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麗娜
全國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也是國內城市綜合類評比中的最高榮譽。2019年崇信縣啟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2021年1月,崇信縣成功入選2021-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本文基于崇信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思考崇信縣如何進一步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
近年來,崇信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縣委關于精神文明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堅持守正創新,銳意開拓進取,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重點、整體推進,以勢在必得的信心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市民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有效提高,進一步增強崇信對外知名度和影響力。
高位推動抓部署,堅定實干信心決心
崇信縣委、縣政府認真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龍頭工程、作為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幸福工程來推進,成立了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確定了“一年打基礎,兩年抓提升,三年促達標”的工作目標,以前所未有的決心、舉措和力度,推動創建工作提檔加速、全面推進。
突出系統治理,“扮靚”城市顏值品質
崇信緊扣建設宜居宜游宜創業的生態文明縣目標定位,堅持“精治、共治、法治”相結合,統籌推進城市精心規劃、精致建設、精細管理,深入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十大攻堅”行動、“十進”活動及城市更新“五大”工程,建成“誠信文化”、“雙擁文化”、“文明餐桌”等示范街5條,打造了“滿城公園滿城花,一城山水半城香”的景觀城市,魚堡子新區、南濱河路成為市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美麗汭河灣彰顯了城市神韻。
以德潤城鑄靈魂,提升社會文明程度
牢固樹立“要創文明城,先育文明人”的理念,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大創建行動。
抓建了錦屏鎮梁坡村、魚堡子社區等5個示范典型,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打造了“有事說一聲”、“科技小板凳”等12個縣鄉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活動,推薦評選各類先進典型28人,開展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宣傳,舉辦“小區議事廳·文明創建我參與”、“煙頭不落地·崇信更美麗”等志愿服務活動160多場(次),有效提升了市民的知曉率和參與度。
改善設施惠民生,讓“獲得感”成色更足
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結合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全面提升,用心用情用力措辦民生實事,先后投資2700多萬元,維修雨水管道、排洪渠9.2公里,敷設污水管網4.7公里,天然氣管道13.8公里,施劃交通標線38處,更換補修馬路磚、街區路面28處2600多平方米,路燈亮燈率和設施完好率達到98%以上,讓創建成果惠及更多群眾,更有“煙火氣”。
問題導向建機制,推動創建工作提質增效
以制度固化成果、引領創建、提升水平,健全完善了網格化管理、定期調度、督導通報、考核考評等10項工作機制,嚴格落實創建辦、愛衛辦日督查、日通報和人大政協黨組月督導工作制,定期對整改問題開展回訪巡查,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落實,確保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高效協同推進。
崇信的全國文明城市建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績,但是,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當前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并認真加以解決。
思想認識還不夠深刻
一些單位和部門對精神文明建設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足,沒有真正把這項工作作為關系全局、關系長遠、關系根本的戰略性任務,抓在手上,放在心上,甚至還有畏難情緒、湊合思想和觀望心態。
公德意識有待加強
受長期生活習慣的影響,一些群眾思想道德失范,不講信用、見利忘義、損公肥私,社會公德意識、集體觀念、衛生觀念等依然比較淡薄。部分鄉鎮、村社封建迷信思想、高價彩禮、有老不養等問題仍然突出。
整改落實還有欠賬
總體來看,城區面上問題解決的好、點上問題還比較多,而農村面上問題還普遍存在。同時,一些單位問題整改欠賬多、進展慢、標準低,難點問題攻堅力度不大。
科學推進體系尚未建立
城市管理、垃圾分類收集方面存在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現象,體系化、常態化的工作機制沒有建立起來。城市建設還存在一些細節問題不容忽視,需要盡快完善起來。例如,居民小區停車位嚴重不足,功能配套不盡合理等。
提高政治站位,廣泛凝聚思想共識
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深化文明城市創建的首要政治任務,堅持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深化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載體,不斷增強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1.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我們推進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就要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把精神文明建設作為靈魂工程,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全過程,推動全縣基礎設施、節能環保、生態產業、文明程度等軟、硬件建設整體邁上新臺階,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2.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是創造高品質生活的必然要求。治國有常,利民為本。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測評體系(2021年版)》中約有三分之二的指標與民生息息相關,并將群眾滿意度作為負面清單項目,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我們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就是要提高縣域公共服務水平,補齊社會領域弱項短板,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切實提升人民生活品質。3.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是實現高效能治理的重要支撐。深化精神文明建設,有利于推動治理模式和治理制度創新,建立常態長效管理機制。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能夠強化城市依法依規治理,更好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解決城市治理頑疾難題,充分調動市民參與城市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大力推行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模式,特別是在推進鄉村振興、城市更新行動等工作中,要充分發揮精神文明的德治教化作用,深入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建設,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全力鞏固提升,推動精神文明建設提質增效
全國文明城市是國家評價城市綜合水平的最高榮譽,是牽引整個文明創建行動的龍頭,也是推動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要牢固樹立“創則必成、戰則必勝”的信念,自我加壓,鉚足干勁,畢其功于一役,確保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1.找準結合點,在融合互促共進上再深化。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重要載體,是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推動城市發展、增進民生福祉。要強化系統觀念,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與精神文明建設有機融合、一體推進,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水平。
2.找準攻堅點,在破解瓶頸制約上快突破。當前我們的創建工作當中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弱項,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精細化管理等方面問題尤為突出。要深入開展視覺凈化行動。對城區路面、街道進行全面凈化,對建筑物立面清洗“美顏”,全面清除城市視覺“污染”,提高縣城“顏值”。要深入開展氛圍加溫行動。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燈箱、櫥窗、宣傳牌、公示欄、LED顯示屏等各類宣傳平臺,廣泛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多平臺宣傳活動,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廣泛參與,營造濃厚的創建氛圍。要深入開展設施提升行動。深層次搞好“城市體檢”,特別要加快補齊老城區道路、垃圾箱、雨篦子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短板,持續加大農貿市場、建材市場、縣汽車站等“老大難”問題攻堅力度,不斷提升城市功能品質。要深入開展交通整治行動。嚴格管理,下大力氣整治亂停車、亂掉頭、亂鳴笛等交通亂象,健全完善交通管理常態長效機制。要深入開展公德培樹行動。持續抓好《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甘肅省文明促進條例》的貫徹落實,教育引導群眾破除陳規陋習,遵守公序良俗,弘揚文明新風,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社會風尚。要將公德培樹行動與解決天然氣入戶、集中供熱、房屋產權證辦理、“入學難、入園難”、住院費報銷慢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緊密結合起來,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深入開展治理提效行動。大力推行“五治融合”基層治理模式,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法制化思維開展城市治理,廣泛動員市民積極參與,著力在共建、共治、共享上求實效,全面提升治理效能。
3.找準關鍵點,在提升市民素質上下功夫。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最終目的是提升市民素質和全社會整體文明程度。要準確把握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是在“人的頭腦里搞建設”這個關鍵點,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主題公園、城區“一街一場”、居民社區、公共場所、村級文化中心、交通路網、校園、企業、機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大創建”行動,大力實施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工程,持續深化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校園、文明家庭創建,廣泛開展“崇信好人”、“最美家庭”、“最美員工”、道德模范等群眾性創評活動,挖掘培樹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叫得響的先進典型。要認真總結推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國家級、省級建設試點工作經驗,著力在隊伍、服務、活動、機制上再創新,培育具有崇信特色的文明實踐品牌。要不斷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保護傳承好“弦子腔”、根雕、剪紙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以高質量的文化供給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要持續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育人網絡,深入實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金種子”工程,不斷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質。要加大校園安全、校園欺凌和校園周邊環境治理力度,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
4.找準發力點,在提升工作層次上見實效。如果我們能夠攻克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這個“堡壘”,將會輻射帶動各級各類文明創建順利達標,釋放發展動能,增強縣域發展的競爭力。一方面,我們要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牽引,深入推進文明創建行動,加快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縣城、國家“兩山”實踐創新基地等國家級文明創建步伐,抓好梁坡水街、武康王文化園、西劉村綠源美生態苑等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創建,積極推進錦屏鎮趙灣村、黃寨鎮黃寨村、黃花鄉黃花塬村等鄉村旅游示范村建設,打造黃土高原最美鄉村大公園。另一方面,要在持續鞏固、拓展、提升上下功夫,持續抓好國家衛生縣城、國家生態文明示范縣鞏固提升工作,帶動其他省級創建成果向國家級邁進、單一創建成果向同領域擴展,全面提升工作的層次和水平。
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文明創建工作機制
精神文明建設是一項綜合工程、系統工程,工作領域寬、涉及部門多。我們要堅決克服厭戰情緒,增強必勝信心,聚焦重點任務,加大工作力度,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
1.強化包抓督導。要嚴格對照《崇信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領導包抓責任清單(試行)》,對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包抓任務系統研究謀劃,強化組織協調,加強統籌推進。
2.扛牢扛緊責任??h文明委各成員單位、創城工作各責任單位都要認真履職盡責,加強協作配合,充分發揮行業部門優勢,聚焦重點任務和瓶頸問題,狠抓任務落實??h文明辦要加強督促指導,在聚焦城區創建工作的同時,加大農村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督查指導力度,確保城鄉文明創建均衡推進、提質增效。
3.強化督促檢查??h文明辦、創城辦要履行好組織協調、牽頭抓總的職能作用,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及時掌握工作動態,跟進通報進展情況,推動各項工作任務落細落實。同時,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輿論監督作用,持續加大曝光力度,成立專門工作組,堅持天天上街、時時巡查,對不文明行為發現一例,抓拍曝光一例,讓更多群眾敬畏文明、守護文明。
4.健全完善機制。要健全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構建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人大、政協視察督導,文明辦組織協調,行業部門各負其責,群團組織密切配合,新聞媒體引導跟進,干部群眾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要健全完善文明創建屬地管理機制,強化各鄉鎮、城市社區在文明創建工作中的組織推動作用,加快推進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文明鄉村創建屬地化管理。要健全完善創建文明城市投入保障機制,持續壯大創城隊伍力量,拓寬籌資渠道,鼓勵社會各界對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供資金和物質支持。要健全完善社情民意反映和快速辦理、反饋機制,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提高群眾參與率和滿意度。要健全完善市民廣泛參與機制,組織開展多形式、精準化的志愿服務活動,引導廣大市民自覺參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形成濃厚的創城氛圍,努力開創全縣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新局面。
(中共崇信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