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勇光
摘? 要: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施工人員,應對城市地下管廊的各類施工技術有明確的掌握,了解各項技術的優勢以及劣勢,并將不同技術在地下綜合管廊施工中進行合理的運用,有效提升工程質量。基于此,本文對城市綜合管廊工程電力施工研究。
關鍵詞:城市綜合管廊;電氣自控;工程施工
城市化進程背景下,城市綜合管廊又被稱之為共同溝,即為將城市地下空間的所有管線連接起來,進而形成一個完整全面的綜合管廊運行體系。大多數情況下,城市綜合管廊的建設主要涉及檢修口、監控系統及投料口等三種機械設備的使用,針對綜合管廊展開有效監督管理。因為城市綜合管廊在實際應用中具有必不可少的重要性,所以在對城市綜合管廊工程進行電氣自控施工時,就必須予以高度重視:首先,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施工人員均應時刻保持嚴謹工作狀態,做好自身本職工作,確保各個環節都能順利進行;其次,對電氣自控技術進行充分的了解,保證施工期間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以此展現出城市綜合管廊的實質效用。
一、城市綜合管廊的闡述
本質上說,城市綜合管廊主要是指城市地下空間的管道建設工作,主要是利用城市地下空間建設通道,需要將地下空間的所有通信管道、電力管道及水利管道等聯系起來,極具復雜性和綜合性特點。因此在進行城市綜合管理建設施工時,必須對各個施工階段進行有機結合,并以此作為基礎進行各項操作。在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綜合管廊逐漸變成城市地下空間中最無法代替的公共設施。
近些年以來,在我國現代科技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施工面積不斷擴大,應用功能也愈發完善和健全。根據實際情況而言,即使我國綜合管廊建設有很長的發展歷史,然而和其他發達國家對比而言,因為受到人才、工藝技術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依舊有一定的發展空間。現階段,進行綜合管廊建設的城市以北京、上海、深圳以及成都等大城市為主。
二、城市綜合管廊工程電氣自控施工的注意事項
2.1風機配電與其管控
在對城市綜合管廊工程展開建設的過程中,在做好各類管線敷設工作以后,需要對綜合管廊風機予以配電和管控,然而這種風機和建筑物所應用的普通風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城市綜合管廊之內所設置的風機往往是不運行的,通常在展開技術檢測工作時,才會按照暖通施工的規范要求開啟,讓風機正常運行。在設置風機時,必須配置足夠的排風口與送風口;若是出現火災事故,送風口與排放口應該馬上關閉,防止事態加劇。不僅如此,在出現火災事故以后,施工人員還要立即將發電機設備的備用電源開啟,確保不影響城市綜合管廊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以此讓火災煙霧能夠及時排出。然而通常情況而言,在出現火災事故時,一旦存在易燃易爆危險品,更容易出現嚴重火災安全隱患,促使綜合管廊之中的溫度快速提高,其最高深度甚至能夠達到1000℃;也就是說,即使這種風機能夠抵御1000℃的高溫,保證穩定運行,然而通過火災后,極易導致許多有害氣體與煙霧停留長時間停留在城市綜合管廊之中,隨時能夠引發二次火災事故;在撲滅火災事故以后,因為現場施工者無法把殘留的煙霧、熱量以及有害氣體等完全清理干凈,所以在對城市綜合管廊工程展開電氣自控施工的過程中,必須隨時和施工者保持交流,及時把所有災害損失減到最小,一起保證綜合管廊的穩定運行。
2.2照明系統建設
通常情況下,城市綜合管廊建設照明系統包含正常照明和緊急照明兩種。多數而言,綜合管廊之內的照度需要設定在50lx,避免對人們的正常通行產生不利影響,便于為綜合管廊管道檢修提供有力幫助。正常情況下,緊急照明設備只會在管道檢修維修過程中方可開啟,相關施工者必須根據具體狀態對進出口區域、設備操作區域的照明亮度予以適當的調整;在對綜合管廊燈具進行設置時,必須保證應急照明時間超過60min,保證緊急使用的照明設備亮度不高于0.5lx。不僅如此,為了防止因為外力因素對照明設備產生破壞,必須對照明設備進行合理的選擇,不僅需要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與防水性,同時防護等級還需要達到IP54。為避免電力資源浪費,在管廊出入口區域、防火門上方正中區域設置安全指示燈,同時將LED節能光源當做照明光源。除此之外,管線敷設通常需要順著管廊側壁開展,因為在側壁上設置指示燈具有一定的操作難度,無論是管線,還是設備等都可能會遮擋指示燈,所以通常會借助吸頂的形式予以設置,同時還需要做好熒光反射標志的設置工作。
2.3自控系統建設
城市綜合管廊之中的控制設備通常涉及到自動控制和手動控制兩種。其中,自動控制主要是借助互聯網的中央計算機展開動態監控;手動控制則是指借助施工現場工作人員將操作設備的開關開啟。從電氣自控系統角度分析,可利用以太網應用,把所有重要位置和控制中心予以連接,以此實現全方位的監控。在這其中,PLC控制站主要是針對城市綜合管廊的排風機、溫濕度、排水泵以及含氧量等一系列設備展開嚴格的管控。在城市綜合管廊之內,借助對控制箱的管控,促使手動控制系統和自動控制系統二者能夠靈活轉換。不僅如此,為了能夠對溫濕度傳感設備和氧量監測儀等一系列設備進行有效的檢測,必須在各個防火分區設置檢測點位,同時把浮球液位開關以及液位監測高位報警裝置等各類設備合理的安裝于積水坑之內,保證綜合管道閥門并未處于開啟狀態。而自動系統通常是對排煙機以及排風機等一系列設備展開管控,以此實現排煙、通風等操作,若是出現火災事故,消防控制室能夠立即控制設備完成排氣、排煙等操作。
2.4消防通風系統建設
城市綜合管廊工程電氣自控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需在管廊頂部位置增設煙感探測器,并確保布設間距不超過15m;在相關防火位置設置好手動報警裝置,并對其與地面之間的距離進行嚴格的管控,保證各個防火報警裝置之間的間隔大小不超過60m,一旦出現火災安全隱患便能及時發出警報做出應急反應。在這期間,消防所應用的對講電話設置區域必須確保在40m左右;就警鈴而言,必須設置于頂板之下,同時位于各個防火區的中間區域最為適宜。
結束語
在城市不斷發展和人口密度不斷增加的現況下,和國計民生問題之間具有極為緊密聯系的綜合管廊建設早已展現出無法代替的作用。不斷加大城市綜合管廊建設力度和重視程度,進而不但能有效改善城市地下空間布局不合理問題,還能夠避免因為管線施工為城市居民日常出行帶來的影響,確保道路安全。
參考文獻:
[1]王一峰,孫建海.城市綜合管廊項目施工質量驗收管理[J].項目管理評論,2020(05):76-79.
[2]劉云飛,張磊,章毅,劉峰.城市綜合管廊工程防護要求分析[J].防護工程,2020,42(03):52-57.4F0A7CBE-29DC-4594-A08A-908E3CE973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