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詩琪
摘? 要:通過分析大數據技術應用,優化和完善大數據監測系統及分析系統,健全新時代背景下應急管理大數據應用運行機制,充分發揮大數據分析作用,當突發事件發生時,可實現反饋預警和提前預防,使得應急管理工作能夠更加科學、合理,將突發事件帶來的危害降到最低,切實提升政府應急管理中的工作效率。
關鍵詞:大數據技術應用;監測分析突發事件;預警提示處突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城市集群戰略深入實施,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不斷向縱深推進,在城市經濟發展的同時,城市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城市人口大規模急劇增加、單位密集度越來越高、單位時間內流動性日漸加大,城市的承載負荷和負擔越來越重,面臨風險的突發性和事態的嚴重性難以預估,特別是城市中交通事故、自然災害、公共衛生安全、社會治安穩定、群體性事件等應急性事件頻發[1],應急管理預防及處置就成為了社會各界人士關注的焦點,也逐漸成為研究領域的重要課題[2]。
1 大數據在應急管理中應用的必要性
1.1 大數據技術為應急信息提供保障
近年來,大數據技術發展迅猛、日趨成熟,在各個領域的應用一路高歌猛進,基本上覆蓋了人類生產、生活、休閑、娛樂、健康、醫療等,為人類生產生活帶了極大的方便和快捷,是人類當前不可或缺的應用工具,它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相關數據的收集、存儲、計算、分析等,為人們提供有用信息的技術手段[3]。
大數據具有信息數據來源廣、規模大和數量多的基本特點,同樣具備數據樣本多樣性、計算快速性特征,在后臺硬件設施容量滿足的條件下,可以實現數據快速收集、存儲、更新、閱讀、處理、傳播,為人們所需信息來源進行處理,過濾垃圾信息、收集有用信息,形成二次信息源和數據存儲記憶下的記憶模塊,為人們下一步預測提供可預見性分析。這樣一來,建立城市應急管理大數據應用系統,對應急事項提供信息分析和預警機制,為城市應急管理提供信息基礎保障和處理提示功能。
1.2 大數據技術為應急處理預警提示
應急事項往往具有隨機性、破壞性以及不可預見性,也就是說“明天和意外,不知道誰先到來”一樣,這就對應急事項信息獲取方式要求將越來越高,大數據應用技術誕生后,使得人們可以更加快捷、方便、及時和準確地獲取相應有用信息。基于大數據應用技術基礎之上,再加上當前的很多網絡社交平臺,信息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快速、廣泛傳播,尤其是針對某些突發事件的發生,人們可以通過相關新媒體網絡平臺或社交軟件上第一時間內獲取相關信息,這是傳統媒介傳播不可比擬的。
對于突發事件而言,在萌芽狀態下,通過大數據信息快速傳播作用,可以快速調動各方社會力量,精準、高效預判事態的嚴重性,并快速相應,提出應對并處置突發事件的相應措施,讓突發事件的不良影響降低到最低點,避免造成一些列的不必要事情發生。但由于數據信息的快速傳播,信息來源的真偽難辨,再加上對數據信息的分析和表達不夠精準,很容易造成夸大事實論斷、過度危言聳聽,給社會帶來不必要恐慌[4]。如何正確應用大數據技術,實現應急處理預警提示效果,值得我們深思。
2 大數據技術應用存在的問題
雖說大數據技術在應急管理中的應用更加科學、有效和及時,給處突事件帶來了方便和快捷。但是,同樣也還存在一些問題,要么是大數據信息自身攜帶風險源,如計算機病毒、惡意網絡語言等;要么是相關單位或個人運用不當而造成了風險或問題。一是大數據信息源自身風險。由于大數據信息來源不確定性因素,網友在不辨真偽的情況下無限放大問題本身,再通過快速、高效傳播后,給社會造成不必要恐慌,因此產生不良危害;另外,在大數據時代信息安全是個大難題,信息快速傳播的同時,極有可能泄露個人隱私及相關涉密數據[5]。二是大數據技術應用不當風險。政府或相關單位對大數據技術應用認識不夠,投入和保障不足,落后技術跟不上應用需要,運用效果不佳;在日常應急管理工作中,大數據技術應用手段缺乏科學性、合理性,加上理論支撐薄弱,盲從帶來人為風險。
3 大數據技術在應急管理方面的應用
3.1 信息匯聚
根據應急管理需求,配套大數據技術應用相關硬件設施,當突發事件發生時,提前收集好相關數據信息,并對數據進行優化,確保收集、計算及分析正常運轉。一方面,確保有熟悉操作硬件的專業技術人員,形成科學工作機制,保障技術應用效果;另一方面,在設施設備正常運轉的基礎上,確保運行機制現代化,科學完成各項運作程序,提高大數據技術應急管理應用成效。
3.2 數據分析
靈活應用大數據技術,當應急事件發生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事而異制定方案、提出解決措施。通過數據特殊性反映出突發事件特征,結合突發事件特點,針對性制定應急管理方案,確保應急管理工作具有針對性、靈活性,提升工作效率;再通過大數據對其他數據的高效分析,結合智能化和自動化操作系統,充分發揮大數據優勢,快速、科學、合理地開展應急管理工作。
3.3 信息回饋
當突發事件發生后,政府通過大數據手段盡快優化相應決策方案,快速作出相應響應機制,及時處置突發事件,讓應急管理工作高效落實。再次通過大數據信息傳播途徑,及時將處突信息反饋社會,發布事件最新動態,解除民憂、維護穩定、排除隱患、確保安全,凸顯大數據手段的重要性,提升應急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3.4 監測預警
發揮大數據分析功能,充分預判安全事故及突發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實時發布突發事件預警提示,讓應急管理機構從信息源頭上切斷事故發生源,避免突發事件發生;實在無法阻止突發事件發生的,通過最新數據分析,快速制定應急管理方案,及時開展應急處理,使危害降到最低。
結語
通過優化和完善大數據監測系統及分析系統,各級各部門各司其責、各盡其責,健全新時代背景下應急管理大數據應用運行機制,充分發揮大數據分析作用,對突發事件事先具有一定的監測和預警提示作用,提升應急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不僅可以降低突發事件帶來的危害,還可以有效提升政府或應急管理部門在應急管理工作中的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張鋒.大數據視域下特大城市應急管理模式反思與重構[J].城市發展研究,2020,27(09):12-18.
[2] 黃雯.創新與堅守:運用大數據技術開展應急管理的辯證思考 [J].改革與戰略,2020,36(08):38-45.
[3]于蓉.城市應急管理新趨勢:從“智慧城市”到“大數據+網格化管理”[J].中國應急管理科學,2021(08):38-46.
[4]滕碩.大數據在智慧城市應急管理中的應用[J].智能計算機與應用,2021,11(04):179-181.
[5]王桂超,賀志磊.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個人信息安全保護策略研究[J].科技與創新,2022(06):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