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俊 趙永強 楊 栓
1. 上海市基礎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2;2. 上海城市非開挖建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上海 200002
軟土地區在深基坑工程開挖過程中,通常需要進行降承壓水作業,以確保基坑安全。但是降水作業有可能造成周邊環境的水位下降,引起附近建筑物沉降等負面影響,因此在環境保護等級較高的情況下,一般要求基坑圍護體系能夠在豎向上隔斷承壓水層,阻止基坑內外地下水的連通,從而避免坑內降水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
然而在某些特殊工況下,現場條件導致圍護體系無法徹底隔斷承壓水層,基坑開挖深度又要求必須進行降水作業時,基坑安全要求同周邊環境保護要求之間就產生了矛盾,給現場施工帶來困難[1-2]。
本文將針對上述情況介紹一種運用超高壓噴射攪拌成樁工法(N-JET工法)水平隔斷承壓水的施工技術,為深基坑施工提供新的技術方案。
上海市軌交14號線歇浦路站為地下3層島式車站,位于浦東大道路與羅山路路口,沿浦東大道敷設,標準段開挖深度為22.43 m,端頭井處開挖深度為24.23 m,圍護結構采用地下連續墻圍護,內支撐采用鋼支撐和鋼筋混凝土支撐。工程難點在于歇浦路站主體基坑位于楊浦大橋下方,具體位置如圖1所示。

圖1 工程總平面示意
歇浦路站主體中坑基坑保護等級為一級。根據相關資料和現場調查,主體中坑周邊建筑物主要有9層祥和大廈、東北側新建治超站、西北側在建歇浦路站主變電站以及南北兩側的楊浦大橋引橋樁基礎,均距離本工程基坑外側邊線在開挖深度2倍范圍以內,周邊環境要求較嚴格。
擬建場地分布有第⑦層砂質粉土、粉砂,第⑦層為上海地區第一承壓水含水層,且與第⑨層上海地區第二承壓水含水層連通。根據承壓水分析,基坑開挖至22.43 m時覆土壓力不滿足抗突涌要求,須進行降承壓水。由于本工程位于楊浦大橋下方,綜合考慮環境限高及楊浦大橋基礎保護因素,本工程地下連續墻深度取55 m,未能隔斷承壓水層。因此如進行坑內降水作業將造成坑外的地下水位下降,進而引起建筑物的沉降。
為保護周邊環境,本工程采用N-JET工法在基坑內進行噴漿作業,在⑦2層位置形成1道水平隔水層,隔斷⑦層同⑨層之間的承壓水聯系。
N-JET工法是通過鉆管(桿)連接特殊噴漿裝置(鉆頭)全方位旋轉或角度旋轉、向上提升、變換提升等方法結合多噴嘴多角度噴射切削土體(水平噴射角度0°~360°、垂直噴射角度自由設定),通過水泥漿液的高壓噴射切削土體,將切削土體與漿液混合攪拌,進行土體置換,凝固后可形成圓形、扇形、網格狀圓形、網格狀扇形的樁體形狀。N-JET設備如圖2所示。N-JET工法對周邊擾動微小,特別是對復雜敏感地質成樁(墻)、止水帷幕及加固效果很好,是目前世界上能施工直徑和深度最大的、最先進的旋噴工藝。

圖2 N-JET設備示意
1)成樁速度快、質量好、材料使用少;噴氣、噴漿的結合及交叉噴射攪拌提高效率,從而縮短施工時間,使施工過程中水泥的使用量和排漿量減少。
2)成樁的多樣性,加固的樁體形狀有圓形、扇形、網格狀、自由組合等類型。
3)經濟性好,可適應各種復雜地質。施工時間、水泥使用量、排泥量的減少,使施工成本下降。
4)可實現大深度地基的改良,深度可達120 m,樁徑大、質量好。
本工程施工的N-JET封底止水樁樁徑2 400 mm,間距1 400 mm,與地下連續墻搭接不小于800 mm,加固噴漿范圍48~52 m(⑦2層),平面覆蓋整個基坑內。基坑內有立柱樁時,為確保與立柱樁的搭接,樁周布置3根樁,N-JET工法樁與灌注樁間中心間距900 mm,整個基坑共施工N-JET工法樁703根。
噴漿壓力采用40 MPa±2 MPa,氣壓1.05~1.20 MPa,水泥摻量大于40%,水灰比1∶1,漿液流量115~130 L/min,氣流量3~7 m3/min,提升速度25 mm/min,轉速2~3 r/min。
3.3.1 引孔鉆機就位
鉆機就位后,對樁機進行調平、對中,調整樁機的垂直度,保證鉆桿中心與樁位中心一致,偏差應在10 mm以內,鉆孔垂直度誤差小于0.4%;鉆孔前應調試泥漿泵,使設備運轉正常;校驗鉆桿長度,并用紅油漆在鉆塔旁標注深度線,確保孔底標高滿足設計深度,引孔深度比設計深度略深50~100 cm。
3.3.2 引孔鉆進
鉆機施工前,在鉆孔機械試運轉正常后,開始引孔鉆進。鉆孔過程中要詳細記錄好鉆桿節數,保證鉆孔深度的準確,引孔過程中需加強泥漿護壁,在泥漿中加入適量膨潤土,確保引孔結束后孔內無沉渣。
引孔采用直徑為180~220 mm的鉆頭,考慮到本工程的施工深度達53 m,為確保噴漿桿順利下放,本工程擬定引孔直徑220 mm。為防止旋噴施工期間出現穿孔,引孔及旋噴噴漿時需有一定的間距,以間隔3~4個孔位施工為宜,或等鄰樁達到原始土強度后(砂層一般1~2 d),再進行施工。
3.3.3 引孔垂直度的控制
引孔垂直度是控制旋噴樁偏差的關鍵,引孔必須滿足垂直度偏差0.4%的要求,在保證樁徑的情況下,最小垂直度要求不小于1/150。在引孔過程中需確保鉆機水平狀態及鉆桿垂直,引孔采用導向鉆頭,經常檢查鉆桿垂直度。當鉆桿垂直度偏差過大時,上提鉆桿至垂直度較好部位開始掃孔,無法掃孔時需回填后重新引孔,并需對引孔的垂直度進行抽檢。
3.3.4 噴射鉆機就位下放鉆桿
引孔至設計深度后,移除引孔鉆機,將N-JET工法樁鉆機就位對中,并調整水平度,逐節下放鉆桿至設計標高。下放每節鉆桿需檢查鉆桿的密封件是否完好,密封件有磨損的應及時更換。
3.3.5 噴射
鉆桿下至設計標高后(噴嘴部位),開始噴漿,噴漿時采用超高壓噴射,為保證樁底端的質量,噴嘴下沉到設計深度時,在原位置旋轉60 s以上,待孔口冒漿正常后再開始旋噴提升。
3.3.6 旋噴提升
開啟高壓噴射泵后,由下向上旋噴,同時將泥漿清理排出。噴射時,先應達到預定的噴射壓力,噴漿后再逐漸提升旋噴管,以防扭斷旋噴管。鉆桿的旋轉和提升應連續進行,不得中斷,鉆機發生故障時應停止提升鉆桿和旋轉,以防斷樁,并立即檢修排除故障,為提高樁底端質量,在樁底部1.0 m范圍內應適當增加噴射時間。
3.3.7 鉆機移位
為確保樁頂標高及質量,噴嘴提升至樁頂標高以上100 mm后停止噴射,繼續提升鉆桿噴射漿液,漿液噴嘴提升到設計樁頂標高以上100 mm時停止旋噴,提升鉆桿逐節拆除,清洗鉆桿、注漿泵及輸送管道,然后將鉆機移位至下一孔。
N-JET施工完成28 d后,按施工孔數的1%,并不小于5個點的要求,對N-JET樁進行了鉆孔取芯,共取芯樣8組。通過檢查內部樁體的均勻程度及其抗滲能力,加固土體28 d無側限抗壓強度≥1.5 MPa。
針對⑦層,經驗算,基坑臨界開挖標高為-11.74 m(第5道支撐以下即需開啟降壓井)。基坑內降壓井于2019年11月29日開始運行,至12月17日共計開啟1口降壓井,降壓井平均單井出水量約1.4 m3/h。基坑坑外針對⑦層共計布置4口水位觀測井,降壓期間實測各觀測井最大水位降深為0.11~0.18 m。
通過分析本工程單井出水量及各坑外觀測井最大水位降深數據,可證明坑內降水作業期間坑外水位未受影響。說明采用的N-JET水平封底效果明顯,有效隔斷了坑底以下承壓水的水平向補給,使得坑外承壓水幾乎不受降水影響,對周邊建筑物,特別是楊浦大橋起到了很好的保護。基坑施工完畢后監測數據顯示基坑開挖對周邊環境造成的影響有限,滿足設計提出的保護條件。
在現場條件限制導致圍護體系無法徹底隔斷承壓水層,基坑開挖深度又要求必須進行降水作業的情況下,通過采用N-JET工法噴漿在基坑內形成一道水平封底,有效隔斷了坑底以下承壓水的水平向補給,使得坑內降水不再對坑外水位造成影響。該技術在深基坑工程周邊環境的保護方面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望能為相關工程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