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晶明
摘 要 林業經濟作為鄉村發展的重要內容,可以在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同時,增加農民收益,充分實現“優生態、增效益、惠民生”。以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有三門江林場定點幫扶的河池市環江縣東興鎮平安村為例,探討了適合鄉村經濟的林業經營模式,提出了深化林業體制改革、加強林業持續經營、推進林業金融支持、探索林業發展模式及強化林業運營保障等具體措施。
關鍵詞 林業發展;林業經營模式;農民增收;廣西環江縣東興鎮平安村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2.025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廣西河池市環江縣東興鎮平安村通過深化林業體制改革、加強林業持續經營、推進林業金融支持、探索林業發展模式及強化林業運營保障等具體措施,緊緊抓住鄉村建設發展這個重要機遇,拓寬鄉村經濟發展路徑,提高林業資源價值水平,引導農民和社會廣泛關注和參與林業發展,實現現代林業建設和經濟發展目標。在推進林業發展中,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了《廣西加快推進國家儲備林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的通知》,通知要求推行整縣推進模式,切實維護生態安全和國家木材戰略安全。筆者以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有三門江林場定點幫扶的河池市環江縣東興鎮平安村為例,探討適合鄉村經濟的林業經營模式。
1 深化林業體制改革
林業資源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林業作為鄉村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能為鄉村振興提供重要的支持。在鄉村振興戰略實踐中,要全面有效地利用林業資源,推進林業發展,深化林業體制改革。
1.1 管理改革
林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的結合離不開科學合理的管理措施,通過全面實施林業管理改革,能夠更好地調動鄉村林業資源。東興鎮平安村林業管理改革,必須立足于鄉村現有的實際情況,并且始終與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相一致[1]。傳統的林業管理體系過于僵化和保守,使得林業資源無法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作用,尤其是難以融合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導致林業經濟發展緩慢,林業建設滯后。
1.2 創新改革
東興鎮平安村林業體制改革中,需要從思路和方法上予以創新,不能墨守成規。林業改革探究中,需要結合林業發展情況,根據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對林業資源進行全面、細致和準確的把握。根據林業資源特點,林業可以細化為林場、苗圃、營林等不同形式,不同的林業單位會涉及不同的相關工作人員[2]。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這些方面都是實現鄉村居民增收、鄉村經濟發展的需要。
1.3 政策改革
林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政策改革是林業體制改革的重點。原有的林業政策主要針對林業資源管理制定,缺乏經濟性和市場性。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需要重新對政策進行審視和梳理,修改或刪除政策中已不再適用的內容。鄉村振興以增加鄉村居民收入、改善鄉村居民生活質量、帶動鄉村經濟全面發展為主要目的。東興鎮平安村擁有得天獨厚的森林資源,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去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3]。因此,政策改革能夠為林業資源的開發奠定基礎。
2 加強林業持續經營
2.1 拓展經營目標
東興鎮平安村森林資源經營要注重可持續性,以現有的林業資源為依托,拓展林業經營目標。傳統的林業經營主要以保證營林規模和樹種等為目標,更多地站在保護的角度進行管理[4]。在鄉村振興戰略指導下,這種經營目標需要向經濟與生態結合的方面發展。森林資源不僅是重要的生態資源,而且能基于市場環境為更多人提供多項服務。因此,拓展經營目標就是拓展鄉村經濟模式。
2.2 轉變經營對象
2.2.1 森林旅游業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態旅游越來越受人們喜愛,這給東興鎮平安村的鄉村振興發展提供了支持。在林業發展過程中,可以依托森林資源大力發展森林生態旅游產業[5]。鄉村地區可以通過生態森林結合旅游經濟的產業模式,在鄉村建立生態產業鏈,包括森林景觀、田園生活、傳統民俗工藝等項目,吸引更多游客前來體驗、參觀和游覽。這種經營方式使經營對象由單一的森林種植轉變為多種經濟項目的融合,給鄉村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2.2.2 森林康養業
森林康養產業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產業模式,這種產業依托于森林資源,通過康養項目為人們提供健康療養服務。鄉村地區擁有大量的森林資源,是康養產業的重要基礎。森林能夠釋放大量的氧氣,這樣的環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十分有益。因此,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可以此為基礎,打造康養產業基地,發揮森林的綠色、健康優勢價值,并合理規劃和配置療養中心、度假酒店等,將森林的生態特點呈現給更多人。
2.2.3 森林生產業
林業資源作為生活的重要資源,可以在林業生產加工方面進行經濟發展探索。傳統的經營模式以砍伐和銷售木材為主,在加強林業持續經營,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過程中,基于經營對象的轉變,可以從原有的粗放型經營轉變為深加工等產業鏈模式。在鄉村地區建立林業生產、加工、制造和銷售基地,實現林業資源就地就近生產和銷售。
2.3 豐富經營要素
東興鎮平安村林業持續經營實踐中,需要基于科學的林業技術,豐富經營要素。傳統的林業經營樹種結構單一,以種植一種林木品種為主,難以實現多元化經營目標,而且單一樹種結構抵御森林病蟲害。因此,在林業持續經營探索中,應嘗試多種品種混合種植,即種植混交林,既可以防止土壤退化,又能為林業經營提供更多的資源,同時為生態多樣性提供支持。
3 推進林業金融支持
3.1 完善經營產權
林業經營發展需要明確的產權規范,為林業資源的合理規范流動營造積極健康的環境。在市場經濟模式下,東興鎮平安村林業資源可以作為一種流動商品參與到市場經濟中。通過完善經營產權管理機制,鼓勵鄉村居民承包林地、林場等,實現森林資源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提高鄉村居民參與林業經營活動的積極性。相關部門在林業產權管理中,需要做好產權登記和流通管理工作,同時給予經營活動政策和法規層面的保護。
3.2 完善擔保合作
承包和經營資金問題是鄉村居民承包經營林業資源時面臨的一個典型難題。各級政府需要完善林業金融支持模式,在金融機構與鄉村居民之間搭建橋梁,落實林業經營承包貸款服務。承包林業經營權的農戶可以將所承包的林業資源作為抵押物,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為提高農戶的承包意愿和農戶經營收入,各級政府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給予承包農戶一定的貸款利率優惠扶持,推動林業承包經營發展。
4 探索林業發展模式
4.1 基于村民的發展模式
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長期發展戰略,需要通過持續方式建立一個能夠始終發揮作用的林業經營模式。東興鎮平安村的居民與林業資源的聯系最為密切,在探索林業發展模式時,需要注重鄉村居民的主導作用。在林業經營發展中,以生態經濟和市場經濟為基礎,鼓勵鄉村居民作為林業經營的主體,加強林業收益對鄉村地區經濟的推動作用。無論發展何種林業經濟產業,都離不開鄉村居民的支持,因此可以建立一種經濟合作方式,使鄉村居民可以通過參與林業經營勞動,獲得相應的報酬或分紅等。例如,在發展鄉村森林旅游產業中,不應僅讓游客游覽森林,而是可以提供民宿、田園體驗等,配合旅游產業為游客提供森林養殖、放牧、采摘等項目,拓寬林農增收渠道。
4.2 基于社會的發展模式
林業經營發展需要積極探索社會支持模式。我國鄉村林業資源豐富,僅依賴鄉村自身往往難以更好地融入市場體系,也無法獲得更多的資金、技術支持。通過探索社會發展模式,找到社會層面參與林業經營的突破口,可以打通社會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的渠道。例如,鄉村振興中要想充分利用和開發林業資源,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僅依靠政府財政投入是難以完成的。社會資金規模大、使用靈活,在林業經營方面,東興鎮平安村可以通過吸收投資或企業創辦工廠等方式,將這些資金吸納到林業經營活動中,如在鄉村地區投資建設林業項目,打造鄉村地區產業品牌。
5 強化林業運營保障
5.1 優化林權制度
林業發展工作必須有相應的制度作為支撐,從而保障在具體的經營過程中能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林業經營中,優化林權制度,明確森林資源主權,可以防止在經營活動中出現矛盾沖突問題。森林資源主權可以細化為所有權、經營權等,森林資源作為國家資源,所有權必然歸屬國家,這樣可以避免出現隨意買賣森林資源的情況,保護森林資源穩定發展。經營權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逐步由政府下放給承包居民,承包者獲得森林資源經營許可后,需要了解國家相關政策和法律,不能超出范圍進行經營和開發。在全面有效的林權制度保障下,東興鎮平安村承包林場、林區的鄉村居民,可以依據當地自然條件和經濟市場環境需求進行營林種植和改良等。林權制度中明確規定,承包者有權處置自己種植的林業資源,即承包者可以砍伐自己承包區域的林木用于銷售或加工等。
5.2 完善市場運作
鄉村振興戰略中,以林業經濟發展為基礎,積極完善市場運作,促進林業經濟取得成效。市場經濟環境下,林業資源價值不再局限于生態方面,經濟價值已成為鄉村振興的關鍵點。市場運作就是基于必要的運作思路和方法,通過科學的管理、監督等手段提高林業資源的經濟價值。在市場運作過程中,首先需要對市場經濟發展方向和趨勢進行考察和判斷,這些工作需要由政府和企業共同完成,因為政府具有較強的市場調研能力,獲得的市場經濟數據更加全面和準確,而企業具有較強的經濟執行能力,可以基于政府提供的數據,通過科學有效的分析,最終作出正確的林業經營決策。
5.3 強化效益驅動
林業經濟在鄉村振興中起支柱作用,在經濟市場環境中,效益驅動性能夠為林業經營帶來更大的收益,從而提高鄉村居民收入水平。效益驅動主要依靠經濟模式讓鄉村居民看到林業經營帶來的利益,提高鄉村居民參與林業經營的積極性。在效益驅動方式下,建立更為完善和透明的渠道,使每一個具體的經營環節都呈現在鄉村居民眼前,通過維護公平、公正的林業交易活動,營造積極健康的鄉村振興氛圍。東興鎮平安村居民可以依托林業經濟進行自主創業和就業,實現林業資源的有效整合,同時促使鄉村居民主動學習和掌握林業種植技術,積累林業經營管理經驗,從而保證林業資源生產和開發的科學有效性。
6 結語
林業發展對于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具有積極作用。我國林業資源絕大部分集中在鄉村地區,因此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可以全面探討和實踐對林業資源的有序開發和管理,充分發揮林業資源的經濟價值,同時兼顧林業資源的生態價值,保持一個合理健康的鄉村經濟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1] 趙宇.推進林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途徑探討[J].農家科技,2021(11):143-144.
[2] 楊涵.鄉村振興戰略下江蘇省林業高質量發展的對策研究[J].中國林業經濟,2021(6):53-56.
[3] 王海琴.推進林業發展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思考:以民勤縣為例[J].綠色科技,2019(9):146-147.
[4] 姚善君.在振興鄉村戰略新形勢下固鎮縣林業發展取得的成效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9(9):146-147.
[5] 姜杰.鄉村振興視域下新階段廣東林業發展路徑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21,49(22):138-139.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