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科
摘? 要:目前,雖然我國城市發展相對較好,規模較大,但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已經遠遠落后于城市的發展,無法滿足現有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需要進行大規模的建設。而在建設過程中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如工程較為復雜,工程量較大,施工效率和質量相對較低,無法有效開展協調,這些問題不利于整個工程進一步開展。因此,有必要對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管理模式及技術要點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改進措施,確保城市的發展有條不紊。
關鍵詞: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管理;技術
1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管理的優勢
1.1可以提升市政管線的規范性
傳統的管線敷設主要就是選擇管線直埋的形式,這種方法的特點是施工相對方便,技術難度較低,不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就是附近環境會造成較大的影響,人們的出行也會受到一些限制,交通運輸成本較高。隨著城市的發展和進步,市政工程建設規模持續提升,管線類型變得越來越豐富,對于管理措施提出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在綜合管廊工程中,能夠有效地整合各種管線,保障地下管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1.2可以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
通過和傳統管線直埋措施進行比較能夠看出,綜合管理前期的建設成本較高,不過建設完畢的運行穩定性較高,之后的維護費用也比較少。其中綜合管理的綜合效益優勢包括這樣幾點:第一點,新管道施工中不需要在路面進行開挖,對于城市道路的正常運行造成的影響較小,綜合管廊現場建設工作能夠有序地進行,施工過程中的管理難度較小,能夠省去較多的施工成本;第二點,在管線直埋形式中,雨水和土壤會給管線造成一定的侵蝕,嚴重影響到管道的耐久性,要是選擇綜合管廊的形式,能夠全面地保護管線,管線受損較小,維護成本較低;第三點,在管線直埋形式中,施工可控性較低,管線的填埋位置和高度容易因為控制不合理進而產生一些偏差,管線容易產生交叉的情況,由于填埋時期需要反復開挖上方的路面,會給交通造成一定的影響。
2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管理模式分析
2.1不斷對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進行規劃
建設地下管廊的根本目的在于能夠滿足城市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還提高了城市綜合承載力。在現場中主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現場地質條件。盡可能規避地質較為松軟的地區,避免在地下修建管廊使周邊地區的路面坍塌造成安全事故。二是水文條件。需要考察新建管廊是否對附近河流水源產生影響。三是環境條件。修建管廊要盡可能避免影響周邊環境和生態平衡。在考察過后進行討論,從而制定出較為完善的施工建設計劃,以做好充足前期準備工作。此外,任何施工建設項目,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時刻將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施工的過程中對現場進行嚴格的監督。此外,在確保安全的同時還要注重施工進度,縮短施工建設周期能夠盡可能地節約建設資金成本,獲得更多的利益。
2.2優化現有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管理模式
地下綜合管廊功能齊全,內部管線分布較為復雜,總體施工量較多,工程較為龐大。要完成最終工作任務,僅靠一個部門難以實現,而是需要各個部門緊密聯系,通過積極溝通協調的方式,才能夠及時了解在施工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確保施工能夠暢通無阻。同時,地下管廊施工不能同時完成,而是有著先后順序。針對已經完成施工的部分,要對其進行驗收工作,確保所有管線已經埋設在地下管廊當中。而沒有完工部分,要依次進行施工,確保將所有管線部分移至地下管廊。施工單位若要增設新管線,需要提前向當地政府進行申請,得到有關部門允許批準后才能夠進行施工,這樣做的好處是避免施工管理出現混亂。
3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技術要點
3.1防水施工
在地下管廊防水施工工作開展期間,需要通過設置多道防線,增強結構整體防水水平。具體而言,使用鋼筋混凝土自防水體系,有效管控混凝土裂縫問題出現。在混凝土表面敷設防水層,提升整體防水水平。地下綜合管廊防水等級為二級,應當采用試驗方式設置防水混凝土配比,確保混凝土結構具備良好的抗壓、抗凍性能。防水混凝土結構需要采用合理措施控制裂縫,構件裂縫最大寬度不得超過0.3mm,也不可出現貫通裂縫的情況。混凝土配置應當嚴格遵循現行相關標準規定,水泥堿含量控制在0.06%。結構外防水主要采用全包防水手段,使用非固化橡膠瀝青防水涂料以及防水卷材,對綜合管廊頂板與底板結構進行敷設保護。
3.2鋼筋施工
綜合管廊工程鋼筋結構主要采用機械連接方式,要求鋼筋的實際搭接長度應當符合設計圖紙要求。結構外層鋼筋混凝土的保護層厚度需要設置在合理范圍之內,如迎土側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需要控制在50mm,背土側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需要控制在40mm。鋼筋施工前應當加強施工材料質量管控力度,要求鋼筋應當具備完整的出廠合格證、質量檢驗證,檢測合格后的鋼筋才可進入到加工區,并依照具體施工要求進行加工處理。加工后的鋼筋應當依照規格及標號統一在施工現場進行存放與使用,要求在鋼筋施工過程中著重關注誤差的控制工作,注重預留后續施工所需的預埋件位置。鋼筋連接需要采用機械連接手段,同一區域內的縱向受力鋼筋焊接接頭應當緊密焊接在一起。為從根本上保障綜合地下管廊結構的穩定性,鋼筋接頭不應設置在梁端以及柱端的加密區。
3.3模板施工
在地下綜合管廊施工過程中,模板施工質量可直接影響到后續混凝土澆筑效果。模板施工首先需要設置底板與導墻,其次安裝管廊墻體與頂板。為有效節約工程施工成本,在大面積墻體、頂板處可以采用木質模板。側墻以及隔墻需要設置雙鋼管。模板施工工作需要嚴格遵循施工流程要求,首先綁扎底板與導板鋼筋,安裝底板與導板模板,澆筑此處混凝土。在混凝土強度等級達到規范要求后才可拆除模板。安裝側墻鋼筋,應對側墻鋼筋處的模板進行加固處理,搭設滿堂支架,依照順序進行頂板模板安裝、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筑與防水施工。
結束語
通過各種方式對現有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進行改進,優化管理模式,盡可能加入更多更為先進的科學技術,能夠提高整體施工進度效率和質量,確保城市發展越來越好,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
參考文獻:
[1]陳清海.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管理模式及關鍵技術[J].智能城市,2021,7(03):101-102.
[2]申燕飛.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發展及建設運營模式分析[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01):191-196.
[3]徐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管理模式及關鍵技術[J].現代物業(中旬刊),2020(03):130-131.
[4]王曉琴.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管理模式及關鍵技術[J].四川建材,2020,46(01):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