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霞
(淄博市中心醫院/藥品調劑科 山東 淄博 255000)
醫院日常運行過程中和病人之間關鍵的樞紐環節就是門診藥房,作為向病人提供服務的直接窗口,服務質量可對醫院的社會形象及病人滿意程度造成重大影響。當前,各醫院日常管理過程中均使用常規管理模式,工作過程較易出現調劑錯誤情況,同時由于藥品擺放不夠規范,致使病人取藥時間過長,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不滿情緒[1]。6S管理模式屬于高效、合理的管理模式,在當前各行各業中得到廣泛應用,能夠使工作效率及工作質量得到有效改善,并且使管理人員日常管理過程更加規范、合理。基于以上目的,文章針對6S管理模式在醫院門診藥房日常管理過程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分析,以期在提升門診藥房管理效率方面提供參考價值,詳情如下:
1.1一般資料
我院于2019年1月開始正式應用6S管理模式對門診藥房及藥房工作人員進行管理。本次研究將我院2018年實施6S管理模式前的4000份處方、2019年開始實施6S管理模式以后的4000份處方及門診藥房從業人員18名作為研究對象[2]。處方來源包含內科、婦產科、兒科等科室;工作人員中女性人員8名,年齡在23歲至4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0.4±0.7)歲,工作年限在2至12年之間,平均工作年限為(5.3±0.3)年;男性人員為10名,年齡在25歲至4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1.2±0.6)歲,工作年限在3至13年之間,平均工作年限為(5.4±0.5)年;其中包含2名主管藥師和16名藥師;研究對象包含的處方資料及人員資料不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1.2.1整理環節的管理方法
通過6S管理模式對門診藥房工作范圍進行重新規劃,基于藥物使用頻率及品種實施分類擺放,根據使用方式及藥用機理對藥品進行整理。醒目及易取放位置放置常規藥品及應急類藥品。對發藥窗口進行有效劃分,使病人取藥過程合理、有序。
1.2.2整頓環節的管理方法
(1)將《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管理制度》中相關內容作為根據,單獨設立麻醉、精神類藥品擺放區及周轉區,并由專人進行監督管理,對處方登記在冊,每日嚴格清點,對其進行科學記錄,內容包含領取的藥品名稱、劑量、領取科室、領取人資料等,務必實現賬物相符;(2)藥房人員對貴重藥品及急救類藥品進行每日數量盤點,并對藥品有效期及庫存情況加以關注,對過期藥品進行及時更換,對缺少的藥品種類及時進行替補,保證此類藥品數量及質量具有重要保障;(3)針對危險系數較高的藥品設置專區進行擺放,并指定專人進行監督管理,基于《高危藥品分級管理制度》在對高危藥品進行管理時對其進行分級,我院根據相關規定將高危藥品做A、B、C三級劃分,用紅底黑字的“高危”標志對A級藥品進行標注;用黃底黑字對B 級藥品進行標注;藍底黑字作為C 級藥品標志,將各類標志在明顯、醒目的位置進行懸掛,提醒工作人員注意此類藥品安全性;(4)針對避光藥品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將院內需避光保存的藥品進行分級避光儲存,使用過程利用深色避光袋對其實施避光保護;(5)針對易造成跌倒藥品專門制定《易跌倒藥品管理制度》,病人使用前對其進行評估,向病人及家屬告知此類藥品可提升跌倒風險,指導病人及家屬對此類情況加以防范[3]。(6)通過對院內藥品庫存管理系統進行應用,根據藥品使用量對庫存數量及周期性采購行為進行規劃,確保臨床過程的藥品供應,防止出現藥品短缺情況,保證庫存正常周轉。
1.2.3 清掃環節的管理方法
負責門診藥房各個衛生區域的人用通過6S管理模式的合理運用,定期對各個工作區內的環境衛生進行檢查,促進藥房人員對工作環境進行清掃,保證藥房環境衛生安全。
1.2.4 清潔環節的管理方法
清潔環節是對以上幾點進行深度執行,對上述環境具有規范作用。針對6S管理模式制定評價標準及檢查評估表,定期對門診藥房各個工作區域進行工作檢查、評估,并對評估結果進行公布,對達到評估標準的區域負責人給予鼓勵及表揚,對未達標的區域負責人進行批評,同時在業績考核范圍內納入考核結果,用以推動藥房人員形成良好的工作習慣[4]。
1.2.5 素養環節的管理方法
6S管理模式的關鍵環節在于門診藥房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6S管理要求針對《門診藥房文明服務規范》定期向門診藥房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規定藥房日常工作過程中,相關人員應對自身儀容儀表及工作用語、肢體語言進行規范,對《門診藥房文明服務規范》加以貫徹落實,在對各科室處方進行調劑時堅持“四查十對”原則,對處方中藥品進行嚴格審查。
1.2.6 安全環節的管理方法
基于6S管理模式,門診藥房專門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及應急解決辦法并將以上章程制度向藥房人員進行培訓,針對相關內容組織工作人員進行定期考核,以期有效提升工作人員緊急事件解決能力及安全意識[5]。
1.3觀察指標
(1)調節差錯情況:對門診藥房運用6S管理模式前后,藥房對各科室處方進行調劑過程產生差錯幾率進行對比;(2)工作效率:門診藥房使用6S管理模式前后,藥房人員工作質量及工作效率,其中包含病人取藥時間長短、單方處理時間及人均日工作量等進行對比;(3)取藥等待時長:對使用6S管理模式前后取藥高峰期病人進行跟蹤調查,對取藥時長進行估算,根據相關結果進行對比,在評價表中如實填寫,分數越高,代表門診藥房通過6S管理工作改善程度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2.1實施前、后調劑差錯情況對比
在本院門診藥房工作管理過程中使用6S 管理模式前、后藥房處方調劑過程產生差錯幾率具有明顯改善,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對比如表1所示:

表1 實施6S管理前、后藥房處方調劑差錯對比
2.2實施前后工作效率對比
醫院門診藥房使用6S 管理模式后工作人員整體效率及工作質量有了明顯改善,藥師單方調劑所用時長明顯比使用前縮短,日調劑量比使用前明顯提升,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詳情見表2:

表2 實施6S 管理前、后藥房工作效率表較
2.3實施前后取藥等候時間對比
門診藥房實施6S管理之前病人取藥等待時間大約是(7.83 ±0.22)分鐘,在日常管理過程中應用6S管理模式以后,病人取藥等待時間大約是(5.12± 0.35)分鐘,將兩組取藥時長進行比較,期間將有統計學差異(t=38.760,p=0.000)[6]。
醫院內的門診藥房具有較強的綜合性,期間主要牽涉管理、技能等多層次的工作內容,對醫院正常運轉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作為病人就診過程最終環節,承擔著病人用藥安全的關鍵性作用,跟隨醫療水平的逐漸提升,門診藥房向病人提供服務的同時對醫院的社會形象進行體現,因而需要門診藥房具有較高的工作水平及管理力度。因為醫院患者流動性較大,門診藥房工作具有較高的工作強度,并且門診大廳環境存在較大的噪聲干擾,多種原因干擾之下,工作人員發藥過程將面臨較大阻礙,容易產生調劑差錯情況。處方調劑與病人的用藥安全有直接關聯,同時與醫院綜合管理水平密切相關[7]。但根據本院門診藥房當前的管理模式及管理情況不難發現,門診藥房日常運轉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比方缺乏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致使管理過程缺乏合理性;工作人員日常工作缺乏積極性及主動性,對用藥安全意識過于忽視,藥品管理方面缺乏規范性制度做為重要參考;藥房軟、硬件設備嚴重不足,缺乏良好的管理氛圍等。所以,為了使門診藥房專業水平具有保障,應在管理過程中加強規范力度,有效提升病人用藥安全及滿意程度。6S管理模式屬于一種較為新穎的模式,從西方國家企業所使用的5S管理中衍變而來,該模式主要包含清潔、打掃、整頓、整理、素質、安全等6個環節,其核心在于全程實施、全員參與以及有起點無終點的全效實施。近些年來,在醫院門診藥房的管理中被普遍應用,基于醫院現實情況,對病人就診環境及門診藥房工作環境進行改善及優化,其主要優勢在于能夠使門診藥房的整體環境更加整潔,有效減少藥房空間浪費情況,病人用藥更加安全等。
我院于2019年1月開始應用6S 管理模式,期間對一項技術進行規范及修訂;對原有的制度進行修改及完善并根據現有情況新增3個新的制度章程;對2個操作流程進行優化;針對工作質量進行改進,對2個設備進行改造;利用各種制度章程使工作人員行為更加規范,根據制度章程對工作內容進行落實,通過制度對人員進行約束,提升工作積極性,進而使病人獲得滿意[8]。本次對醫院門診藥房應用6S管理模式進行研究,使病人滿意程度對比實施6S管理之前有了明顯改善(P<0.05);實施6S管理之后,藥房人員處方調劑差錯次數為(16.71±3.11)次,從而表明,在醫院門診藥房中應用6S管理模式,能夠有效促進門診藥房管理質量,約束藥房人員行為,提升其職業素質,打造整潔、溫馨的工作氛圍。
在醫院門診藥房的管理中融入6S 管理模式,不但能夠打造良好的藥房工作環境,工作人員在干凈、整潔的工作環境中向病人提供服務能夠擁有愉快的心情,提升了服務態度,確保工作過程精準、快捷、高效,并有效避免了調劑差錯,提升處方調劑效率,確保處方調節質量,并且對藥房各項規章制度進行規范,使藥房人員行為在制度約束下更加標準,同時使藥房人員責任心及安全意識有效提升,貫徹落實“以患者為中心”工作原則。在門診藥房管理中融入6S 管理模式需要由表及里,應在藥房日常工作過程中加以重視,并進行優化,藥房管理人員應定期進行監督,使門診藥房管理工作更加具有科學性及規范性。
醫院門診藥房實施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證病人及時用藥以及用藥安全。藥房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容易養成不同的工作習慣,尤其藥品隨意取放、對藥品質量及有效期過于忽視、對藥品庫存量及消耗量漠不關心等不良習慣,使醫院的社會形象及病人滿意度得不到保障。經過實施6S 管理模式,能夠對人員行為及素質進行規范,打造良好的藥房環境,提升工作效率,確保用藥安全等,在門診藥房的管理工作中具有理想的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