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平措
摘? 要:青稞是西藏當地主要糧食作物,占當地糧食總產量一半以上,且每年種植規模呈現不斷擴大的趨勢,其是當地人制作青稞酒的重要原料,其營養價值豐富,且具有一定的醫療保健功能。但是,由于青稞種植易受到病蟲害因素影響,導致作物減產、營養價值降低。本文將重點探討病蟲害原因,找出有效防治措施,以確保青稞作物健康生長。
關鍵詞:西藏;青稞;病蟲害;防治措施
青稞是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在促進農業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人們愈加重視食品安全問題,青稞作為糧食作物的種植安全性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但有關調查顯示,青稞對環境及氣候等方面要求較為嚴格,種植不當,易引發病蟲危害。盡管,西藏當地在青稞病蟲害防治上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但是仍存在一些問題。針對此,本文將結合青稞常見病蟲害,提出科學防治方法。
一、青稞種植常見病蟲害分析
(一)常見病害
青稞種植常見病害種類較多,如青稞銹病,發病時青稞隆起黃色夏孢子堆形狀,該病害又可以細分為三種,其中條銹病最易多發。青稞銹病一旦發病會直接造成1-13萬畝青稞感染該病害。青稞條紋病屬于侵害性疾病,青稞各成長階段均可發病,危害主要顯現在青葉片和葉鞘,感染該病害的青稞葉子將由起初呈現淡黃色斑點、頁面平行短小條紋,到斑點顏色由淺黃變黃褐色,最終子葉干枯、破裂,使得青稞植株無法正常發育,結實率大大下降。青稞黃矮病,該病害是受到大麥黃矮病毒影響引發,該病毒主要是通過蚜蟲進行傳毒。青稞黃矮病危害癥狀大致葉尖發黃,沿葉脈擴展到葉片基部,進而引發植株黃化、矮化、葉片變脆。白粉病盡管不是西藏青稞常見病狀,但該病害在西藏的林芝等地區較為嚴重,會嚴重損傷青稞葉片,使得病原葉片表面呈現一層粉狀病毒。
(二)常見蟲害
常見青稞蟲害主要包括地上害蟲和地下害蟲兩大類。地上害蟲如西藏飛蝗、喜馬象甲、紅蜘蛛等。不同的害蟲,防治時間也不同,多可進行綜合防治。后者包括象鼻蟲、地老虎、金針蟲等[1]。其中,以第一種為例,對該害蟲可用地上、地下害蟲兩種防治方法。由于地下害蟲不易被發現,而肉眼可見時,危害則已經達到一定的面積,且無法實現防治。對此,關于地下害蟲防治,主要在播前整地時環節進行防治。
二、青稞常見病蟲害防治方法
(一)病害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關于病害農業防治方法,應做好以下幾點:一是,選種。選擇健康、飽滿青稞種;二是,做好田間排水。如果降雨量較大時,應做好排水工作,以降低田間濕度,提供青稞患病幾率;三是,加強栽培管理。從抽穗期起,種植戶應定期檢測種田,如果發現病穗,應及時拔除,并對病株進行深埋或燒毀處理;四是,加強田間管理,實際輪作倒茬,有效滅殺病菌。對此,應結合當地的季節變化情況進行秋翻、冬灌,保證耕地深度在20厘米以上,當冬季氣溫降到零度以下后,能充分將病菌凍死,降低病害發生幾率。
2.化學防治
種子藥劑包衣可有效防治堅黑穗病、條紋病、黃矮病等,其主要是通過控制蚜蟲來實現。種子藥劑包衣如滅菌唑和戊唑醇,前者具有殺菌范圍廣、安全等特點,后者具有內吸性及傳導活性,可防治附在種子表面上的病菌,也可進入植物內部,殺死作物內部病菌,較好預防葉部病害[2]。
(二)常見青稞蟲害防治法
1.地上害蟲農業、化學防治
關于蟲害防治,應結合當地的蟲害預報及當地的青稞田蟲口密度等,確定防蟲時機。以喜馬象甲為例,其該蟲害的發病初期就應進行防治,如拔節前后,即灌漿前施藥3次左右,便可有效防治地上害蟲。關于施藥,則選用濃度2.5%的氰菊酯乳油,每畝30毫升,兌水35斤噴霧等可防治有效預防喜馬象甲。
2.地下害蟲農業、化學防治
進行冬灌、滅幼蟲、秋翻殺滅蟲卵,每天早晨在植株周圍進行人工捕殺。發現害蟲后,及時灌水防治地下害蟲。此外,選用濃度3%的土壤殺蟲顆粒劑每畝3斤,拌細土35斤,翻地后均勻撒于地面,或者撒在作物根部,防治蠐螬等地下害蟲,隨即進行耙地,防治藥劑揮發。
三、青稞常見病蟲害防治展望
(一) 科學選種
目前,國外關于細菌性條斑病病原菌的致病性等研究較多,我國在該方面還仍處于初級階段。我國西藏地區青稞病蟲害主要是大麥細菌性條斑病等,盡管種子藥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疾病發生,但耗時耗力,且會有大量的藥劑殘留。對此,加強抗病蟲品種的鑒定與選育,利用實驗室研究與篩選抗性材料。此外,由于溫室效應加重了我國青稞種植區病蟲害問題。對此,應加強對當地農民宣傳及普及,引進農藥新品種,掌握最佳防治時期,以達到病蟲害防治最佳效果。
(二)推廣和應用生物防治技術--利用自然天敵
如果在青稞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過度依賴化學藥劑,會增加青稞的病蟲抗藥性。此時,可以嘗試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利用病蟲害自然天敵方式,合理利用繭蜂類等品種,以達到防治青稞蚜蟲的效果。此外,在西藏地區生物防治方法效果優于化學防治方法,前一種方法能有效適應當地的生態環境,易被廣泛推廣和使用。
(三)加大病蟲害科研經費投入,加強抗病性品種研究
青稞種植病蟲害防治需要一定資金支撐,當地政府應加大財政支持,加大相關科研經費投入,派專家深入田間調研,找出科學、有效、無污染的青稞病蟲害防治措施。此外,鑒于青稞病蟲害具有一定的地域限制性因素,工作人員應將深入預防工作,加強病理及抗藥性等方面研究[3]。改進基礎性研究方法,突破病蟲害防治技術及摸索災變規律,如從病蟲致害、取食以及遺傳學機制等方面入手研究,研究最科學的防治方法,總結青稞抗病蟲機理,應用計算機預測病蟲,實現高效進行青稞病蟲害防治。
結語:綜上所述,通過分析青稞種植常見病蟲害,認識到病蟲害防治的現實意義。本文重點結合當地環境、氣候特點,提出科學防治措施,從多角度全方位入手,進行青稞病蟲害的防治和治療,以降低外在因素對其的危害,以提高青稞作物品質。
參考文獻:
[1]云旦頓珠.西藏春青稞種植技術及常見病蟲害防治措施探討[J].種子科技,2021,39(23):91-92.
[2]旦正加.青海貴南縣青稞種植常見病蟲害防治措施[J].農業工程技術,2020,40(14):32.
[3]烏云敖特根.略論青稞種植常見病蟲害及防治措施[J].西藏科技,2019(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