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燦仁
摘要:目的:研究阿德福韋酯與拉米夫定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療效。方法: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將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8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44)例給予拉米夫定治療,研究組(44例)給予阿德福韋酯與拉米夫定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治療后研究組乙型肝炎e抗原轉陰率高于對照組,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及Child-Pugh評分低于對照組;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聯合應用阿德福韋酯與拉米夫定療效更佳且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乙型肝炎肝硬化;阿德福韋酯;拉米夫定;臨床療效;肝功能
【中圖分類號】 R512.6+2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3--01
乙型肝炎肝硬化(以下簡稱“乙肝肝硬化”)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肝臟疾病,目前臨床上主要通過抗病毒治療抑制HBV復制等方法緩解患者病情,其中以核苷類藥物最為常見[1]。拉米夫定是臨床治療乙肝肝硬化常用的核苷類藥物,其抗病毒作用較強,但單一用藥治療周期過長,且容易出現耐藥性問題。因此,目前臨床上多將該藥物與其他抗病毒藥物聯合應用,以提高治療效果。阿德福韋酯同屬于核苷類抗病毒藥物,由于其有效成分能夠有效抑制拉米夫定耐藥變異株,因此臨床上常將其與拉米夫定共同應用于乙肝肝硬化的治療中。基于此,本文對聯合應用以上兩種藥物的療效進行了研究,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共納入8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均于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療,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兩組。其中,研究組44例,年齡26-76歲,平均(42.86±9.03)歲;病程2-9年,平均(4.91±1.38)年;男女比例24:20例。對照組44例,年齡25-74歲,平均(43.07±8.85)歲;病程2-8年,平均(4.83±1.47)年;男女比例23:2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納入標準:①臨床診斷為乙肝肝硬化[2];②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②嚴重免疫功能缺陷者;③對阿德福韋酯、拉米夫定等藥物過敏者。
1.2方法
對照組均使用吉斯凱(蘇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拉米夫定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0581,規格:0.1g*14s)進行治療:溫開水口服給藥,每天1次,每次0.1g,連續治療6個月。研究組使用拉米夫定(同對照組)與天津藥物研究院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阿德福韋酯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0803,規格:10mg*28s)進行治療:溫開水口服給藥,每天1次,每次10mg,連續治療6個月。
1.3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以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轉陰率、HBV DNA水平及Child-Pugh評分作為判定指標進行評估,Child-Pugh 評分總分15分,得分與患者肝臟損傷嚴重程度為正相關。⑤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頭暈、頭痛、腹部不適、惡心嘔吐及尿蛋白異常等作為判定指標進行觀察統計。
1.4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5.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
2.2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見表2。
3.討論
乙肝肝硬化的發生發生與HBV感染及大量復制密切相關,持續性的HBV感染會損傷肝臟細胞引發炎癥反應,隨著時間的推移可導致肝臟組織纖維化,從而引發肝硬化等并發癥。拉米夫定屬于核苷類抗病毒藥物,其有效成分能夠對HBV復制進行有效抑制,從而減輕肝臟炎癥反應。但長期使用該藥物可能引發病毒變異,導致HBV再次發生復制,降低治療效果。因此,近些年來臨床上多采用聯合用藥方案治療乙肝肝硬化。阿德福韋酯同屬于核苷類抗病毒藥物,口服該藥物后在細胞激酶作用下可分解為阿德福韋二磷酸鹽,該物質的活性作用能夠對HBV DNA活性進行有效抑制,從而發揮抑制HBV復制的作用[3]。
在本次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HBeAg轉陰率較對照組更高,HBV DNA水平及Child-Pugh評分較對照組更低(P<0.05),說明聯合應用阿德福韋酯與拉米夫定治療效果更好。分析原因主要是,聯合用藥能夠對HBV多聚酶活性及HBV DNA復制產生更好地抑制作用,并對肝細胞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4]。另外,研究組、對照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6.82%、11.36%,兩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說明聯合用藥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聯合應用阿德福韋酯與拉米夫定療效更佳,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呂艷杭,吳姍姍,王振常.阿德福韋酯聯合柔肝化纖顆粒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臨床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9,16(32):107-110.
[2]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9,27(12):938-961.
[3]范麗,張婷.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恩替卡韋治療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臨床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19,48(7):939-941.
[4]官川博,張毅宏,劉德強,等.茵芪肝復顆粒聯合阿德福韋酯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臨床研究[J].現代藥物與臨床,2020,35(7):1350-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