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 要:作為評價質量管理體系及其過程符合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內部審核是不可或缺的。這里以某航空制造企業為例,隨著其制造模式的轉變,運用PDCA循環原則探索航空企業內部的二級審核管理以補充現存的企業內部一級審核體系,為企業發展成為現代化、高速度、高質量的航空制造企業奠定發展基礎。
關鍵詞:航空制造;內部二級審核;審核體系
0引言
作為改進質量體系的重要診斷工具,航空企業內部審核能夠及時發現并糾正自身體系中存在的缺陷、低效或潛在的薄弱環節,保持質量體系的有效運轉。同時,通過內部審核后的自我完善環節,可以減少質量體系審核中發現的不符合項。本文結合某航空制造企業的質量審核體系現狀,梳理現行狀態中的問題,針對外包外協、關鍵過程控制等薄弱環節,探索企業內部的二級審核體系,持續提升航空制造企業內部審核能力。
1某航空制造企業的審核現狀
某航空制造企業建設的現行體系中關于審核部門有二種:一種是外部審核——第三方BUREAU VERITAS CERTIFICATION國際質量認證有限公司、新時代認證有限公司以及各個項目的合同買方,不定期對企業進行審核;另一種是根據企業內部的質量體系文件,有企業內部的質量部門的專職審核人員組成的審核小組定期進行企業內部體系抽樣審核,我們定義為企業內部一級審核。
2現行內部審核體系的不足之處
2.1 內部一級審核人員能力不足
隨著航空制造業的社會化融合大發展,航空制造業模式不再拘泥于單獨大型企業一家完成,逐步發展為多層級生產模式。供應商層級數量的擴大化,企業為確保產品、服務等的高質量一如既往,對下級供應商的管理亟待進一步加強,質量管理體系也同時有待與時俱進,而審核人員的時間卻無法保證,審核能力也顯出不足之勢。
2.2對于受審核的對象而言,內部一級審核人員的專業化程度不足
內部一級審核人員專職于審核工作,雖有審核知識和經驗,但對審核內容的具體業務及具體細節不熟悉, 對技術、產品制造的了解不夠深入,專業化程度不足,審核工作僅停留在文字表面,審核流于形式,不能發現背后深層次的問題,審核效果差。
3內部二級審核體系的建立
某航空企業質量體系文件層級如下:
內部二級質量審核是以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為基礎,在社會化融合生產的時代背景下,進一步細化、深化。針對痛點、難點、盲點來組織的內部二級審核。
PDCA循環原則,實行閉環管理,分為策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處置ACT。[1]
3.1 內部二級審核策劃PLAN
3.1.1成立內部二級審核小組[1]
內部二級審核小組鼓勵有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全員參與、輪流參與,并有針對性的制定小組人員審核能力提升并開展教育培訓,以提升審核技能,此時,二級審核小組人員既具備審核的知識、能力、要求,自身還具備工程技術實戰經驗,極大地滿足了組織對員工能力的要求。
3.1.2內部二級審核的實施范圍
體系文件的編制、體系文件的執行、構型管理、物料投入、AO(裝配大綱)/FO(制造大綱)編制的符合性、技術方案的策劃、跟蹤、執行,組件裝配、零件加工、產品的驗證、交付[2]。
3.1.3內部二級審核的實施方法
以“問題導向”的思路[3],基于過程的方法,加大抽樣樣本數量,通過溝通面談、收集、發現的方式實施審核。
3.1.4編制內部二級審核的年度計劃
審核小組組長和副組長在每個年度的一、二月份總結后,優化編制新一年度的審核計劃,在每個年度的十二月進行全年度總結并形成總結報告。
3.2 內部二級審核的實施DO
根據審核年度計劃,在相應的時間段內實施審核,依據質量體系文件作為輸入,編制審核單,要求以下圖為例,統一標準化格式。
3.3檢查CHECK
通過溝通,與受審核部門/單位約定好審核時間。按照審核單上的審核依據,檢查構型管理內容是否逐一落實,重點以工程技術的經驗深入檢查技術人員對圖紙、規范識別的正確性、技術方案的正確性、深入檢查操作工人對圖紙、規范、生產技術文件識別的正確性,檢查技術文件編制的符合性、內容正確無誤解,跟蹤檢查組件裝配、零件加工、等制造過程與體系文件、技術文件的符合性,特別是對下屬層級外包供應商的零件加工過程的檢查。
檢查的過程中詳細、真實的記錄審核單作為審核證據保存。待所有檢查工作完成并掌握客觀證據后,審核小組經過討論,對審核單中每一條內容判定其符合性。
3.4處置(ACT)
針對審核檢查后判定的不符合項,編制糾正措施通知單,必須明確不符合項的內容及其判斷依據,確保客觀性。發出糾正措施通知單至受審核單位,受審核單位針對不符合項,在五個工作日內組織商定出糾正措施及整改計劃,完成糾正措施單的填寫并反饋給審核小組。
審核小組按照制定的糾正措施及整改計劃以上述檢查方式進行驗證檢查,直至不符合項完全歸零,正措施通知單才能得以關閉歸檔。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持續不斷地改進質量以保障質量管理體系高效運行,內部審核是質量管理體系持續改進的重要途徑,積極探索航空制造企業內部的二級審核體系,提升審核能力,用于補充企業內部以及審核體系,及時、深入發現并糾正自身體系中存在的缺陷、低效或潛在的薄弱環節,通過審核后的自我完善環節,可以減少質量體系審核中發現的不符合項。
參考文獻
[1]潘志林,張驕陽,甘美.質量管理體系內部審核有效性提升措施[]].機械工業標準化與質量,2021(3):40-41.
[2]馬亞杰,郭文,王玉川,謝飛舟.全員參與的“清倉式”質量管理體系審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機械工業標準化與質量,2021(8):50-54.
[3]GJB9001C-2017 質量管理體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