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 王露
21世紀是巨大變革的時代,人們的生活受到信息技術的影響而改變。類似“互聯網+”的技術,正以難以預計的速度滲透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的特性,使我們擁有更多消費方式和選擇途徑,也給大眾帶來了泛在技術的副產品—“碎片化”。
由于碎片化,導致系統地理解難度增加,學習效果極具不穩定性。特別是在知識教育領域,知識和信息“過載”的情況異常嚴重,所學知識和用來學習的時間也越發分散零碎,學習時面臨缺乏系統性、完整性和相關性的問題,使我們學習的難度增加,難以進入深度的學習,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不佳,因此受到嚴重的質疑。
問卷是統計調查的一種形式。一般情況下,問卷通過郵件發送,可以單獨發送,也可以集體分發。調查員有責任認真如實填寫表格中提出問題的答案。通過文獻閱讀,選取合適的量表,在前人問卷的基礎上,制作出本研究所需的問卷。
由表1可知,問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負責收集被試者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采用李克特五點量表,從四個維度入手,每個維度下設立十個陳述,調查碎片化背景下大學生的學習效果。

表1 問卷結構

表2 訪談結構

表3 Cronbach 信度分析
訪談法常用于收集特定人群對特定事件的理念、經驗等。本研究通過對蘭州大學學生的隨機采訪,獲得實驗需要的大量數據,以此來分析影響碎片化背景下的大學生學習效果的因素。
如表2所示,在擬定訪談提綱方面,考慮到影響碎片化背景下的學習效果因素因人而異,學學習狀況也不盡相同,擬定了七條訪談需得到的必要信息:姓名、性別、年級、專業、對碎片化學習的態度、自身碎片化學習的現狀、對碎片化學習的建議。
1.信效度分析
量表數據需先進行信度、效度分析,以此判斷數據是否能夠進行下一步的因子分析。該問卷的主題部分是四個維度,每個維度由十個評價指標構成,將其平均值作為維度變量,進行信效度的檢驗。
由表3可以看出,信度系數值為0.828,大于0.8,說明研究數據的信度較高,因此不應該作刪除處理。對于“CITC value”(即校正項總計相關性),所有分析項的CITC值都大于0.4,說明分析項之間存在良好的相關性,意味著研究數據信度水平良好。
綜上所述,此研究數據的可靠性和質量較高,可以進行進一步分析。
如表4所示,本研究使用效度研究來分析研究項目的合理性與其價值。在數據分析方法上,具體為通過分析KMO值判斷信息抽取的適宜性。KMO值為0.750,大于0.6,四個因子解釋率值分別為25.919%、25.901%、25.547%和22.633%,旋轉后累積偏差解釋率為100.000%>50%。綜上所述,本研究數據信息能被有效提取。

表4 效度分析結果表
2.性別的差異性分析
此研究中,性別對學習效果的差異采用t檢驗(具體為一般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研究。由表5可以得出,性別在學習效果上沒有顯著性差異(p=0.131>0.05),說明不同性別在學習效果上是一致的,沒有差異。

表5 性別t檢驗分析結果
3.年級的差異性分析
此研究中,年級水平對學習效果的差異采用方差分析(具體為一般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研究。由表6可以得出,各年級的學習效果沒有顯著性差異(p=0.102>0.05),說明不同年級的學習效果一致,沒有差異。

表6 年級方差分析結果
4.專業的差異性分析
此研究中,專業類型對學習效果的差異是通過方差分析(具體為一般單因素方差分析)來研究的。由表7可以得出,各專業類型對學習效果的影響均不顯著(p=0.058>0.05),說明各專業類型對學習效果的影響均具有一致性,沒有差異。

表7 專業方差分析結果
5.四個維度間的相關性分析
如表8所示,學習管理與學習態度的相關值為0.518,顯著性水平為0.01,說明學習管理與學習態度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1]學習管理與學習資源的相關性值為0.439,顯著性水平為0.01,說明學習管理與學習資源具有顯著的相關性。學習管理與學習交互的相關值為0.620,顯著性水平為0.01,說明學習管理與學習交互具有顯著的相關性。

表8 學習管理維度Pearson相關
如表9所示,學習態度與學習管理之間的相關值為0.518,顯著性水平為0.01,說明學習態度與學習管理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學習態度與學習資源的相關值為0.524,顯著性水平為0.01,說明學習態度與學習資源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學習態度與學習交互之間的相關值為0.545,顯著性水平為0.01,說明學習態度與學習交互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2]

表9 學習態度維度Pearson相關
如表10所示學習資源與學習管理的相關值為0.439,顯著性為0.01,說明學習資源與學習管理具有顯著的相關關系。學習資源與學習態度的相關系數取值為0.524,顯著性水平為0.01,說明學習資源與學習態度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學習資源與學習交互的相關系數取值為0.694,顯著性水平為0.01,說明學習資源與學習交互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

表10 學習資源維度Pearson相關
如表11所示,學習交互與學習管理之間的相關值為0.620,顯著性水平為0.01,說明學習交互與學習管理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學習交互與學習態度的相關值為0.545,顯著性為0.01,說明學習交互與學習態度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學習交互與學習資源的相關值為0.694,顯著性為0.01,說明學習交互與學習資源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

表11 學習交互維度Pearson相關
如表12所示,本研究通過相關分析,研究了學習效果和學習態度、學習管理、學習資源、學習互動之間的關系。分析結果如下:

表12 學習效果Pearson相關
學習管理與學習效果之間呈現出顯著性,相關系數值是0.807,并且相關系數值均大于0,意味著學習管理與學習效果之間是正相關關系。學習態度與學習效果之間呈現出顯著性,相關系數值為0.769,并且相關系數值均大于0,意味著學習態度與學習效果之間是正相關關系。學習資源與學習效果之間呈現出顯著性,相關系數值為0.813,并且相關系數值均大于0,意味著學習資源與學習效果之間是正相關關系。學習交互與學習效果之間呈現出顯著性,相關系數值為0.875,并且相關系數值均大于0,意味著學習交互與學習效果之間是正相關關系。
1.編碼
如表13所示,通過對訪談稿的仔細研究,將其進行概念化的歸納、比較,按照屬性及其維度可以分為:積極態度、中立態度、消極態度、頻率經常、頻率偶爾、頻率極少、學習管理方面、學習態度方面、學習資源方面、學習交互方面。再進行主軸式編碼,也叫二級編碼。通過選擇和構建主要類屬的內容,重新組織數據,可以分為:態度、現狀、建議。最后進行選擇性編碼,也叫三級編碼或者核心性編碼。在前兩級編碼的基礎之上,提煉出一個簡要的主題為:碎片化背景下的學習。

表13 三階段編碼示例表
2.交叉分析
將“性別”屬性與“建議”節點進行編碼查詢,做交叉分析。由表14可知,在男性中有12人關注學習管理方面,8人關注學習資源方面,5人關注學習態度方面,2人關注學習交互方面。在女性中有8人關注學習管理方面,4人關注學習資源方面,2人關注學習態度方面,1人關注學習交互方面。

表14 性別與建議矩陣編碼查詢
將“年級”屬性與“建議”節點進行編碼查詢,做交叉分析。由表15可以得出,不同年級在建議維度并沒有明顯差異。受訪者普遍認為,學習管理是提高學習效果最重要的方面,其次是學習資源、學習態度、學習交互。

表15 年級與建議矩陣編碼查詢
將“專業”屬性與“建議”節點進行編碼查詢,做交叉分析。由表16可以得出,不同專業在建議維度并沒有明顯差異。受訪者普遍認為,學習管理是提高學習效果最重要的方面,其次是學習資源、學習態度、學習交互。

表16 專業與建議矩陣編碼查詢
基于收集到的193份數據,利用SPSS處理數據以及呈現出的圖表可得出,在蘭州大學本科生這個群體中,性別、年級、專業的差異不會影響碎片化背景下學習的效果。
根據碎片化背景下學習的四個維度的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可知,每個維度間都是存在相互影響的,且呈現出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再從具體系數值可以看出,學習交互維度對學習效果的影響最為顯著,其次是學習資源、學習管理、學習態度。
通過對27位蘭州大學在校大學生的采訪,收集并梳理得出27份訪談樣本數據,使用Nvivo軟件輸入上述采訪數據,進行文本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從總體上看,蘭州大學大學生更為關注碎片化學習的學習管理維度,即關注學習計劃的制訂、學習目標的完成等方面,極少的大學生會關注學習交互維度,即與老師、同學的學習探討。因此,被訪者在日常學習中,會愿意在學習管理上消耗更多時間和精力,期待獲得更高的整體學習效果上的產出。
從基本信息上分析被訪者給出的建議,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不同性別、年級、專業不會影響大學生對于提高碎片化背景下學習效果的認知,即重要性由高到低為:學習管理、學習資源、學習態度、學習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