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欽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華誕,作為一名少年先鋒隊隊員,我很激動。
在加入少年先鋒隊的時候,老師就告訴我們,中國少年先鋒隊的創立者和領導者是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是給人民帶來幸福的偉大的黨。
我的姥爺是共和國同齡人,他16歲就參軍了,是一名老共產黨員。他告訴我,20世紀60年代他去當兵時,交通情況是這樣的:從福建老家的鄉里步行一天到達縣城;再坐一天汽車到達鄰縣,因為那里才有火車站;然后在鄰縣坐火車硬座,兩天后才能到達部隊。那是姥爺第一次見到汽車和火車,本來很興奮,但是那么多天坐下來,腿都坐腫了,興奮勁兒也沒了大半。那次非同一般的交通經歷讓姥爺印象極為深刻。
我的姥姥也是一名共產黨員,她18歲入黨,在婦聯工作。1978年,30歲的她代表我們縣去北京參加中國婦女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交通情況是這樣的:先從福建老家的縣城出發,坐一天的汽車到達市里,住一晚;第二天坐火車,十多個小時后到達省城福州;在福州再乘坐軍用飛機飛向首都北京。姥姥回憶說,飛機很小,只能坐五十個人,而且飛行過程中非常顛簸、噪音巨大。為了減少大家耳膜的不適感,乘務員還給所有乘客都發放了一種硬糖,讓大家用力嚼。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國的飛機制造業越來越發達,現在乘坐飛機可是一種享受了——機艙寬敞,噪音不大,還可以看電影呢。
再說說我的父母吧。他們都是福建人。我爸爸考上了大連的大學,20世紀90年代,他從我們縣坐半天汽車到達鄰縣;然后在鄰縣坐火車硬座,一天后到達上海;在上海的十六鋪碼頭坐客運船,在海上漂兩天才到達大連。我爸爸去讀個大學,交通工具有汽車、火車、輪船,時間花了三天三夜還要多。我媽媽讀的是廈門大學,就在本省內,但她從我們縣坐汽車也坐了十多個小時才到達廈門。而現在,只需要坐兩小時高鐵就到了。交通科技的發展真是突飛猛進??!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交通條件不斷得到改善,中國現在已經進入了高鐵時代?,F在我們生活在上海,寒暑假回福建老家只要坐四五個小時的高鐵就到了,再也不用汽車轉火車地“聯運”了。
我的家鄉雖然是革命老區,但在十多年前就通了火車,現在還有高鐵、動車,去國內任何一個地方基本都能當天到達。
那天我看新聞,說未來5年“長三角城市群”將率先建成現代化鐵路網。到那時候,人們的出行就更加方便了。真是“科技改進交通,天涯近在咫尺”。
2021年5月15日7時18分,中國天問一號著陸巡視器成功著陸于火星烏托邦平原,實現了我國首次地外行星著陸。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中又一具有重大意義的里程碑。幾代航天科學家們為我們打開了一個美麗新世界,也許幸運的我們以后就能自由地到火星上去旅行了!
回望黨的百年,祖國繁榮進步,人民生活日新月異;展望未來,每一位奮發圖強的少年在黨的領導下,為了祖國和人民努力奮斗,更多更美好的夢想正在等待我們去實現!
點評
寫作重大題材的文章容易假大空,小作者卻寫得生動形象,其奧妙在于從生活中取材,選取身邊的故事,以小見大。
通過小作者的敘述,我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的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文章的主體部分,小作者寫了祖輩、父輩和自己的經歷,以鮮活的事例來表現交通的變化。在敘述的時候,小作者注意詳略安排,重點說祖輩、父輩的經歷,自己的經歷則一筆帶過,詳略得當。
(劉玉真)5F6355C4-96B9-445A-B904-4E47412145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