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花 申曉波 白一萍
(內蒙古自治區國際蒙醫醫院感染性疾病科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65)
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完善發熱門診和醫療機構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院在院內相對獨立的區域建設感染性疾病樓,實現發熱患者篩查診治一站式一體化閉環服務,根據GB 15982 -2012《醫院消毒衛生標準》[1]、GB/T 19258-2012《紫外線殺菌燈》[2]和GB28235-2020《紫外線空氣消毒器衛生要求》[3],感染性疾病科(發熱門診)共安裝101根懸吊式紫外線燈管,20臺空氣消毒器進行消毒?,F將我科如何對其進行監測與質控的方法介紹如下。
空氣消毒器進行空氣凈化處理,將有菌空氣過濾、凈化對于常見的病毒有著良好的殺滅效果[4]。部分儀器還能對空氣中苯酚、甲醛等物質進行凈化,還能清除過敏源或煙味、異味。預防感染的措施是進行空氣消毒處理,能夠將醫院手術室空氣凈化,發生感染的幾率更小。目前市面上的空氣消毒器種類多,原理不相同,有紫外燈消毒,有臭氧技術,有過濾器,有光催化[5]。其中,紫外線殺菌應用次數最多操作便捷,只要是紫外線輻射范圍內,細菌均會清除。
紫外線殺菌源于對太陽光殺菌原理。在19世紀末,太陽光的殺菌效果便被首次發現,而到20世紀80年代后期,各種紫外線殺菌設備也逐漸進入臨床,并得到了廣泛使用[6]。目前紫外線殺菌已經屢見不鮮,并且殺菌技術也愈發成熟。通過紫外線燈的照射,能破壞微生物的分子結構,阻止細菌繁殖達到殺菌目的。但短波紫外線(200-300nm)才具殺菌效果,當其波長調整為250-270nm時,殺菌效果還將得到頂峰[7]。
殺菌時僅需打開開關照射即可操作簡便,同時燈具的價格也不高醫療成本低,另外具有較高的廣譜效果,少有毒副作用特別是結核病管理醫院,使用該等消毒的頻率更高[8]。本院十分重視對傳染疾病的預防,一直也在持續進行傳染疾病的控制和管理。
3.1懸吊式紫外線燈選取及優缺點
3.1.1 我院新建感染性疾病科樓(發熱門診)采用打包箱,二層方艙模式,上下二層共設留觀病房17個(單人單間),每個留觀病房是由病室、獨立衛生間、緩沖間構成,其中病室為12,獨立衛生間為4,緩沖間為3,懸吊式紫外線燈作為傳統的消毒設備,具有經濟、便捷、節能、安全、有效、消毒效率高等諸多優點,經感染管理部、醫學工程部和后勤部等技術人員討論后,嚴格按照GB/T 19258-2012標準,分別在留觀病室,衛生間,緩沖間各安裝40w的紫外線燈管一根,距地面高度為2m。另外在搶救室,衛生間(候診患者),處置室,采血室以及清潔區的更衣室、噴淋區、休息室、辦公區等區域也按標準安裝了懸吊式紫外線燈管。
3.1.2 GB/T 19258-2012標準規定紫外線燈的距離為距離地面1.8-2.2m。我科選取2m距離的原因有兩點,一是便于人員日常清潔維護,二是室內行動時不易觸碰燈管引起損壞。紫外線燈的開關為遙控模式,設置于醫護人員進入留觀病室的緩沖間墻壁上,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緩沖間的門是單向門,只能由醫護人員控制。
3.2空氣消毒器的選取及優缺點
空氣消毒器相對于紫外線燈管來說他具有定時開啟人機共存環保等優點,但也存在價格昂貴維護費用高等缺點,嚴格按照GB28235-2020技術規范標準,科室優先保障各個診室(成人、兒童、備用診室),CT室,潛在污染區走廊、污染區走廊、通道等區域的配置,安裝紫外線及等離子空氣消毒器各10臺。
4.1紫外線燈管的監測與質控管理
在發熱門診未投入使用之前,我科聯系院內醫學工程部、后勤部工作人員進行批量維護,保障燈管的安裝牢固及線路的安全,感染管理部的工作人員運用紫外線強度測定儀對101根燈管進行測定,其中有三根強度不達標,立即進行更換并再次進行測定,之后按照GB/T 19258-2012標準,對所有的燈管進行了紫外線強度指示卡測試,測試結果合格率為100%,并將測試卡粘貼于登記本上,半年后在進行監測,每月進行空氣微生物監測,每周用無紡布蘸取75%的乙醇進行清潔擦拭,將此項流程記錄在每日護理工作重點中,提醒當班護士每周固定時間進行擦拭,落實到崗責任到人。
4.2空氣消毒器的監測與質控管理
科室安裝紫外線空氣消毒器和等離子空氣消毒器后由技術人員給全科的醫護人員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掌握其使用規范根據 GB28235-2020技術規范標準,按照班次每天設置時間段定時開機,采用消毒濕巾進行擦拭,擦拭時間即為開機時間,責任落實到人,措施落實到位,根據機器的維護保養說明填寫維修記錄本冊,由專業人員進行中效過濾器和紫外線殺菌燈的更換,使空氣消毒器的應用更加科學和規范化。
4.3監測及維護記錄本冊設計及登記
4.3.1 如果按照醫院感染管理部要求的傳統方法和醫院發放的本冊進行記錄,科室如此多的消毒設備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來登記本冊,護理工作量將非常巨大。為此科室基于采取有力監測和質控,最大限度地減少工作量、有效減少文字書寫、盡量采取勾、畫、選的方式來進行本冊設計,護士記錄的時間和實際消殺的時間完全一致,杜絕了只登記不消毒或只消毒不登記的現象,保障了消毒質量[4]。依據區域布控及本冊放置位置設計了紫外線燈管和空氣消毒器監測記錄本,紫外線燈管記錄本以脫卸區+辦公區為例見表1空氣消毒器記錄本以一樓公共區域(污染區+潛在污染區)為例見表2.

表1 感染性疾病科(發熱門診)脫卸區+辦公區()月紫外線消毒日常監測記錄

表2 感染性疾病科(發熱門診)一樓公共區域()月空氣消毒器消毒日常監測記錄
4.3.2 設計表格之前,科室對所有的紫外線燈管及空氣消毒器進行編號,號碼簽的位置固定,清醒可見,采用防水材料,便于進行清潔消毒,同時,紫外線燈開關編號與燈管編號一一對應,開關上注明燈管的房間號,一二樓層所有的紫外線燈管編號從01-101號分區域分房間進行標注。等離子和紫外線空氣消毒器編號從01-10號分顏色進行標注,空氣消毒器遙控器對所有消毒器通用,為了減少物品清點的工作量,科室在污染區、潛在污染區和清潔區各配備了一個遙控器作為備用,另外,科室在各個區域配備了溫濕度記錄儀,嚴格做到在監測中不盲目錯換 1支燈管, 不漏掉 1支輻射強度不達標的燈管, 最大限度地保障消毒效果。
4.3.3 污染區記錄本冊全部采用紅色標識,清潔區采用綠色標識,監測污染區和潛在污染區消毒設備的本冊全部放置于潛在污染區的護士站,清潔區的本冊放置于清潔區護士值班室,顏色標識較之文字對人的心理影響更直接,更具有感性的識別性能,一目了然,不易誤拿出各區域。
在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下,醫院的感染預防工作也備受關注,怎樣提升醫院管理質量,降低感染率,一直是臨床重點研究問題。而醫院質量的高低,首先需要注重管理的質量,并將患者作為中心與重心,強調感染預防,積極采取各種手段進行感染現象的防控。從多年醫院感染工作的總結中可知,感染疾病主要會經空氣、飛沫、塵埃等方式傳播,而病毒,細菌等微生物常在空氣中附著,并呈氣溶膠狀態懸浮在空中,當人體吸入空氣后,病原菌便會隨之進入呼吸道,加劇了感染現象的發生。而在醫院中,每日就診人數多,人流量大,空氣中的病原菌含量也較高,再受氣候影響,院內開設有地暖,中央空調,使得各種病原菌在密閉空間內大肆傳播,更增加了感染幾率。因此,醫院空氣質量管理是醫院感染預防工作的重點。
目前,我院積極開展了空氣凈化管理工作,做好了疾病傳染預防,結合本院實際情況,把空氣消毒器與紫外線殺菌燈應用其中,并及時展開監測,把握好消毒質量,取得了顯著成效。我院新建感染性疾病科(發熱門診)于2021年2月4日正式投入使用,依據GB/T 19258-2012和GB28235-2020技術規范標準要求,合理投入安置消毒設備,在醫院感染管理部和科室感控監督組共同監管下,經過一月余對消毒設備運行情況的監測管理以及護士工作量統計的效果評價,結果環境消毒質量符合標準,無差錯事故發生,本冊登記的涂改,剮蹭、出錯率明顯降低,降低了護士工作量,滿意度較高,我科目前現行的消毒設備監測質控,維護登記行之有效,值得借鑒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