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只有服務產業才能彰顯生命力,產業只有科技支撐才能插上騰飛翅膀。2022 年4 月20 日,在河南省雜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組織下,由科技特派員秦家范、李小艷、王自力牽頭制定的《“嶺上硒薯”富硒生產技術標準》《“伊川小米”富硒生產技術標準》2 項團體標準通過專家組審查,伊川縣縣長袁劍現場宣布2 項標準在伊川縣正式實施。在評價會上,科技特派員秦家范、李小艷分別就谷子富硒生產標準、甘薯富硒生產標準做了專題匯報。
洛陽市伊川縣分布有6 條富硒土壤帶,富硒土地總面積位居河南省第一。當地的富硒農產品品牌已初具影響力,但是富硒甘薯、谷子的生產企業仍存在產品開發不規范、硒含量標準不一致、標準化生產技術不系統等問題。因此,伊川縣亟須盡早制定富硒甘薯、谷子地方生產標準,規范和指導企業富硒農產品生產。
從2018 年由科技特派員秦家范、李小艷、王自力等組建的富硒課題組承擔“洛陽市富硒農業發展工作實施方案”項目以來,在伊川、汝陽、偃師、孟津、欒川等縣(市)建立富硒農產品生產試驗和示范基地,開展谷子、甘薯作物的富硒生產研究,積極探索富硒農產品生產新模式。課題組專家經4 年多的研究,已形成較成熟的農作物富硒生產技術。
2021 年,科技特派員根據研究的富硒生產技術標準,為洛陽美虹家庭農場富硒小米生產基地提供技術指導。該基地在伊川縣白沙鎮豆村,種植富硒谷子面積13.33 hm。該基地種植谷子品種為豫谷18、華谷12,在谷子灌漿初期噴施硒營養強化劑,當年667 m谷子平均產量340 kg。經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質檢中心檢測,該基地的小米硒含量為0.12 mg/kg,符合富硒標準。該農場主打“伊川農家富硒小米”品牌,產品供不應求。2022 年,通過采取“農場+農戶”模式,白沙鎮豆村已發展富硒谷子66.67 hm,并與農戶簽訂了購銷合同。
該標準的制定對“嶺上硒薯”“伊川小米”規范化、標準化生產具有指導意義,對伊川縣富硒甘薯、谷子產業發展具有推動作用。下一步,伊川縣農技推廣部門將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抓好全縣甘薯、谷子富硒生產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