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勇
摘 要 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數字化鄉村建設,推動鄉村建立現代農業產業園,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如何通過現代農業產業園電商與物流融合發展解決“三農”問題成為了當前我國農業發展的重大課題。基于此,結合當前現代農業產業園電商與物流融合發展的背景和所面臨的我國農產品電商B2C思維陷入窘境、缺乏電商物流相關的專業人士、特色農產品趨同化、配套設施不完善、電商和物流的融合難以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等問題,提出應用O2O銷售模式、加大對現代農業產業園電商物流人才的培養力度、建設電子商務平臺展示特色農產品、完善現代農業產業園的信息化改造、完善物流體系等對策。
關鍵詞 鄉村振興;農業產業園;電商物流;融合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6.048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直接影響著經濟發展。在電商物流興起之前,我國農業發展并未形成集群效應,主要依靠傳統的經營手段和物流方法進行市場區域性的拓展,農產品營銷方式相對較為落后,農產品營銷存在著供需不平衡的問題。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國家對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越來越重視,電商物流興起也為農產品的經營提供了便捷和幫助。當前我國共有200多個現代農業產業園,東部地區的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水平要優于中西部地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是現代農業探索和鄉村振興的主要模式,在“十三五”規劃期間,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發展已取得了不少成效,特別是在農業全產業鏈打造方面。在全力推進“互聯網+”的社會背景下,我國農業產業不斷轉型升級發展,不少鄉村已經依托互聯網將特色農產品通過電商銷售到全國各地,在不斷促進電商和物流融合的過程中,真正實現了鄉村振興和農業產業長效發展。
1 融合現狀
鄉村振興的目標是要解決農村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不少農村地區經濟發展長期滯后、人口流失嚴重、農業產業鏈不完整,導致許多特色農產品在生產、包裝、宣傳、銷售等環節都受到了阻礙,農民不知道如何實現創收,農村發展成為難題[1]。隨著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逐步實施,農村的數字化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電商規模不斷擴大,配套的物流體系也逐漸完備,農村的電商和物流產業實現了融合發展。在國家對農村電子商務產業和物流業的政策引導下,不少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阻礙也逐步被清除,形成了依托互聯網的“農村電商+物流”新業態,實現了農村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部分農村地區實現電商和物流融合發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2點。1)技術支撐。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為物流發展提供了信息技術的支撐,使農村的特色農產品物流更加安全、高效,改變了特色農產品銷售的物流模式。2)政策支持。2018年出臺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和物流,明確發展方向,提升優秀農產品的輸出能力,為農產品的運輸提供保障。技術和政策的支持降低了銷售和運輸過程中的損失,保障了農村企業的利益。
隨著相關政策的落地和特色農產品的不斷涌現,我國農業電商和物流融合呈可持續發展趨勢,能有效提升鄉村產業的經濟效益。現代農業產業園電商與物流的融合使特色農產品得以通過線上方式銷售給全國乃至全球各地的消費者,降低了農產品銷售、運輸的成本和難度,提高了銷售效率和農民收入[2]。在西南地區有不少現代農業產業園主要以水果為特色農產品,依靠電商和物流融合進行線上銷售后,大大提升了水果售賣的效率,經驗豐富的農民、年邁的老人和婦女也都可以參與到電商和物流的工作中,如農副產品的生產制作和運輸、產品的包裝和篩選等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村人口凈流出的問題。
2 存在的問題
2017年,我國開始啟動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創建工作,5年來,不少農村地區已經在建設中積累了經驗,在打造產業鏈、提高經濟收益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我國創建了近20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其中包括近百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四川省獲批的現代農業產業園最多,以果品、畜禽、蔬菜、中藥等為主導產業[3]。雖然當前現代農業產業園的電商物流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呈現出“互聯網+農業”的基本態勢,給農村和農業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機遇,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
2.1 B2C銷售模式不適宜
B2C(Business to Consumer)是電子商務的一種營銷模式,商家直接面向消費者進行銷售和服務。B2C被許多電商平臺采納,消費者主要通過網頁瀏覽商品并進行購買,其可以節省消費者和商家雙方的交流時間和成本,拓展電商運營的空間和時間。但農產品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農產品的銷售中B2C模式很難向消費者全方位地展示農產品的全部信息(如新鮮度、味道等),消費者也無法直觀地了解,導致信息誤導的情況時有發生。
2.2 缺乏專業人員
農村地區的電商物流包括電商平臺的運營、宣傳及產品的分揀、倉儲、配送、管理等環節,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專業的電商物流人才。雖然近年來現代農業產業園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和發展,但因為所處位置遠離城市,甚至在相對偏僻的山區,水電網、交通等基礎設施不完善,對人才的吸引力不足,而愿意留下來的相關工作人員大多不具備專業的電商物流知識和現代農業產業園所需的電商運營能力。因此,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發展需要吸引真正懂技術、懂農業的人才。
2.3 特色農產品趨同化,競爭激烈
現代農業產業園大都以蔬菜水果作為特色農產品輸出的主營業務,特別是蘋果、柑橘等品種,廣西、四川、湖北等地擁有大量的生產種植基地,水果的產出量不斷增加,導致許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電商陷入價格戰,實際售賣價格年年下滑,在生產成本逐年遞增的同時營收不漲,市場的惡性競爭不僅損害了農民利益,也不利于農業產業的發展[4]。之所以出現這種問題,與現代農業產業園主導產業定位不清晰、發展目標不明確有很大關系。
2.4 配套設施設備不完善,相關產業融合難
近些年,我國在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建設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但現代農業產業園的配套設施建設仍不完善,這也直接導致了相關產業融合受到阻礙。主要表現在土地規劃與產業園的發展需求不匹配,如蔬菜種植需要大面積的土地,但產業園無法滿足其種植要求;產業園的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如節水設施應用范圍有限、物聯網建設滯后等,嚴重影響了農產品的加工和休閑農業的發展。因為產業園規劃布局不合理、配套設施不完善,產業園發展緩慢,間接影響相關人才到產業園就業的意愿,產業融合缺乏人才支撐。
2.5 電商和物流的融合帶動能力弱
1)農產品開發不足。由于不少地區沒有充分挖掘當地特色農產品的開發潛力,未形成高附加值的農產品體系,導致電商和物流融合后,難以提高產業園的經濟效益,不能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發展。2)缺少龍頭企業引領。許多地區農業龍頭企業較少,輻射能力弱,無法起到引領的作用,導致電商企業、物流公司和相關農業產業之間無法形成聚集效應,難以對周邊的鄉村形成影響,無法帶動周圍地區的農業發展。
3 措施
3.1 應用O2O銷售模式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B2C電商模式逐漸演變為線上與線下(Online To Offline, O2O)相結合的銷售模式。O2O銷售模式一般是通過線上電商平臺來尋找客戶,或客戶通過電商平臺找到自己想要的農產品,形成產品交易訂單;在線下,相關電商企業根據訂單來定向供應農產品,如提前大批量種植、采購等,再利用第三方物流實現訂單直達,這就是現在比較流行的、受到大家廣泛歡迎的農產品預售+直采的銷售模式。O2O模式減少了生產與消費的中間環節,降低果農的壓貨風險,確保了農產品的品質,降低了農產品的價格。
3.2 加大對現代農業產業園電商物流人才的培養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迅猛,急需大量電商物流人才。當前各大高校已經陸續開設了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相關熱門專業,但在農業電商物流方面,相關的專業人才仍然比較欠缺。從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的發展現狀來看,重點在于解決農產品運輸過程中的保鮮問題,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在物流技術方面下工夫,即不斷深化農產品包裝和儲備技術,防止在運輸過程中出現產品變質等情況。另外,相關產業園還可以加強與高校的合作,進校開展大型的宣講會、講座等,加大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真正做到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3.3 建設電子商務平臺展示特色農產品
1)現代農業產業園不僅是電商和物流企業的聚集地,更是農業科研和技術的引進、應用之地。東臺市三倉鎮的現代農業產業園率先引入了南京農業大學、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并與他們開展合作。因此,科研院所既可以在現代農業產業園中進行相關科學技術的實驗和分析,也可以為產業園提供技術指導和支持。2)缺少嚴格的生產流程和相關的生產標準,是阻礙現代農業產業園相關電商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電子商務平臺的成立倒逼農業企業特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同時,電商物流的發展也可以促進農業科技的發展,例如,為防止西瓜在物流運輸途中裂開,研究人員培育了“不炸西瓜”,該西瓜可適應物流過程中較大的顛簸,能確保西瓜在運輸的過程中不易裂開[5]。
3.4 完善現代農業產業園的信息化改造
現代農業產業園要完美融合電商和物流,就必須重視互聯網基礎設施設備的建設完善。隨著農民收入的逐年提高,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加入移動支付、網上購物的隊伍,互聯網農業經濟有巨大的發展前景和市場。現代農業產業園加大信息化改造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要求,有利于深度挖掘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經濟增長點,加速電商和物流的融合[6-7]。
3.5 完善物流體系
物流體系功能的完善提升是農產品電商高效發展的重要條件。農產品電商銷售的主要是生鮮類的農副產品,具有保質期短、容易腐壞、銷售損耗大等特點。傳統的物流配備使物流公司承擔了較大的風險,而物流公司的風險成本又集中轉移至農戶和消費者,所以急需建立全域化的、多級聯動的物流體系,降低物流運輸成本[8]。可以在縣、鄉、村逐級設立物流集中點,定時由專人把農產品帶到物流集中點,再由當天的專車集中轉運到統一的農產品物流中心。
4 結語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革新,電子商務不斷普及,物流作為電子商務進農村的重要突破口,為農村的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助推力。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建立有利于解決傳統農村物流基礎薄弱、企業分散、物流服務不到位等問題,有利于完善電子商務物流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電商服務水平和質量,有利于吸引有電商物流經驗的高技能水平人才加入產業園。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園有利于提高農村經濟水平,進而改變人們的生活、生產方式。
參考文獻:
[1] 韓江霞.河南省“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鄉村科技,2019(16):34-35.
[2] 崔永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競爭力研究[J].農業經濟,2021(2):16-18.
[3] 冉開梅,周丹.甜蜜觸“電”助力“云”就業:互聯網經濟下的“村播”進化之路[J].當代黨員,2020(13):37-39.
[4] 吳佩.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 牽住鄉村產業振興“牛鼻子”:農業農村部負責人就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有關問題答記者問[J].中國食品,2019(16):16-19.
[5] 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高質量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示范引領農業現代化: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有關司局負責人就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有關問題答記者問[J].農業工程技術,2021,41(3):25-27.
[6] 劉雷.基于農民深度參與的農村電商物流模式研究[J].中國果樹,2022(8):120.
[7] 陳婷,花均南. 我國跨境電商農產品多元化物流模式分析[J]. 商業經濟研究,2020(10):106-109.
[8] 賀靚.科技支撐農業產業發展的機制與模式研究[D]. 湖南農業大學,2019.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