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莉
[合肥工業大學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居住小區是城市居民居住和日常生活的區域,是城市的有機組成部分。居住小區的規劃是對居住的布局結構、住宅群體布置、道路交通、公共服務設施、公共綠化活動用地及公共市政設施等各個系統進行結合的具體的安排。
項目位于蕪湖神山公寓東南部,周邊基礎設施完備,綠化環境也較為優美,因地塊建筑限高50m,且要同時滿足航空限高,小區由11 棟17 層高層、2 棟16 層高層和16 棟低層豎向聯排住宅形成了左低右高的空間形態。設計有東西和南北方向兩條景觀軸線,小區在西側和東側設置了兩個出入口,東側入口設置了兩層商業及配套公建,南側設置了緊急消防車道入口。圖1為小區鳥瞰圖,圖2、圖3 為小區俯瞰圖。

圖1 小區鳥瞰圖

圖2 小區俯瞰圖(一)

圖3 小區俯瞰圖(二)
秉承庭院文脈。設計以“延展庭院文脈,造一處溫暖的宅院”為目標,布局宅院空間。在地塊西側布置低層住宅,打造庭院深深,一園一院的空間模式。低層住宅呈軸線對稱布置,并設置22m 寬的景觀軸線并將其分為南北兩大片區。
臺地造院,框景造園。場地設計適當抬高,將與城市道路連接處運用植物造景增色,讓自然和諧融入項目,使城市綠化更具立體感。讓過往人群感受項目的生態性。
依景而建,度地定制產品。按產品功能布局圍繞景觀展開,充分考慮借景、觀景,增加人對室外庭院景觀的參觀,實現家家有院、戶戶有景。高層戶型南北通廳設計,充分考慮景觀資源,擴大視野。
打造“拾級而上,入巷歸院”的空間序列。設計將五個縱向聯排串聯在一起,兩兩相對,形成住宅入戶的巷道空間,通過景觀處理,營造巷道的空間變化。
建筑用“檐”象征“家”的意象。本小區住宅采用了干掛石材和玻璃結合的設計方式,結合完整平直的體型,以輕巧的挑檐彰顯儀態的端莊大方,整體設計現代簡約,契合了城市區位氣質。大氣的形象、豐富的天際線,高品質的細節設計,力求成為蕪湖市區域性的地標建筑。圖4 為拾級而上的小區人員通行出入口,圖5 和圖6 為小區內部景觀。

圖4 拾級而上的小區人員通行出入口

圖5 小區內部景觀(一)

圖6 小區內部景觀(二)
交通流線方面,根據地塊特征,居住區交通組織采用“人車分流”。將地下車庫頂板適當抬升,在主入口廣場處將各流線分流:機動車通過坡道下至地下車庫,在地下完成交通和停放,行人通過大臺階步入小區,在區內完成休憩、游覽、回家等活動。小區內平時不通車,避免汽車噪音和尾氣的污染,帶來安靜和潔凈的小區環境,更為難得的是,省去了行車道路,帶來更多的綠地,有效地提升小區品質。非機動車停放采用相對集中的方式來解決,在住宅組團內設置地下自行車庫。這種自行車庫形式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間,為庭院綠化留出更大空間,利于小區環境的優化[1]。
地塊內部的景觀,東西向有290m×16m 的景觀橫軸及南北向14m×180m 的景觀縱軸,其余的組團景觀南北向尺度為34m。通過植被,草坡和鋪地等營造宜人的公園化綠島,綠蔭坡地和繁茂樹陣,讓人宛若置身園林之中。景觀設計的整體基調是營造純生態的綠地景觀效果,提供園林的鮮活感,讓景觀與建筑、生活與度假融為一體,并注重實用性和經濟性。圖7 為小區內部人行道路,圖8 為小區地下車庫。

圖7 小區內部人行道路

圖8 小區地下車庫
高層住宅采用一梯二戶、一梯三戶、一梯四戶和兩梯五戶的單元形式。建筑平面設計以人的尺度作為出發點,綜合考慮家庭結構和生活習慣,在同樣的單位面積里做到更合理的布局,讓住戶獲得更舒適的生活空間。套型設計強調經濟型與實用性,保證主要的生活用房,包括廚房、衛生間都有直接自然通風和直接自然采光。平面分區明確,流線順暢,盡量避免住戶間視覺與聲音的干擾。同時住宅的公共空間,如大堂、樓梯間等都作了全明設計以體現小區的人性化。
高層戶型設計了南北通廳,大氣完整,強調空間體驗,雙大堂設計,營造酒店式大堂的尊貴感受。在面向中心景觀處,設計了“側廳”,實現景觀視野的最大化,圖9 為高層住宅樓門廳。

圖9 高層住宅樓門廳
建筑立面設計采用簡約現代風格。建筑用“檐”象征“家”的意象,以輕巧的挑檐彰顯儀態的端莊大方。體型完整大氣,表皮細節精致。小區內部住宅的立面設計語言統一,以淺色墻面和純凈的玻璃欄板組合,整體形象簡潔明快,契合高端樓盤的氣質,與小區多層次的綠化景觀渾然天成,以全方位的建筑形象于綠樹環抱中營造現代城市綠園。最終,該項目榮獲2021 年安徽省優秀勘察設計獎(工程設計)三等獎。圖10 和圖11 為聯排別墅,圖12 為高層單體,圖13 為小區宅間道路,圖14 為獲獎證書。

圖10 聯排別墅(一)

圖11 聯排別墅(二)

圖12 高層單體

圖13 小區宅間道路

圖14 獲獎證書
建筑是詩意的空間,蕪湖偉星院子項目通過對外部環境、空間細節、風格構造、材料的使用等等方面的考慮和綜合運用,打造“崇尚自然,師法自然”的悠然之居。突破了小區設計的固有格局,將單體、群體和景觀環境完美結合,保持了獨特的韻律和文化品質,整齊而不呆板,變化而不凌亂。做到了建筑、藝術、文化、景觀的完美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