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蓉城先鋒”基層黨組織示范行動實施以來,先后三批次命名掛牌示范基層黨組織443個,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揮,進一步夯實了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基層基礎。本刊特梳理示范基層黨組織中,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的成都市郫都區唐昌鎮戰旗村黨委和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黨委的先進事跡。
成都市郫都區唐昌鎮戰旗村黨委
黨建引領全局?貫徹組織振興理念
實施鄉村振興,組織有力是核心。戰旗村黨委充分發揮黨組織“火車頭”作用和黨員“主心骨”作用,始終抓住“黨建引領”這個關鍵,強化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實踐提出七個“滿覆蓋”戰旗黨建工作法,深化“三問三亮六帶頭”活動,帶頭宣傳黨的政策、帶頭顧全大局謀長遠、帶頭樹立契約精神、帶頭遵守公序良俗、帶頭做好自家衛生、帶頭創業增收致富。通過設置黨員墻、“黨員示范崗”等方式,展示全村黨員基本信息和承諾,接受群眾監督,建立“黨建引領,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機制,增強黨員身份榮譽感和責任感。扎實開展“三固化四包干”,推進問題管理法,建立問題分層收集、問題分層化解的運行機制,實現干部深入到一線,問題收集、化解在一線,凝心聚力氛圍不斷形成。實施“建強戰斗堡壘,引領改革興村,引領生態宜居,引領產業富民,引領鄉風文明,引領服務便民”的“一強五引領”。村黨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務實改革興村?聚力產業振興重點
實施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戰旗村黨委始終秉承“組織建在產業上、黨員聚在產業中、農民富在產業里”的理念,堅持“村莊規劃先行,依法民主治村,依靠產業興村”的思路,以改革求出路,以創新促發展,立足本村資源優勢,在土地資源整合、土地集中經營上做文章,制定《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定辦法》,對土地進行權屬調整,敲響了四川省農村集體土地改革“第一槌”。發展農業產業、鄉村旅游產業等,逐步走上一條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路子。
一院一校一所?抓實人才振興計劃
實施鄉村振興,人才培育是支撐。戰旗村黨委抓好一院一所一校建設,夯實人才支撐。率先在全國成立“四川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匯集專家教授、各級領導、基層干部、農村致富帶頭人等70余人師資隊伍,旨在培養一大批“一懂兩愛”三農工作者,為全國鄉村振興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以培育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隊伍為目標,從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機制、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等方面開展系統性、專業性、實務性培訓。做實基層“微黨校”,采取“黨建+”模式,開通“指尖課堂”,發揮“鄉賢”作用,采取多樣化方式挖掘人才,制定“蹲苗計劃”、“歸引計劃”,吸引更多大學生、專業軍人、技術能人以及離退休干部職員回鄉參與鄉村振興。
倡導文明新風推進文化振興發展
實施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戰旗村黨委注重傳統文化傳承,以青少年為重點,開辦國學講堂,進一步培養泛戰旗鄉村振興文化基礎。開辦鄉賢參謀室。通過專項評優選能和年末評選“十佳”樹立典范,對黨員、干部和群眾進行正向激勵,促進比學趕超,激發全體干群干事創業激情。培育本土文化基因,形成區域文化品牌。
新希望集團黨委
雙向融合?助力企業新跨越
堅持“互促共融”理念,推動黨的建設與企業發展多維度融合,匯聚企業發展強勁動力。
推動黨建與經營管理有機融合。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經營全過程,推動黨建入章,在公司章程中明確“黨的領導”,對黨組織設置、人員配備、經費保障等內容進行規定,專設黨群工作部。制定《黨政協力全面加強集團黨建工作的意見》,以黨組織為主渠道連通各部門、團隊,推動黨組織作用發揮常態化制度化。強化黨委組織力,建立黨委班子與經管團隊聯席會議制度,發展戰略制定、重大人事調整、重大項目策劃和涉及員工重大利益等事項,均由黨委前置研究討論,讓黨組織成為集團決策、公司治理的重要推動者。
推動黨建與人才培養有效融合。發揮績效考核“指揮棒”作用,對黨員高管增加政治表現、示范效果等考評項目,推動黨員高管率先垂范。分類開展黨員教育培訓800余場次,廣泛設立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引導黨員職工愛崗敬業、擔當作為。持續深化“雙向培養”,加大對業務骨干的政治吸納,建立后備干部在集團黨委頂崗鍛煉機制,讓黨組織成為人才成長的搖籃。
推動黨建與品牌建設有序融合。聚焦轉換新機制、任用新青年、布局新賽道、探索新科技、承擔新責任“五新發展戰略”,推動黨建品牌打造與企業品牌塑造緊密結合,建設黨政聯動、創新推動、積極主動,認知同心、目標同向、工作同力“三動三同”黨建品牌,常態開展“聽黨話、悟初心,跟黨走、守初心,感黨恩、踐初心”系列活動,有效帶動企業員工搶抓機遇、攻堅克難,助推集團實現新增就業3.5萬人、銷售增長20%、利潤增長30%、市值增長40%。
精準服務?積極貢獻新力量
服務國家發展戰略。以黨建為引領,在國家戰略中找準定位、跨越發展。在“一帶一路”沿線布局企業50余家、研發中心5個,推動中國產品、中國科技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目前集團業務已拓展到30個國家和地區。新增投資超300億元,與長江經濟帶各省市開展深度合作,全力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建設新希望全球控股總部、天府數字經濟產業園、中國企業家小鎮等項目,2020年集團營業收入超2100億元。
深度融入基層治理。充分發揮黨建外溢效應,引導下屬公司在公共空間設計、社區場景營造、信息平臺建設等領域貢獻力量。成都市“曦城空間”等綜合體、“匠拐拐”傳統技藝工作室、美好生活館等多個品牌項目,受到群眾一致好評。依托商業地產項目,建立“主管部門+街道社區+商圈黨組織+物業公司+企業商戶”五位一體的黨群工作聯合體,昆明新希望大商匯綜合黨委有效服務企業商家2600余戶。
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助力鄉村振興,實施“綠領計劃”,設立綠領基金,建立綠領學院,開展100萬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牽頭發起“光彩事業”,探索“造血式”扶貧,在老少邊窮地區累計投資200億元,建成扶貧工廠80余家,興建養殖基地超30萬畝,帶動就業6萬余人,為脫貧攻堅作出積極貢獻;開展“點亮希望·助學扶智”公益行動,捐資2000萬元興建希望小學、希望幼兒園5所,持續為貧困山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奉獻愛心。
(本刊編輯陳婷婷據中共成都市委組織部相關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