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張世姣
摘 要 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新引進的園林植物因具有易種植、易搭配、成活率高等優點而受到越來越多園林設計從業人員的青睞,然而引進園林植物對原有生態環境具有的潛在危害也不容忽視。在分析我國園林植物現狀的基礎上,探討園林綠化引進植物的必要性,從生物入侵、經濟損失兩個方面介紹園林植物引進的風險,并提出園林植物引進的風險評估方法和科學應對措施。
關鍵詞 園林植物引進;生物入侵;生態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S688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2.015
園林植物的引進,對于提高園林綠化布局的合理性、園林綠化設計作品的創新性及觀賞者的愉悅性至關重要。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綠化工作者經常從異地引進園林觀賞植物,不僅豐富了當地原有綠化植物種質資源庫,同時兼具協調景觀的功能。然而,外來引進植物往往存在一些潛在卻又容易被忽略的威脅,甚至有時可能引進一些存在嚴重危害的園林觀賞性植物,或者是引進植物超過了當地原有生態系統的負載和調節能力,極有可能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的損害[1]。在園林綠化和科研等需求下,外來園林植物的引進仍然有其必要性。園林植物引進應不違反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并以利于美化環境為目的,且需要做好風險評估、早期預警、檢疫和檢測工作[2]。
1 我國園林植物現狀
1.1 可用于園林綠化的植物種類不足
我國地域廣闊,領土范圍跨越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等溫度帶,包含從低海拔到高海拔的各類氣候,因而自然植物種類資源也比較豐富。在我國大多數地區,喬木、灌木、地被植物等各類植物都有所涵蓋,但一些高海拔或其他極端氣候地區由于受自然條件等因素限制,仍存在可用于綠化植物種類不足的問題。
1.2 具有地域特色的園林植物利用不充分
園林植物種植應強調以鄉土樹種為主、外來植物為輔的原則,充分尊重當地的人文生態環境,因此在城市綠化設計的過程中應加強對本地植物的利用,并做到有序引進園林植物。但在一些城市園林綠化規劃方案實施過程中,部分城市綠化工作者在園林植物配置中更青睞使用外來植物,而往往忽略了本地鄉土物種,使得具有地域特色的園林植物在設計過程中利用不充分[3]。這種忽略當地特色園林植物的設計方式直接導致了各地園林規劃千篇一律、缺少特色,也容易造成部分植物水土不服的情況。
1.3 園林植物引進法規不完善
現有園林規劃和設計存在園林植物種類不足、具有地域特色園林植物利用不充分等問題,因而在本地可供選擇園林植物品種有限時,設計人員在園林規劃過程中可適當科學引進外地植物,從而豐富園林植物的種類,增加當地園林植物的可選擇性。但在一些城市中,與綠化植物引進的相關法律法規存在一定程度的空白,導致園林植物引進沒有具體的規范可以參考[4]。立法層面上相關法律規范及懲戒性內容的缺失很容易導致園林植物引種進入盲目無序的狀態。
2 園林綠化引進植物的必要性
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已邁入全新征程。城市建設越來越重視城市生活環境,特別是園林綠化的設計,各地城市設計戰略規劃的不同,因地制宜的設計思路也使園林植物的多樣性得到了充分展現。此外,園林規劃和園林植物多樣性的設計思路要和城市性質充分結合,如以歷史文化為重點的城市和以工業生產為重點的城市在園林植物的選擇上應充分考慮兩者的不同,工業城市的園林植物在選擇上可以增加具備凈化空氣和抗性強的植物,從根本上打造富有當地特色文化底蘊并兼具地方特色和功能的現代園林綠化景觀。通過引進植物,結合科研育種,以嫁接或雜交等方式培育新品種,對于豐富當地具有地域特色的園林植物具有積極的作用[4]。可見在園林綠化和科研等需求下,外來園林植物的引種很有必要。
3 園林植物引進的風險
園林植物的引進存在一定的風險,易引進外來入侵植物,危害生態環境。外來入侵物種是指已在當地建立并傳播從而威脅到當地生態系統、原有生活環境或者具有嚴重經濟和環境危害的外來物種。一些國內學者對生物入侵的定義進行了細化和補充,認為生物入侵可以定義為入侵物種偶然進入一個適宜其生存和繁衍的環境,在其種群數量上劇烈增加,并且進一步向四周擴展其生態位的過程[5]。
3.1 園林植物引進造成生物入侵
在對我國外來入侵植物物種的普查中發現,自然入侵(即非人為引入的入侵)僅占總生物入侵的3.1%,而其他均為人為造成的生物入侵。人為造成的生物入侵可分為有意入侵和無意入侵,其中尤以外來物種的有意引入入侵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影響最為顯著[6]。人們引入外來物種一般是以利用其經濟或生態價值為目的,但在引入后管理疏漏,導致外來物種在引入后失去控制,進一步逃逸到當地自然環境后變成入侵物種,并且憑借其獨有的競爭優勢在當地形成新的優勢種群,進而影響本地物種的生存環境,威脅生態多樣性。
3.2 園林植物引進帶來經濟損失
外來物種入侵所造成的危害在許多方面都有所體現,其中最為明顯和突出的是對當地原有生態環境的破壞,造成原有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降低,同時使當地原有農林牧漁業的生產方式發生變化,對當地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可能威脅人類健康和食品生產安全等[7]。目前,外來物種入侵問題已經在世界各地造成了嚴重的經濟和生態安全問題,例如,現有入侵植物目錄中的惡性入侵植物水葫蘆、加拿大一枝黃花、飛機草等,從原產地引入我國后憑借自身競爭優勢快速擴展生態位,野蠻入侵當地生態環境,擠壓原有鄉土植物的生長空間[8]。最初作為觀賞植物引入的加拿大一枝黃花依靠自身強大的傳播能力,已經從黃河以南地區開始快速向黃河以北地區蔓延,由此可見加拿大一枝黃花等入侵植物快速擴張能力的可怕性。這些入侵植物的蔓延也增加了城市綠化維護的工作成本,各城市綠化部門每年需要在道路、綠化帶和河道清理入侵植物、降低生態或安全影響方面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而,在引進園林綠化植物過程中應時刻保持警惕,進行科學的調查和規劃,杜絕綠化植物最終變成入侵植物并造成嚴重的生態安全性問題的發生。
4 園林植物引進的風險評估方法和科學應對
目前,一些城市在園林植物品種的引進方面缺少相關的法律法規,單純追求數量和品種造成引進園林植物品種過多,而這其中很多園林植物品種在引進之前并沒有進行相應的試種和安全性評估,造成引進園林植物的存活率較低或成為入侵植物,破壞生態環境。針對園林植物引進過程中的風險,應做好風險評估和科學應對工作。
4.1 園林植物引進的風險評估方法
出于園林植物引進過程中的生態安全性考慮,應對外來園林植物做好風險評估工作。園林植物引進的風險評估工作可細分為流程圖分析法和層次分析法。
流程圖分析法是將園林植物引進過程劃分為引進前、引進中和引進后3個環節,對每個引進環節進行有效評估,建立風險管控體系及監督管理[9]。在引進前期,需要了解當地的氣候環境,并結合當地特色選擇適合的引進植物;同時對植物的生殖和傳播特性進行評估,防范可能存在的擴張。引進過程中,需要與檢驗檢疫部分合作,監控可能攜帶的病害。引進后,需要在規范化的監管體系基礎上,定期對引進植物是否存在不受控傳播或影響當地環境進行評估。
層次分析法則強調將外來園林植物引進的風險進行整體評估和風險類型的劃分,其劃分體系更類似于不同層次的樹狀結構圖,并在各層次上羅列相關的風險及其潛在的原因。相較于流程圖分析法,層次分析法運用更為廣泛,更容易將問題分主次和等級,可以更為有效地區分主要風險和次要風險,在應對這些風險因素時也更易于提出有效的量化應對方法,從而落實風險把控[10-11]。
4.2 園林植物引進風險的科學應對
在園林植物引進風險控制的過程中,需要借鑒很多其他學科的知識,其中較為重要的兩個學科為植物保護學和植物檢疫學。
4.2.1 植物保護學與園林植物引進
植物保護學在園林植物引進過程中的使用可以圍繞保護當地植物免受有害入侵生物危害為主要目標,同時結合和利用植物學、微生物學、化學等其他學科知識,從植物保護的角度上為園林植物的引進提供技術支持。同時,植物保護學可以為有害生物的控制提供思路,在此過程中可以充分運用植物病害三角的原理,通過針對性的調控環境或者入侵物種的天敵數量解決一些已經發生的植物入侵災害[12]。例如,過于單一的植物群落往往容易造成病害的大面積流行,所以在引進過程中可以考慮植物的多樣性搭配,減少病害的流行風險。如寡食性寄生昆蟲和水葫蘆象甲作為飛機草和水葫蘆的天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這些已經發生的植物入侵[13-14]。結合以上多點的考慮,外來園林植物引進的風險評估可以借鑒和運用植物保護學的相關知識,為園林植物引進保駕護航。
4.2.2 植物檢疫學與園林植物引進
在國際貿易和人員來往日益頻繁的今日,為了保護植物的健康生長,需要防止有害生物隱藏于入境貿易貨品進行擴散和傳播。植物檢疫對這些有害的生物進行檢測和追蹤,制定和執行檢疫法律法規和檢疫處理技術,對園林植物的引進提供最終的檢疫學決策。外來園林植物引進過程中的檢疫風險評估,特別是伴隨國際貿易運輸過程的有害生物檢驗與處理方法等都需要用到植物檢疫方面的內容。例如,結合聚合酶鏈式反應(PCR)、高通量測序技術等分子生物學植物檢疫手段,對引進的物種進行分子生物學檢測和數據庫比對,將有助于快速鑒定出入侵植物。這些分子生物學檢疫手段還可以對引進植物中的有害病原菌進行檢測,及時發現植物病害隱患。因此,在對外來園林植物引進過程的風險進行評估時,需要大量運用植物檢驗檢疫方面的知識,為園林植物引進保駕護航[15-16]。
5 結語
園林植物的引進對于園林綠化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在園林規劃設計時,應尊重和考慮當地的地方特色,在外來園林植物的選擇上優先考慮與本地鄉土植物近緣或生長條件類似的植物,從而提高引進的園林植物的成活率。在提高城市園林植物品種多樣性的同時,應兼顧當地植物群落的安全性,進而提升當地園林綠化系統的生態可持續性和穩定性,為全面深入完善城市園林景觀風貌作出突出貢獻。園林工作人員在引進園林綠化植物過程中也應時刻保持警惕,進行合理的風險評估,并采取科學的應對措施,美化園林綠化環境的同時避免生物入侵問題,保護鄉土植物群落。
參考文獻:
[1] 呂國強.園林植物引種與生物入侵進行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8(8):59.
[2] 姚馳遠,張德順,MATTHIAS M,等.園林植物引種與入侵植物防控[J].中國城市林業,2021,19(2):17-21.
[3] 董旭梅.園林規劃中體現植物多樣性的方法分析[J].吉林農業,2012(12):176.
[4] 夏曉莉.園林植物引種的意義及注意事項[J].現代農業科技,2018(18):149.
[5] 劉鳳菊,段波,何秋艷.外來生物入侵的危害與防范措施[J].河北農業科技,2008(3):21.
[6] 宋紅梅,牟希東,羅建仁,等.淺議我國外來物種入侵問題及其防治對策[J].生物安全學報,2012,21(4):256-261.
[7] 吳曉菊,馬繼英.外來入侵植物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J].農業與技術,2017,37(6):206.
[8] 金善寶,莊巧生,李競雄,等.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農作物卷[M].北京:農業出版社,1991.
[9] 孟慶瑜,劉廣明.試論外來物種入侵法律制度的完善[J].美中法律評論,2005,2(10):66-71.
[10] 蘇祖鵬,林芳惠.防范外來物種入侵的立法構想[J].河北法學,2005(3):113-115.
[11] 易小燕.外來入侵植物的擴散路徑與入侵風險管理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08.
[12] 孫明.城市風景園林設計與園林植物保護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20,5(24):207-208.
[13] 吳仁潤.利用機械、耕作、化學、生物方法防治飛機草[J]. 草原與草坪,1992(4):1-3.
[14] 陳志石,吳競侖,李貴.水葫蘆象甲對水葫蘆的生物防治效應[J].雜草科學,2007(3):27-29.
[15] 宋結根.外來入侵植物的控制方法[J].現代農業科技,2005(10):72-73.
[16] 谷黎娜.園林植物引種與生物入侵探討[J].現代園藝,2017,1(2):125.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