象為農村的廣大養殖戶和經營戶,流動性大,執法點多、面廣,很難監管到位。
4.執法隊伍建設滯后
4.1.執法人員配備不足。根據全縣管理相對人的情況及行政執法職責,要適應新形式下畜牧獸醫綜合聯動執法工作,人員編制明顯配置不足。
4.2.執法隊伍的整體素質偏低?,F有畜牧獸醫行政執法人員中大多沒有經過正規系統地行政執法培訓,執法人員的思想素質、業務素質與實際要求還有一定差距。部分執法人員(特別是鄉鎮獸醫站)綜合素質低,責任心不強,對法律法規、執法程序、檢疫規程不熟悉,工作不規范,怕承擔執法責任,執法積極性不高,嚴重影響了執法工作的開展。
三、對策建議
1.由政府牽頭,組織編辦、財政、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農業農村等部門研究畜牧獸醫行政執法存在的困難問題。加快完成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創新畜牧獸醫執法體制機制,調整增加綜合執法人員編制,保障行政執法經費預算,整合執法力量,全面推行農業綜合執法。
2.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明確監管責任。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根據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本部門的實際,制訂常效的監管機制,建立健全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加大監管執法人員法律法規和專業技術的培訓力度,提高執法人員的綜合素質,讓執法人員成為既是懂得相關法律法規的執行者,也是掌握和熟悉相關專業技術的行家理手。
3.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生產經營從業者法制意識。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動物防疫法》、《畜牧法》、《獸藥管理條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進一步提高生產經營從業者法制意識,為執法環境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4.建立完善聯合執法、協調合作機制。農業農村部門要與衛生、公安、市管等部門形成信息通報、聯合執法等方面的制度和平臺,完善檢查打擊聯動機制。
作者簡介:張學春(1968.5-),男,漢族,云南省彌渡縣人,大學本科,高級畜牧師,研究方向:動物衛生監督監管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