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詩秀
彭桓武很小就表現出對科學的濃厚興趣。在長春、北平等處,彭桓武斷斷續續上了三年中學,他不斷跳級,十五歲便高三畢業。投考大學時,受清華園青青草坪的吸引而選擇了清華大學物理系。入大學后,彭桓武除了主修物理、選修其他自然科學課程,還廣泛涉獵人文學科開闊視野。二年級時,利用一個暑假遍覽先秦諸子,竟然還動手整理了他所推崇的《荀子》。
1935年,不到二十歲的彭桓武大學畢業了,隨即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研究生院深造。盧溝橋事變后,彭桓武輾轉到了昆明,在數學大師熊慶來主持的云南大學任教。1938年,彭桓武考取了“英庚款”留學生,他在清華大學的老師周培源為他選擇了導師——馬克思·玻恩。彭桓武來到了愛丁堡,成為玻恩的第一個中國弟子。玻恩這一批學生中,除了中國人彭桓武,還有英、法、德、印度人。1940年,彭桓武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1941年,彭桓武來到都柏林高級研究院工作。
在都柏林高級研究院的兩年間,彭桓武與海特勒、漢密特兩位學者合作,研究關于解釋宇宙線的介子的課題。他們綜合了介子場論若干成果,對宇宙線現象作了較系統的解釋,這個理論便以它的作者姓名的第一個字母命名:HHP。HHP理論的主要工作出自彭桓武之手,彭桓武的名字一時廣為同行所知。海特勒后來在回憶都柏林高級研究院生活時說:“同事中最受熱愛的一個是中國人彭桓武?!薄敖洺5呐d致結合著非凡的天才,使他成為同事中最有價值的一個。”
隨后,彭桓武又回到愛丁堡大學,獨立開展研究。1945年,彭桓武獲得了科學博士學位。同年,他以關于場的量子力學與統計力學的一系列探索性工作,與玻恩共獲愛爾蘭皇家學會的麥克杜格爾—布里斯班獎。
薛定諤接著又聘請彭桓武回都柏林高級研究院當教授,彭桓武開始指導研究生。1946年夏,戰后第一次基本粒子會議在劍橋大學舉行,彭桓武應邀出席。然而,彭桓武卻念念不忘回祖國去。他和滯留在法國的錢三強相約回國后聯合志同道合的人干一場,讓祖國借助原子時代的科學技術強盛起來。
2007年2月28日,彭桓武因病于北京辭世,享年九十二歲。去世后,家人遵其遺囑,將遺體器官捐獻給了醫院進行醫學研究,并將其畢生的工資積蓄近五十萬元捐贈給了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還留下這樣一份親筆簽字的遺囑:喪儀從簡,不舉行任何會,骨灰不存任何公墓。骨灰與夫人劉秉嫻骨灰合并,由遺囑執行人按遺愿歸返自然?!皟蓮椧恍恰苯鹳|獎章贈給國家一級的軍事博物館。書贈理論所圖書館。請注意玻恩簽名贈予我的一本Atomic Physics有紀念意義。上網的電腦及相連的打印機各附件與桌和轉椅,應歸還理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