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照 丁 艷
(濱州市沾化區第二人民醫院 山東 濱州 256803)
在臨床中繞骨遠端骨折或者是腕骨骨折都具有較高的發病幾率,屬于十分常見的疾病,但繞骨遠端骨折合并腕骨骨折相對來說便十分少見[1]。而在對該病的診斷過程相對來說也具有較大的難度,需要結合X線以及CT平掃的方式對患者進行全面的檢查,避免,避免在對患者的診斷過程中出現誤診、漏診等情況,同時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也需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繞骨遠端骨折主要是發生在患者繞骨2~3厘米內,其能夠影響橈腕關節、下尺橈關節,對其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橈骨遠端骨折的主要發病人群為老年人和婦女,中青年患者主要是其受到較大的外力沖擊后而導致。橈骨遠端骨折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腕部出現米驚險的紅腫,且伴隨著疼痛的發生,患者的手、腕等關節無法正?;顒?。在患者出現橈骨遠端骨折后,應當及時的到醫院進行治療,避免因拖延或者不重視而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對患者的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當患者的病情進展嚴重時,甚至是會對患者的肌肉神經等形成無法治療的巨大傷害,從而導致患者出現各種并發癥。而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提升和發展,在臨床醫學中對繞骨遠端骨折的治療方式也越來越多,醫師可以針對患者的病情結合實際對患者制定治療方案,而患者也可以有更多自主選擇的方法。不過在目前階段,對繞骨遠段骨折患者的治療方式,主要還是采用手術治療,同時提升患者的自我防護意識,在患者進行固定治療后并根據患者的情況適當的進行康復訓練,增加患者的自身的抵抗力,幫助患者更快的恢復[2]。但是因患者的年齡、身體、心理等各方面的不同,所以患者在治療后的康復速度有著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本文研究了繞骨遠段骨折合并腕骨骨折的治療方式的應用效果,將76例患者進行探討分析,具體如下。
1.1一般資料
將2019年6月~2020年11月之間我院收治的76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進行探討分析,其中男性患者有40例,女性患者36例,最小年齡為21歲,最大年齡為71歲,平均年齡為(49.48±5.33)歲;有55例患者進行繞骨遠端T型鋼板治療,11例患者進行外部石膏高固定法治療,10例患者進行外固定支架治療。
納入標準:經臨床診斷,符合橈骨遠端骨折合并腕骨骨折標準;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不積極配合本研究者;中途退出者;患有嚴重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無發正常交流者;患有其他相關嚴重疾病者。
1.2方法
有我院3名及以上經驗豐富的醫師專家和多名醫護人員組成研究小隊,在對患者進行診斷前,需要對患者進行影像處理,分析患者的影像資料,對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措施。使用X線或者CT平掃對患者的橈骨遠端骨折或者腕骨骨折進行篩選排查,探查患者的具體情況。并對患者的資料進行細致的分析研究,真實全面的記錄患者的信息,如年齡、性別、致病原因、骨折類型、治療方案的選擇等。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方案和護理措施,保證患者能夠盡快的恢復,加快患者的康復速度。
1.3診斷標準
按照國家的評判標準對患者進行準確的評價。
1.4統計學方法
2.1所有患者不同程度骨折的發生情況
在所有繞骨遠段骨折合并腕骨骨折中,合并舟狀骨骨折的患者有36例,合并三角骨骨折患者有15例,合并頭狀骨骨折患者有13例,合并鉤骨骨折患者有12例,如表1:

表1 所有患者骨折的發生情況比較分析
2.2所有患者的診斷方法及治療方法
在所有橈骨遠端骨折合并腕骨骨折的患者中,進行常規X線檢查的患者有14例,需要進行X線聯合CT平掃檢查的患者有62例;在對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有55例患者進行繞骨遠端T型鋼板治療,11例患者進行外部石膏高固定法治療,10例患者進行外固定支架治療,所有患者平均的治療時間為(3.14±。77)個月,所有患者在經過治療后,病情均得到明顯的改善,癥狀均有所緩解。
2.3所有患者發生因素探討分析
在所有橈骨遠端骨折合并腕骨骨折的患者中低能量損傷患者有24例,高能量損傷患者有52例;根據診斷按骨折類型進行劃分,B型患者有41例,C型患者有35例。
3.1繞骨遠段骨折合并腕骨骨折的認知
在臨床中繞骨遠端骨折十分的常見,由巨大的外部沖擊力而導致其骨折的同時,也會對患者的腕關節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甚至造成腕關節不穩或者是腕關節骨折。有相關的研究表明,橈骨遠端骨折能夠與其他類型的腕骨骨折進行合并出現,在個腕骨骨折中,舟狀骨骨折是最為常見的,而在繞骨遠端骨折中,舟狀骨骨折的合并出現也具有較高的幾率[3]。同時在患者發生繞骨骨折后,患者的腕關節也會發生一定程度的不穩定,由于患者自身的原因,其發生幾率又各有不同。有研究學者指出,橈骨遠端骨折會伴隨有萬不韌帶損傷,使患者的病情變得復雜化,從而增加了治療的難度[4]。可在實際中,由于人體腕部的特殊性,則就導致腕部骨折十分容易發生漏診、誤診等現象,從而忽略了腕部的損傷。在臨床診斷中,醫師往往會忽視例腕骨骨折,主要是因為主要的集中點在橈骨遠端骨折,以及被其他癥狀給遮掩了。腕骨的結構十分的復雜,且體積較小,在對患者進行X線的檢查時,其對腕骨的檢查便會出現不準確,導致醫師對患者腕骨的損傷程度物進行準確的預估,從而造成了對患者的腕骨骨折的漏診、誤診現象[5]。在這其中情況下,就需要對患者聯合使用CT平掃影像檢查,通過CT成像能夠較為明確的判斷患者的腕骨骨折,進而減少患者的的漏診、誤診。因此對于繞骨遠端骨折合并腕骨骨折的臨床診斷中,醫師需要加深對其的認知,提高對該病的警惕度和警覺性,對于無法準確判斷的患者,應當聯合CT平掃對患者進項檢查,避免漏診、誤診的發生,從而進一步的掌握患者的病情,對患者施以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3.2造成骨折的危險因素探討分析
作為一個十分復雜的解刨結果,腕關節損傷必定會導致橈骨遠端骨折合并腕骨骨折會出現相關組織的多重損傷。當患者的腕骨骨折時,腕骨之間容易導致轉動和滑移進而增加關節間的壓力增大,并且對腕骨間的韌帶張力也造成一定損傷。特別是外界的沖擊力對患者的腕關節造成的壓力過大,導致其無法承受時,則會導致機械損傷,引發腕骨骨折或者脫位。有研究學者認為,在繞骨遠端關節的繞內側具有舟骨凹位,尺掌側存在月骨凹位,當橈骨遠端骨折的壓力過大時,便會對腕關節撐地過度背伸時,則會導致腕骨的受力不均勻,過量的負荷導致舟狀骨發生骨折[6]。在舟狀骨和月骨之間是存在韌帶連接的,所以之間的軸向動力傳導十分的薄弱,強烈的外力變回通過質檢的縫隙,對其他關節也造成損傷,出現骨折。通過本次的研究也側面的說明,高能量損傷導致的骨折患者較多,低能量損傷的骨折患者較少,并且B型腕骨骨折的發生幾率顯著偏高。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當患者橈骨遠端骨折后,多大的沖擊力順著部分關節而作用于腕骨,從而導致腕骨骨折。
3.3臨床觀察的意義
橈骨遠端骨折合并腕骨骨折具有較高的漏診和誤診,醫師在對患者的即針對安過程中,需要格外的注意并提高警惕性,細致的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檢查。檢查的體征包括但不限于腕關節疼痛、腕骨月骨區壓痛等,當X線檢查不明確時,則需要進步的使用CT平掃對患者進行檢查,逐步的排出患者骨折位置。尤其是舟狀骨骨折,是腕骨骨折中最為常見且極易發生骨折的位置,需要格外的注意,避免因治療不當,而導致患者病情加重、創傷性關節炎等情況的發生[7]。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對于無位移且閉合、穩定的腕骨骨折,則可以通過石膏固定法進行治療,所以在對患者進行治療后,需要保護患者的腕骨部位,加強對其的護理措施,避免腕骨再一次發生骨折位移。不過在治療中,由于患者兩處骨折部位的愈合時間有著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應當以舟狀骨的愈合時間為主要標準,盡量避免過早解除固定。對于出現位移的腕骨骨折患者,則需要使用解剖復位、鋼板固定等對患者進行治療。對患者進行固定時可以采用螺釘,能夠給有效的避免患者發生創傷性關節炎,具有十分可靠的保障。同時多發的腕骨骨折也有較大的可能會出現位移現象,也需要進行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
在本次研究中,腕骨骨折的不同位置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其中以合并舟狀骨骨折最為多見,在不同的類型中B性患者較多,而且在所有患者中,高能量損傷患則加多,在對患者的治療方式中,使用T型鋼板治療的患者最多。在我國學者郭萬愷、周小、劉炬[8]等人的《橈骨遠端骨折合并同側腕舟狀骨骨折手術療效分析》一文中,分析了橈骨遠端骨折合并腕骨骨折的手術治療效果,在該研究中對患者使用鈦板螺釘內固定的手術方式,所有患者在經過治療后,癥狀均得到了顯著的改善,治療后的恢復效果較好,通過手術治療后的愈合時間較短,關節功能的恢復較好。該研究的研究方式雖然與本研究的研究結果有所差距,但是治療的結果一致,且該研究的治療方式相比于本研究,更加的先進和嚴謹,對于本研究后續的工作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和指導性的作用。
綜上所述,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在臨床中對于橈骨遠端骨折合并腕骨骨折的治療方法也在不斷地改進提升,而醫師在對患者進行診斷的過程中,應當始終保持嚴謹、認真、警惕的態度,提升對患者腕骨骨折的重視,若是X線檢查無法準確的對患者進行診斷,則需要聯合施以CT平掃對患者進行檢查,進而準確的判斷患者的病情。并且在對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應當對患者采取合適的治療方法,針對性的對患者治療,保證患者能夠盡快的恢復,降低患者其它并發癥的發生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