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城市發展腳步不斷進步的過程中,道路工程建設規模不斷擴大,而面對這樣的形勢城市土地資源管理工作也將迎來巨大挑戰。基于此,針對新時期城市道路土地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究新時期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土地管理策略,期望能為相關人員提供一些可靠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土地資源管理體系;城市道路;土地管理技術
引言
城市土地利用規劃是土地管理的重中之重,決定著未來一段時間內,城市建設的總體方向。對土地利用、環境保護、土地開發等作出規劃和安排,從而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實現土地利用的高效化管理,為城市建設提供充足的用地保障,實現城市土地供給的平衡。現階段在城市土地管理中,土地利用規劃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對土地利用規劃的落實造成一定的影響,阻礙了土地利用規劃的發展進程。
1城市道路土地資源管理工作
而對于城市道路土地資源管理來說,則是指地方政府與相關部門遵循國家土地資源開發相關法律法規,對城市道路土地資源進行合理分配、科學規劃、長遠監督的一種管理行為。與此同時,城市道路土地資源管理是城市總體規劃管理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屬于管理工作的一大關鍵性環節,對城市的發展意義重大。值得注意的是,即便目前我國城市道路土地資源管理工作水平持續提升,但是在具體管理期間,仍存在土地資源管理工作改革難以落到實處的問題。因此,除持續完善城市道路土地資源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外,還需要設置明確的管理目標,不斷提升土地資源的利用率,進而才能實現土地價值。總之,做好城市道路土地資源管理工作的意義重大,不但能夠促進城市經濟發展,而且還有助于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因此需充分重視此項管理工作的開展。
2城市道路土地資源管理現狀問題分析
2.1城市發展與規劃不平衡
由于我國經濟發展迅速,致使城市規劃進程與經濟發展速度不相適應,出現了發展與規劃的不平衡。相關的規劃文件,如土地利用規劃與城市規劃分屬于不同的部門,規劃文件制定的出發點不同,采用的標準也不同,兩者之間的差異加劇了城市土地開發利用的諸多矛盾與不足。城市用地不足與耕地用地不足加劇了用地緊張的情況,舊城區的改造導致空地浪費大量存在,郊區廢棄建設用地沒有被合理利用。
2.2保障體系不健全
土地利用規劃在具體落實時,缺少相應的保障體系,一項好的政策落實,需要一個完善的保障體系做后盾,如果缺少必要的保障制度和體系,會阻礙政策的落實和執行。現階段,土地利用規劃工作的落實缺少相應的保障制度和執行體系,而且對保障體系完善的建設也缺少足夠的重視,從而使得保障體系建設與土地利用規劃出現了脫節,導致土地利用規劃工作進展緩慢。
3現代城市道路土地資源管理優化措施分析
3.1優化土地資源管理機制
現狀下,我國各大城市實施的土地資源管理機制尚且有待完善,加上受時代推移與城市不斷發展的影響,以往傳統的土地資源管理機制已難以滿足當下城市的發展要求,而且還易出現脫離城市發展規劃方向的問題。因此,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地區自然資源規劃單位需融入創新意識,優化原有的土地資源管理流程,并結合現代城市發展目標,完善現行土地資源管理機制。與此同時,在城市土地資源管理工作開展前期,深入分析研究現行責任機制的可行性,明確劃分各崗位管理工作人員的管理職責,確保責任機制的實施效果達標,進一步提升土地資源管理成效。此外,還需適當強化對土地項目的監督管理力度,并嚴格遵循相關管理機制,履行相應的管理職責,以此全面提高土地資源管理工作的質量效益。
3.2制定科學規劃
中國的土地資源主要是高地和山區,而平坦的土地相對較小且人煙稠密,因此,有關部門應盡最大努力使土地利用價值最大化,合理分配和優化資源分配。另外,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繼續,需要開發更多的土地資源,但是人們的土地使用不科學,導致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因此,有關部門必須加強管理,突破以往的傳統方法,并結合定性和定量研究來分析問題,只有科學的規劃方法才能增加土地利用。
3.3兼顧發展利益
土地利用規劃的根本目的是經濟發展,只有經濟發展了城市化進程才能持續進行。經濟發展是第一要義,所以在發展過程中要將土地規劃作為重點預留項目,成立由相關部門統一領導小組。全面分析土地利用情況,從開發與利用兩個方面,為土地利用提供依據,同時需要兼顧生態發展,避免造成環境問題。針對城市用地復墾現象作出相應的規劃分析,尋求使城市用地與耕地協調利用,兼顧社會發展效益與生態環境保護效益。加快變革與全面創新,通過改善土地管理機制,解決耕地粗放經營問題。既要合理利用土地,又要提高土地的利用價值,最大限度地節約用地,調控城市建設用地與農業耕地保護之間的矛盾。
3.4 提升土地利用規劃編制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編制土地利用規劃的過程中,規劃人員需立足城市、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求,編制土地利用規劃。制訂土地利用規劃的過程中,應兼顧建設性和前瞻性。編制前,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深入調查分析城市建設和發展的主流方向,滿足城市發展的既定要求,同時做好城市土地利用規劃工作,積極協調城市建設、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間的關系。編制規劃的過程中,還需全方位展現城市建設服務功能,以此明確城市的不同功能區,確定建設用地及環境保護用地,對城市商業區、綠化區、產業區和工業區落實集約化管理,以此充分展現土地利用規劃方案的科學性與實用性。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快速發展,城市道路土地管理工作面臨著更加嚴格的要求,需要充分了解土地管理工作現狀,以科學合理的土地管理策略提高土地利用率,促進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具體來講,在城市道路土地管理工作時,應做到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健全土地資源管理體系、確保土地資源規劃的系統性、加強用地宏觀監控、加強土地管理技術應用,從而提高城市道路土地管理水平,實現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健.城市土地管理中土地利用規劃的作用及其措施[J].農家參謀,2019(14):12
[2]周洪,孫文財.城市空間拓展與土地資源管理的措施與政策[J].住宅與房地產,2020(30):209+211.
[3]鄭崢.現代城市土地資源管理[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20):111-113.
作者簡介:賈潤偉(1979.8-),男,漢族,浙江省義烏市人,學歷:大學本科,職稱:初級,研究方向:土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