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娟
讓職工技能水平、貢獻真正與薪酬等級掛鉤,著力提高技能收益率和技能溢價,體現技能價值激勵導向,將有助于改變技能勞動者收入水平偏低的狀況,激發工人提高技能、鉆研技能的熱情,推動形成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的分配模式。
薪酬激勵是工人提升技能的重要動力。“以技提薪”寫入8000多家企業集體合同,具有了一定約束力,無疑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導向。這意味著企業已經在職工收入分配中把技能作為重要決定要素,讓職工技能水平、貢獻真正與薪酬等級掛鉤,著力提高技能收益率和技能溢價,體現技能價值激勵導向,將有助于改變技能勞動者收入水平偏低的狀況,激發工人提高技能、鉆研技能的熱情,推動形成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的分配模式。
今天,無論是加強科技創新、建設制造強國,還是破解用工結構性難題、滿足企業發展需要,都需要培育、壯大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我國技能人才總量在不斷增長,但高技能人才總量不足、結構失衡等短板仍然存在,“招人難,留人更難”長期困擾一些企業。
現實中,企業規模、所屬行業、所有制、生產效益不盡相同,漲薪方式、方法和方向有所差異。正在江蘇、浙江等地實踐的“以技提薪”,在按技術要素參與分配方面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企業打破了以往“普漲幾個百分點”的單一漲薪模式,探索形成了技能等級提升、技術入股分紅、技術貢獻獎勵、技能競賽獎勵、股權投資激勵、職務崗位晉升等多種提薪模式,暢通了技術工人的技能價值變現的多種通道,讓技術工人看到了成長的多維可能。“以技提薪”模式在工會的推動下寫入集體合同,提升了其制度約束力。
“以技提薪”有助于打破技術工人成長的“天花板”。“技高者多得”的薪酬激勵導向有望激勵技術工人更加積極地參與技能等級提升、勞動競賽、創新創造等,爭取事業上的成功,提升職業榮譽感、自豪感、獲得感。這也將吸引更多年輕人學技術,投身制造業,有效化解制造業引人、留人的痛點。
在“以技提薪”激勵效應下,那些技高一籌的工人會用自己高超的技能、卓越的創新能力為企業和社會生產出高品質產品。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實踐“以技提薪”有助于推動企業構建起和諧的勞動關系。這既契合勞動者的成長需求,又符合企業及社會的發展需要。
在共同富裕背景下,讓技能勞動者真正“能者多得”,進入中等收入群體,是一個時代命題。今年是產改落地實施5周年,有關部門先后出臺了《關于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意見》《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技能中國行動”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引導企業建立健全體現技能價值激勵導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提升技能人才待遇水平,打造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與此同時,現實中的成功范例也讓很多技術工人看到希望。
吸引更多人才加入產業工人大軍,像王欽峰一樣遇見自己的美好未來,除了提高收入待遇,還需要健全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一攬子機制,切實激發技術工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更多工人能夠憑借高技能實現人生價值、擁抱美好生活,為經濟提質增效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