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社會老齡化程度日益增加,城鎮居民的養老服務問題逐漸成為社會發展的焦點問題受到政府及研究學者的關注。本文通過對柳州市居民養老服務的現狀調查,針對柳州市發展居民養老產業發展落后的問題,提出完善養老產業服務內容,重視發展養老產業的重要性,建議加快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健全運行機制,確保資金投入、人力投入。
關鍵詞:城鎮老齡人口; 養老服務; 養老產業
柳州是廣西及我國西南部重要的工業城市之一,從事工業人數偏多,而從事服務業人較少,工業化與城鎮化助推勞動力資源緊張,導致老年人口增速過快,已超過社會供養承受能力。2015年起,全市基本建立起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制度完善、組織健全、規模適度、運營良好、服務優良、監管到位、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1]。柳州市現有規劃以房養老、旅游養老等高端養老模式,但無法滿足城鎮普通居民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層次,特別是困難群眾的養老需求。
一、研究目的
如何因地制宜建立完善的養老體系,是各地政府最為關注的社會問題之一。部分發達地區已探索新對策,如上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深圳機構養老服務、蘇州以房養老研究等,但工業發達城市的城鎮養老模式研究卻相對較少。因此本文以柳州為例,探究工業城市城鎮居民養老模式及潛在養老服務業市場分析,以期為我國工業發達城市養老問題研究提供借鑒與參考。
二、柳州市養老產業市場背景分析
根據柳州市2021年統計年鑒,2021年柳州市城鎮居民人均年支出24672,農村居民人均年支出11990,按照15%老年人口比例計算養老服務業市場接近90億。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意義不但能解決養老社會難題,同時對促進就業、改善社會分工、提高勞動生產率、減輕政府負擔、促進經濟發展等都發揮巨大作用。
三、研究思路與方法
本文重點采用文獻調查法、調查研究法、對比分析方法, 總結居民養老問題,分析形成原因。以柳州市居民為研究對象,從柳州市老年人養老需求、存在的問題兩大方面進行調研,以期為本研究取得更為客觀的研究結果,制定柳州市城鎮居民養老產業發展相關策略。
四、柳州市養老服務市場調查現狀分析
(一)調查設置
本次主要調查對象分布柳州市城中區、魚峰區、柳南區、柳北區、柳江區5個城區,發放調查問卷130份,回收問卷120份,合格問卷120份,合格率92.3%,問卷量表評價使用李克特量表法(Likert Scale),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調查結果
1基本情況調查
在120個調查樣本中,城鎮干部、職工退休人員達到95人,占比75.16%,毫無養老保障的人員有25人,占比24.84%。購買機構養老方面(表1),78名老年人表示不愿意購買社會機構養老,愿意購買的老年人42人,僅占35%。
經調研,老年人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65人,占比54.16%,月收入1500元以下55人,占比45.83%(表2)。個人收入支出情況,調查對象中83.33%每月個人支出在1500元左右;16.66%老人每月開支在800-1500元,可見柳州市約16.66%老年人入不敷出,存在生活困難。
表3統計住房情況表明,調查樣本中54人,45%老人與子女一起居住。和老伴一起居住的老人50人,占比41.66%。獨居老人16人,占比13.33%。養老理想狀態選擇方面(表5),調查發現多數老人偏愛居家養老的模式,約占65%。
身體素質調研方面(表4),調查樣本中60人感覺自己身體還好,占50%。20人需經常吃藥,占比16.66%;30人需經常臥床,由他人照料,占比25%。僅10人,約8.33%老人感覺身體特好,不需他人照顧。以上結果表明,柳州市老年人身體狀況不容樂觀。
2養老問題調查
經調研,老年人對現代城鎮居民養老社會滿意度不高,僅35%老年人對居民養老情況表示滿意。主要問題有:居家養老方面,老年人認為子女關心不夠,用心交流較少;社區養老方面,存在社區服務條件差,社區呼叫系統缺乏管理,經常失靈問題,社區服務人員少,文化水平低,交流溝通不禮貌,基本服務不認真不及時不專業等問題;機構養老方面,存在基礎條件差,機構服務不規范,缺乏體育健身、讀書活動等精神活動安排,醫護管理服務不到位,診治水平差、不專業,甚至出現病情加重。
五、柳州市養老產業發展建議
(一)完善養老產業服務內容
1重視老年人生活需要、規范老年用品市場
長期以來,老年用品市場魚龍混雜,相關市場規范及監督機制缺乏,老年用品質量層次不齊。老年營養保健市場尤其混亂,大量虛假廣告充斥市場,老年人養老經費被大量浪費。重視老年人生活需要、規范老年用品市場,有利于提高老年養老經費使用效率,引導養老產業市場有序發展,提高社會就業和經濟發展[4]。
2重視養老服務市場建設
當前政府和社會未能針對養老服務市場的切實需要開展充分調查、規劃,導致養老服務市場發展遲滯,供需矛盾突出。重視養老服務市場建設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措施和切實需求,政府應充分認識發展這一市場的緊迫性,積極制定相關政策和規劃,引導養老服務市場發展。
3充分重視互聯網在養老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
互聯網經濟帶來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同時也極大提高了人們生活的便利性。針對養老產業這一巨大市場的互聯網建設尚不充分,應重視互聯網在老年服務產業市場作用,使老年市場供需雙方訴求得到充分溝通。
4加快社區服務中心建設
社區服務中心是全社會養老體系建設的基點。社區服務中心應有效整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生活服務機構等單位優勢資源,納入社區共建共享,以社會機構專業化服務為主要形式,探索“居家+醫養”結合新模式,為社區內的老人提供基于健康管理的醫療、康復、護理及助餐、生活照顧、心理情緒疏導等全面的照顧服務。
(二)健全運行機制
1確保資金投入
政府應把社區養老服務作為一項惠民行動和利民工程予以高度重視,加大財政投入,將補貼匹配資金和養老服務中心建設經費、工作經費、人員經費等各項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另一方面,社區應多渠道籌措資金,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鼓勵私人、企業、非營利機構共同參與等方式解決社區養老服務資金問題,改變資金來源單一的現狀。
2確保人力投入
對準備進人社區為老年人做日常照料服務工作的人員開展如日常照料知識及技能的考核準入制度,不定期開展養老服務知識技能培訓,提高日常照料服務人員素質和社區養老服務水平[7]。此外,可借鑒德國服民役做法,要求青年人必須到社區服民役,組成志愿組織,提供社區養老服務。
六、結論
重視老齡化難題,把養老問題轉化為經濟和城市發展優勢,必將對柳州城市和經濟建設形成巨大助力。通過完善養老工作管理制度、規劃及配套設施建設,加大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投入,積極培養和引進相關人才,以優惠政策引導養老產業發展和社會資本投入,加強和完善城市社區照顧體系建設,將有助于將養老問題轉換為經濟社會發展動力,構建幸福、和諧柳州。
參考文獻
[1]李釗陽. 加快構建柳州市社會養老服務體系[J]. 商,2014(19):26-27.
[2]梅琴. 養老服務業就業效應的市場測度[J]. 經濟論壇,2017(12):84-86.
[3]張泉,李雷鳴. 我國互聯網+居家養老服務優化路徑研究——基于"產業—福利"協同發展視角[J]. 廣西社會科學,2018(2):153-157.
[4]王向南. 基于三方合作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探討[J]. 學術交流,2018(1):138-143.
作者信息:張文佳(1986年6月21日),漢族,湖南醴陵人,中級經濟師,研究生,主要從事社會保險管理工作。8CABD8F9-CEB7-4F18-9507-356A87330E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