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馳

摘要:目的:對比了解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對于尿道狹窄并尿道結石患者的治療效果與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50例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的男性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進行分析,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將50例患者均等地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進行分析,每組各25例,對照組患者接受電切鏡冷刀術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接受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治療,對比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療效情況。結果:接受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治療的患者(觀察組)治療見效率明顯高于接受電切鏡冷刀術進行治療的患者(對照組),可見電切鏡組治療見效率88.00%,鈥激光組治療見效率96.00%(P<0.05)。結論:對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患者使用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進行治療效果更為優越,且安全性更高。
關鍵詞: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 R983+.2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3--01
尿道狹窄與尿結石是臨床中常見于男性的一種泌尿系統基本,通過長期以及大量臨床案例分析一般與慢性炎癥、外傷或遺傳因素有關[1],對于單一性出現的尿道狹窄或尿結石臨床中已有對應且治療效果較好的治療方式,但當兩種疾病合并出現時,對于治療來說,難度隨之提升,由于兩種疾病的治療機制不同,在同一臺手術的治療過程中一并處理一方面對于醫療技術、另一方面對于醫生操作手法都是考驗,在此次調研中,希望通過對比了解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對于尿道狹窄并尿道結石患者的治療效果與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50例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的男性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進行分析,所有納入患者入院在院治療及觀察時期為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將50例患者均等地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進行分析,每組各25例,在對照組中患者年齡范圍21歲至62歲,中位年齡(43.58±9.27)歲,結石直徑范圍0.53-2.15cm,平均(1.69±0.52)cm,狹窄段長度范圍0.64-2.29cm,平均(1.35±0.24)cm,結石部位于前列腺部者10例,于膜部者6例,于前尿道者9例;在觀察組中患者年齡范圍23歲至61歲,中位年齡(44.75±9.18)歲,結石直徑范圍0.54-2.23cm,平均(1.58±0.526)cm,狹窄段長度范圍0.61-2.32cm,平均(1.42±0.31)cm,結石部位于前列腺部者11例,于膜部者7例,于前尿道者7例;已分析兩組患者一般基線資料,確認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調研內容,并已簽字確認,整體過程由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監督執行。
納入標準:檢查結果以及癥狀表現均符合尿道狹窄并尿道結石臨床診斷標準,具有較好的治療護理依從性,認知功能良好,溝通無障礙,具備相關手術治療指征。
排除標準:精神疾病或嚴重心理疾病患者,臨床資料不完善的患者,重癥感染性疾病患者,其他系統功能障礙的患者,其他器官器質性病變患者(惡性腫瘤或考慮癌變)。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電切鏡冷刀術進行治療,予患者硬膜外麻醉,麻醉顯效后由狹窄段遠端逆方向將Wolf電切鏡置入,與此同時水流沖洗狹窄段病灶,利用探視鏡觀察通道內情況并置入F4導管,后使用冷刀于4點、8點以及12點位瘢痕組織進行放射狀切開,具體以實際觀測情況作調整,將尿道鏡置入膀胱,使用電切鏡分離切除硬質瘢痕,后對結石采用氣壓彈道碎石處理[2]。
觀察組患者接受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治療,予患者硬膜外麻醉,麻醉顯效后由狹窄段遠端逆方向將輸尿管鏡,,在輸尿管鏡的引導下放置鈥激光和適量生理鹽水,調整激光參數功率「60w-80w」,能量「0.4J-3.0J」,頻率「10Hz-30Hz」,利用輸尿管鏡觀察病灶情況,選擇狹窄段的5點、7點、12點切開,具體以實際觀測情況作調整,使用鈥激光對硬質瘢痕組織予以分離切除與修整;調整鈥激光參數為功率「15W-30W」,能量「0.6J-1.6J」,頻率「10Hz-21Hz」,并在輸尿管鏡的引導下對結石進行擊碎處理,利用沖洗水流排除碎石[3]。
1.3觀察指標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療效情況,治療效果判定標準如下:①無效-治療后各項臨床癥狀(排尿困難及疼痛等)未見改善或病情進展、出現嚴重并發癥;②有效-治療后各項臨床癥狀部分改善(排尿通常但存在疼痛);③顯效-治療后癥狀表現基本消失,復查結果顯示未見結石。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使用SPSS 21.0分析處理,%體現數據,x2檢驗,p體現數據差異有效性,P<0.05表示該項目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接受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治療的患者(觀察組)治療見效率明顯高于接受電切鏡冷刀術進行治療的患者(對照組),可見電切鏡組治療見效率88.00%,鈥激光組治療見效率96.00%(P<0.05),見表1。
3.討論
通過對本院50例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患者的觀察,發現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的應用對其有著更為積極正面的效果,具體見兩組患者治療后療效。在研究過程中,分別對兩組患者使用不同的手術治療法,一組使用電切鏡冷刀術并氣壓彈道碎石進行治療,另一組使用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進行治療,通過分析最終發現接受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治療的患者治療見效率明顯高于接受電切鏡冷刀術進行治療的患者,可見電切鏡組治療見效率88.00%,鈥激光組治療見效率96.00%(P<0.05),并且在后續治療中發現鈥激光術治療患者的術后并發癥情況發生概率更低,如尿瘺、尿道感染等,分析與電切鏡冷刀術的治療機制對于周圍組織的損傷性更高、出血量更多有關。
綜上所述,對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患者使用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進行治療效果更為優越,且安全性更高,建議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李炳海[1],.探析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治療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的臨床效果[J].世界復合醫學,2019,5(3)
[2]楊仁明[1],黃蘇溪[1],肖華平[1],袁杰[1],.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用于治療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的臨床療效研究[J].中外醫療,2020,39(22)
[3]宋創鋒[1],李子良[1],陳晨[1],魯可權[2],.探討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治療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的臨床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