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勝 劉志成 肖峰
摘? 要:近年來,我國的總體生產安全環境變得更加錯綜復雜,而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一些生產安全層面的問題屢屢出現,這在擾亂企業內部秩序的同時,也對企業長遠發展利益產生了較大影響。從這點來看,提升國有企業生產安全工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國有企業必須不斷調整內部組織結構,利用強有力的生產安全管理措施,不斷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本文對國有企業的安全管理進行了初步思考和探析。
關鍵詞:國有企業;安全;管理
引言:自二十一世紀以來,人們的經濟水平在不斷提升,社會生活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然而在當前,一些危害企業生產安全的事件屢屢發生,安全事故的誘發因素也在不斷變化,這對國有企業的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國有企業必須要理清生產安全問題的實質,以過往的工作經驗為基礎,結合時代發展的最新要求進行系統性改革,有效提升國有企業的生產安全管理工作。
1、國有企業的安全管理問題分析
1.1現代化技術運用能力不足
當前的信息化時代催生了數字化和移動化技術,這對于企業的運營、生產和管理造成了深遠影響。企業內部的工作人員都在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日常工作,而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人員也應當改革傳統管理手段,以專業知識為基礎,結合時代發展的各類新技術,不斷學習相關的管理技術原理,以促使各項管理工作能夠適應當前不斷變化的內外部企業環境。然而,由于部分安全管理人員個人對信息化技術的理解程度不同,因此在運用信息化技術時的能力較弱,無法應對一些具有時代化特征的安全生產問題,這也造成了當前國有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相對落后的突出現狀。
1.2企業管理機制相對混亂
由于國有企業的安全管理部門承擔了企業的各項安全管理工作,因此,工作人員不僅需要應對企業內外部的生產安全問題,也要面對一些具有時代特征的新型安全管理難題。然而在當前,部分國有企業的安全管理人員對自己的身份、職責認識不夠清晰,生產安全管理技能不足,在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往往會出現一些錯誤操作和越界行為。與此同時,在當前的國有企業安全管理存在諸多不足,推進企業改革的困難普遍存在,一些安全生產責任的管理和控制結構不夠清晰,發現生產安全管理隱患時,問題難以得到及時解決,這體現出了國有企業內部安全管理機制相對欠缺的問題。
1.3企業高層對安全管理工作缺乏重視
在當前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大部分國有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將工作精力集中于企業生產和日常運營中,卻不夠重視生產安全管理工作。與此同時,部分企業高層對生產安全管理工作責任和職能的認識不足,導致企業內部的安全工作逐漸被邊緣化,工作繁忙時存在業務工作優先,安全工作靠邊的現象,企業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也相對較少,這對于國有企業的生產安全事故防范能力提升造成了一定影響。
2、強化國有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策略
2.1建設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為了確保國有企業的安全管理措施能夠落到實處,企業必須從制度建設方面入手,明確安全生產工作的職責和權力,嚴格規范并清晰理順安全管理職責。國有企業應當結合我國法律規定與企業生產實際,制定適合企業內外部生產環境的安全管理規范制度。國有企業也應當持續深化和落實安全管理人員的具體職責,及時糾正和制止在生產環節中產生的違規操作。在應對一些企業內部的安全生產事故時,企業應當組織安全管理人員進行持續跟進,并配合當地的政府及執法部門,處理和應對一些安全生產事故。這對于提升企業內部安全管理人員的個人素質和責任意識具有積極意義,當然人總是會犯錯,設備總是會出故障,管理總是會有漏洞,而制度、體系的作用、管理的價值在于,將這些問題出現的概率盡可能的降低,將可能發生的意外導致的后果盡可能的減輕,當然,我們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也必然會承擔一定的風險!還需企業重點關注。
2.2提升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
安全管理行業有個口頭禪,“安全管理是個老大難,老大重視就不難”。只有國有企業內部高層人員重視起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將各類安全生產理念和管理措施落到實處。從本質來看,如果企業的安全管理部門能夠營造出較為穩定的內外部生產環境,那么企業的工作人員也將擁有更加良好的工作氛圍,這對于職工提升工作效率、維護企業總體生產經營環境、保護企業財產安全具有積極意義。因此,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必須將安全管理工作放在與生產經營同樣重要的位置,借助安全教育生產培訓、安全生產大數據、安全管理APP等其它信息化手段,詳細記錄單位的安全生產培訓情況、安全管理情況。企業應當定期開展應急救援演練,鍛煉和提升員工應對安全事故和突發事件的能力,以合理的評價和高度的重視,不斷推動安全工作持續進步。
2.3完善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國有企業在開展安全管理工作時,應當以防范生產安全事故為基礎,將預防措施作為主要的工作環節之一,在動態化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不斷完善企業內外部的安全防范體系。企業應重視安全工作的協調問題,利用合理的改革措施,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生產問題防控機制。企業還要主動配合當地應急管理部門、公安機關等其它安全生產主管部門,形成徹查生產事故原因的合力,做好“四不放過”。與此同時,企業安全管理部門也應當及時了解和分析當前生產事故發生的總體形勢,并應對一些新出現的安全生產問題時能夠及時預測,將安全生產工作的主動權把握在安全管理部門手中。企業要將安全管理和防范工作作為基層單位的重要工作環節之一,詳細查找單位內部存在的重大危險源,并針對相關設施進行安全管理。企業應當以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為基本手段,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簽訂三級安全生產責任書,確保責任層層傳遞、人人明晰,使各個工作部門都了解安全生產的要求,從而將安全責任落實到工作部門和工作人員身上,以這種方式確保企業內部全體工作人員能夠共同參與到安全生產工作中來,形成維護企業安全形勢的合力,為營造良好的工作和自然環境作出積極貢獻。
2.4調整和優化行政管理手段
隨著當前人們利用信息技術水平的提升,一些具有新特征的生產事故屢屢發生,這對于國有企業的安全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企業管理人員除了要具備基礎的生產安全知識和防范能力之外,也要及時了解當前新型安全生產事故的基本特點,從而為發現和解決這類生產事故奠定基礎。而在企業高層的行政管理方面,緊貼新《安全生產法》,提升安全生產管理能力,利用績效和考核制度,提升安全管理的工作效率。企業要利用完善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責任制度,將安全生產的措施落實到企業運行實處。與此同時,企業也要結合國家發布的相關安全生產管理條例,以企業自身運行條件為基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確保該制度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企業要全面排查單位中存在的生產安全隱患,并利用整改制度注意改善生產安全問題,充分發揮安全生產和防范工作的主動性,防范各類突發性事故發生,并以完善的預防措施,化解相關安全事故。
結束語:對于國有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而言,企業應當以員工人身安全和保障財產安全為基礎,明確各項管理職責,將現存的各類問題進行逐一分析,總結安全生產工作中的固有經驗,從制度管理和技術等方面不斷完善和改善管理措施,進一步提升其風險防控能力,進一步完善其安全管理體系,進一步提高其安全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和維護國有企業運行發展的總體環境。
參考文獻:
[1]王芳. 國有企業安全管理與企業發展新模式構建[J]. 冶金管理,2019,(15):111+113.
[2]惠軍. 加強國有企業治安管理的思路[J]. 市場周刊,2018,(06):4-5.
[3]秦等社. 國有企業安全管理思路與對策[J]. 科技視界,2014,(21):230-231.
[4]張丹. 對企業安全管理問題及對策的思考[J]. 管理觀察,2014,(01):23-25.
第一作者:張家勝,1972,7.4,男,漢,本科,研究方向:安生產管理,注冊安全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