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倩
(北京市海淀區田村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北京 100143)
老年腦梗死患者往往是突發性發作的,有較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相關研究表明腦梗死的發生率與高尿酸血癥有關,且對患者預后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1-2]。為提高患者預后,本文特選取我中心收錄并給予相應治療隨訪的老年腦梗死患者,通過將兩組患者的血脂指標和頸動脈斑塊情況以及預后情況進行比較,來探討和分析高尿酸血癥對老年腦梗死患者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采用分組對照法指導本次研究,選取起始時間為2020年8月,截止時間為2021年8月之間,選取的研究樣本為同一時間段內,我中心收錄并給予相應治療隨訪的老年腦梗死患者,使用尿酸酶法測定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如果男性> 416. 5 μmol /L,女性 > 357 μmol /L則認定為高尿酸血癥,根據患者血尿酸水平分為兩個組別,組別名稱分別為對照組(血尿酸正常)和HUA組(高尿酸血癥),每組均由患者27例。這5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3例,女性患者有21例,年齡范圍均在60歲至80歲之間,平均年齡(69.13±3.6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納入標準:(1)54例腦梗死的診斷工作,均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中所制定的相關診斷標準;(2)54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受損;(3)54例患者均接受行頭顱 CT 和 MRI檢查,影像學圖像均顯示梗死灶,同時均排除患者為出血性腦卒中;(4)54例患者在此項研究開展之前均未使用利尿劑等影響尿酸代謝的藥物。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在清晨空腹狀態下采集患者的 3 ml 的靜脈血液,主要用于測定兩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和各項血脂指標。54例患者均接受頸動脈超聲檢查,所使用的儀器為飛利浦彩色多普勒超聲探測儀,在檢查之前,將探測儀的頻率設置為8-12 MHz。協助患者取仰臥位,將頸部充分暴露出來,然后針對患者的雙側總動脈、頸動脈分叉、頸內動脈情況進行詳細檢查,借助二維圖像觀察血管壁、血管內徑、頸動脈內膜 - 中層厚度(IMT)、有無斑塊形成及狹窄。頸動脈斑塊超聲診斷的標準主要評估頸動脈內膜 - 中層厚度( IMT) ,IMT 的測量位置主要選擇頸總動脈分叉近段 10 mm 位置,在左右頸總動脈均測量 3 次,計算平均值。頸動脈斑塊超聲診斷標準:頸動脈內膜 - 中層厚度≥1 mm,為血管內膜增厚;局部隆起、增厚及向腔內突起,厚度 > 1. 2 mm 為斑塊形成。
1.3觀察指標
采用Barthel評分[3]評估表,評價患者的自理生活能力,滿分為100分,無需依賴為100分;61-99分為輕度依賴;41-60為中度依賴;40分以下為重度依賴。
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4],評價腦卒中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狀況,完全無癥狀記為0分;有癥狀但無明顯功能障礙,能滿足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記為1分;輕度殘疾,雖不能完成所有活動,但無需幫助就可以正常生活記為2分;中度殘疾,部分生活需要幫助,但是能夠獨立行走記為3分;中重度殘疾,患者不能獨立行走記為4分;重度殘疾,患者需臥床,生活完全依賴他人記為5分。
預后良好是指患者的mRS評分≤3分。
1.4統計學方法
2.1評價兩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神經功能恢復狀況
對照組患者的Barthel評分比HUA組更高,mRS評分比HUA組更低,組間相較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Barthel評分和mRS評分對比
2.2比較兩組患者的預后情況
對照患者的預后評價為良好的患者有24例,發生率為88.89%,明顯比HUA組患者的62.96%(17例)更高,組間相較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預后情況對比(n,%)
2.3比較兩組患者的血脂指標
對照組患者的各項血脂指標均優于HUA組,組間相較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血脂指標對比
2.4比較兩組患者斑塊檢出率、斑塊數及 IMT
對照組患者頸動脈斑塊檢出率、斑塊數及 IMT 均明顯低于HUA組,組間相較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的斑塊檢出率、斑塊數及 IMT對比
本次研究各項數據相較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的Barthel評分比HUA組更高,mRS評分比HUA組更低,組間相較P<0.05。此項研究證實,在經過同步的治療和護理措施之后,對于老年腦梗死患者而言,血尿酸正常的對照組患者的自理生活能力和神經功能恢復情況比高尿酸血癥患者的更好,患者更容易恢復至正常的生活狀態。對照組患者的預后評價為良好的患者有24例,發生率為88.89%,明顯比HUA組患者的62.96%(17例)更高,組間相較P<0.05。此項研究證實,在經過同步的治療和護理措施之后,對于老年腦梗死患者而言,血尿酸正常的對照組患者的預后情況相對比高尿酸血癥患者的預后更優,更能有效促進患者的康復進程,改善患者的自理生活能力和神經功能,減輕患者及其家屬來自社會、生活以及經濟等各方面的壓力。對照組患者的各項血脂指標均優于HUA組,組間相較P<0.05。此項研究證實,在經過同步的治療和護理措施之后,對于老年腦梗死患者而言,高尿酸血癥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和總膽固醇水平均比血清尿酸正常的患者的各項檢查指標更高,高尿酸血癥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比血清尿酸正常患者的更低。HUA 是高脂血癥發病的危險因素。Ali 等研究結果同樣發現,HUA與高脂血癥發病呈正相關,原因可能是 SUA 升高不僅下調脂蛋白酶活性,減少 TG 分解,也可以促進 LDL - C 氧化,導致 TG 水平升高,誘發或加重脂代謝紊亂[5]。相關研究表明,血脂檢查有利于評估動脈粥樣硬化誘導腦梗發病的風險,而本研究顯示高尿酸血癥腦梗死老年患者存在高凝狀態,更易發病,預后更差[6]。
對照組患者的頸動脈斑塊更優于HUA組,組間相較P<0.05。此項研究證實,高尿酸血癥和機體內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之間存在著較大的關聯性,換言之,高尿酸血癥會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概率和發生風險。尿酸是一種是嘌呤的代謝產物,其中,內源性和核苷酸分解物的占比為8∶2。相關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癥之所以會對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和病情進展的程度產生影響,可能是由于高尿酸本身,存在和具有促氧化的效果,若患者機體內的尿酸水平過高,可能會加速自身LDL-C的氧化速度,從而增加患者機體內的氧自由基的生成,這會很大限度上增加患者的氧化應激反應[7];除此之外,對于患有高尿酸血癥的患者而言,疾病會對患者自身的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產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導致患者機體的平滑肌增生[8];且尿酸鹽本身就是一種一種炎癥物質,對機體本身就有一種激活作用,能促進機體釋放補體、蛋白酶和氧化劑的劑量,對血小板和肥大細胞的人體而言,激活作用更為顯著,這種激活作用會誘導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9];而需要提別強調的是,尿酸鹽會影響內皮細胞的分化過程和增殖速度,讓自身血管內皮的修復功能有所降低和減緩[10]。
綜上所述,在經過同步的治療和護理措施之后,對于老年腦梗死患者而言,高尿酸血癥患者的自理生活能力和神經功能恢復情況更差,血尿酸正常患者的各項血脂指標和頸動脈斑塊情況更優,高尿酸血癥對老年腦梗死患者的預后有一定的影響,采取相應的措施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對于改善患者預后具有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