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慧
摘? 要:本文針對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循環區域的實踐運用進行研究,在簡單介紹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相關知識點的基礎上分析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循環區域的具體應用,為保障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提供參考,從實踐活動的角度充分鍛煉幼兒的體能和肢體協調性,并且利用戶外自主游戲活動完善幼兒的人格培養,充分提升幼兒教育質量。
關鍵詞: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循環區域
戶外自主游戲是幼兒園開展集體活動的重要形式,幼兒園教師利用戶外區域自主游戲可以有效培養幼兒的集體意識和動手能力,對于全面培養幼兒的價值觀和認知理念有很重要的作用。幼兒在戶外自主游戲循環區域中可以通過各種游戲真切感受到現實生活,從而加深自身對現實生活的感悟和理解,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充分掌握游戲節奏。教師設置幼兒園戶外游戲循環區域時需要充分了解幼兒身心發育的特點和規律,根據幼兒實際情況合理設置分區和游戲項目,在體現出戶外自主游戲探索性的基礎上發揮游戲的自然教育意義,積極動員幼兒參與戶外自主游戲,確保幼兒進一步體驗到自主游戲的樂趣和魅力。
一、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簡述
戶外自主游戲是幼兒園開展現代化教育的關鍵手段,為了貫徹素質教育政策要求,幼兒園采用科學合理的觀念設置戶外自主游戲循環區域,并且為其配置足夠的設備和場地,充分體現出戶外自主游戲的先進性和科學性。考慮到戶外自主游戲循環區域需要保證足夠的空間和器材硬件,因此幼兒園需要加強對戶外自主游戲的投資,保證幼兒可以得到多樣化的戶外游戲項目[1]。此外,幼兒園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開辟集體運動場地,方便幼兒園教師帶領幼兒開展班級性集體活動。幼兒園開辟集體活動場地時需要保證場地的安全性和足夠的面積,避免幼兒在開展集體活動時產生安全風險,有條件的話可以在集體運動場地上鋪設塑膠或者是人造草坪,利用這種方式為幼兒提供保護。另外,教師布置戶外自主游戲區域時需要充分參考幼兒身心發育的規律,確保游戲場地和游戲項目符合幼兒教育需求。例如,幼兒園設置戶外攀爬區時需要根據幼兒的年齡和喜好進行多元化設置,在攀爬區中投放軟梯、輪胎、草坪、搖椅等設備,便于幼兒根據自身的喜好自主選擇,充分尊重幼兒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發揮出自主游戲的作用和價值。
二、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循環區域的具體應用
(一)沙水游戲循環區域
為了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綜合素養,幼兒園采用沙子、泥巴等原材料構建沙水游戲循環區域,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將其劃分為三個具體分區:適合低齡幼兒游戲的挖沙區,幼兒可以利用工具在挖沙區開展游戲活動;利用沙子和泥巴以及水系結合形成泥沙塑形區,方便幼兒可以穿上膠鞋并且帶上工具在泥沙區開展游戲;在幼兒園適合區域設置戶外水池,并且在水池中設置微型腳踏水車,方便幼兒夏日在戶外水池玩耍,幼兒利用微型腳踏水車可以充分感受到游戲的樂趣,并且激發自身物理學基礎意識,但是幼兒園教師需要時刻關注幼兒在戶外水池的游戲情況,避免幼兒發生意外。
根據沙水游戲循環區域的布局和內容可以發現,細沙區比較適合低領的幼兒,并且可以支持多人循環玩耍;泥沙區適合混齡幼兒游戲形式,并且可以支持多人循環使用;腳踏水車適合混齡幼兒使用,并且支持兩人循環使用。
(二)探險循環區域
幼兒園可以在參考真人CS的基礎上根據幼兒的身心發育情況構建戶外探險區和騎行游戲區等[2]。幼兒園在戶外游戲區域中劃定一定的面積作為戶外探險區的游戲范圍,并且配置充足的設備,為幼兒提供服務。例如,幼兒園可以布置一些輪胎形成輪胎真人CS區;利用樹木布置一些低空滑索或者是秋千之類的項目;利用地形和外置設備布置山洞、樹屋以及輪胎樹等項目,方便幼兒根據自身喜好進行選擇,從多元化的角度培養自身的探索精神和勇敢品質。
根據戶外探險區的布置和項目內容可以發現,山洞探險和真人CS比較適合中大班的幼兒,可以支持幼兒多人循環使用;滑索比較適合一人循環使用;秋千可以一人或者兩人共同循環使用;樹屋一次可以容納兩人,因此可以安排兩人循環使用;輪胎樹和滑索一樣比較適合一人開展游戲,因此適合設置為單人循環模式。
(三)多功能游戲區域
除了上述的自主游戲循環區域,幼兒園也可以合理開發一些具備其他教育功能的游戲循環區域,例如傳統游戲區域、搭建區或者是民間游戲區域等。幼兒園在傳統游戲區域內可以進行 “數七游戲”和“兩人三足”等經典小游戲。“數七游戲” 當同學們數數字數到帶有七的時候,都不能夠說出來,需要用拍手來代替,簡單的知識小游戲,同時又能夠對學生們的思維敏捷程度進行培養。而“兩人三足” 游戲可以六個人為一個小組,兩兩同學互為搭檔,兩名同學之間用綁帶幫助兩個人的腳踝之上,小腿之下的部分,讓搭檔之間互相攙扶快速前進,然后同組同學之間進行接力活動,三組搭檔都到達終點即為勝利。讓學生們在游戲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們的協作意識,鍛煉學生們的團隊合作能力,讓學生們產生體育競技精神,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和了解[3]。除了傳統游戲之外,幼兒園也可以為幼兒提供一些搭建材料,鼓勵幼兒利用材料搭建物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意識到不要投放一些結構過于復雜的材料和道具,避免幼兒能力無法適應游戲難度。教師選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和道具,鼓勵幼兒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搭建活動,進一步提升幼兒的動手能力和集體合作意識[4]。另外,民間游戲也是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循環區域設置的重要參考因素之一,考慮到我國民間游戲種類的豐富性,幼兒園完全可以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游戲加入自身戶外自主游戲體系,例如舞獅子、婚嫁花轎等項目。幼兒園不需要過于追求游戲項目還原度,只需要根據幼兒實際進行調整和優化即可,通過這些民間游戲項目讓幼兒感受到中華文化的精妙之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考慮到幼兒園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價值,因此為了提升幼兒教育的質量幼兒園需要采用多元化游戲項目用以保障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之下,幼兒園開展戶外自主游戲循環區域的實踐運用活動是確保實現新時代幼兒現代化教育的關鍵。教師憑借功能齊全的自主游戲區域可以進一步提升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探索能力,并且利用各項游戲項目有效強化幼兒的認知能力和價值理念,達到提升幼兒綜合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廖云霜. 幼兒園早操活動戶外自主游戲循環區域的實踐運用[J]. 知識文庫,2016(14):255.
[2]邢連榮. 在自主游戲活動中促進幼兒快樂發展[J]. 教育,2017(28):74.
[3]陳敏. 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的探索與實踐[J]. 家教世界,2021(36):14-15.
[4]盧迎新. 幼兒園自主游戲中教師有效介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