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迎迎 朱永超 劉文輝
摘 要 目的:調查分析某院煙酰胺的使用情況,為加強監管及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方法:抽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某院使用煙酰胺的出院病歷資料,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對患者一般情況、科室用藥排名、不良反應及不合理用藥等進行分析。結果:煙酰胺的用藥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且輕微,用藥科室以心血管內科、腫瘤內科等為主。不合理用藥以無適應證用藥為主,其他包括用藥劑量偏小、溶媒選擇不適宜、用藥療程偏長等。結論:某院煙酰胺在臨床應用中存在諸多不合理現象,醫院應加強輔助用藥管理,持續提升合理用藥水平。
關鍵詞 注射用煙酰胺 輔助用藥 合理用藥 分析
中圖分類號:R969.3; R977.22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6-1533(2022)11-0050-04
引用本文 唐迎迎, 朱永超, 劉文輝. 某院注射用煙酰胺使用情況調查分析[J]. 上海醫藥, 2022, 43(11): 50-53.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use of nicotinamide for injection in a hospital
TANG Yingying1, ZHU Yongchao1, LIU Wenhui2(1. Department of Pharmacy, Xinyang People’s Hospital, Xinyang 4640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Second Xiangya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use of nicotinamide for injection in a hospital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strengthening regulation and rational clinical drug use. Methods: The medical records of discharged patients using nicotinamide for injection in a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June 2021 were selected an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patients, the ranking of department medicatio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irrational use of drug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 population of nicotinamide use was mostly middle-aged and elderly,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low and mild, mainly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and medical oncology. The irrational use of nicotinamide was mainly off-label use, while others included smaller dosage, inappropriate choice of solvents and longer treatment courses. 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unreasonable phenomena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nicotinamide for injection in a hospital and the management of adjuvant drug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so a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level of rational drug use.
KEY WORDS nicotinamide for injection; adjuvant drugs; rational drug use; analysis
近年,隨著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輔助用藥的監管也備受關注和重視[1]。2018年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相繼發布《關于做好輔助用藥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關于印發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藥及生物制品)的通知》等文件,以期進一步規范輔助用藥臨床應用行為,提高合理用藥水平,減輕患者看病就醫負擔、維護人民健康權益。
注射用煙酰胺(以下簡稱煙酰胺)作為一種輔助用藥[2],屬于維生素B3的衍生物,是輔酶Ⅰ和輔酶Ⅱ的組成部分,通過參與細胞的能量代謝,在氧化應激或炎癥損傷時發揮保護作用,能有效地預防細胞和細胞膜免受自由基的損傷,具有抗氧化、抗炎、代謝調控等作用[3-4],在臨床上使用較為廣泛,且連續3個季度在某院藥品雙十排名中穩居前三。本文通過對該院煙酰胺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分析,旨在規范煙酰胺的臨床應用,為合理用藥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利用美康臨床藥學管理系統(PASS PharmAssist)抽取某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使用注射用煙酰胺(規格:50 mg/支)的出院患者病歷資料,共計抽取1 475例。其中,男性796例(53.97%),女性679例(46.03%);年齡8~96歲,平均(61.47±14.20)歲。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在2020年1月—2021年6月使用注射用煙酰胺的出院患者病例(臨床診斷、年齡不限)。
排除標準:①病例資料不完整;②住院時間≤3 d。
1.3 方法
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借助Excel軟件對抽取的1 475例病歷資料中患者一般情況、科室用藥排名情況、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不合理用藥情況等建立數據資料庫并進行統計分析。
1.4 評價標準
依據《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范(試行)》、煙酰胺的藥品說明書及相關文獻資料[5-8],結合某院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用藥評價標準(表1)。

2 結果
2.1 患者一般資料統計情況
1 475例病歷中,50~79歲中老年患者居多(占73.29%),未成年患者12例(占0.81%);臨床診斷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律失常”或“心臟傳導阻滯”等居多;住院時間為4~95 d,平均(11.38±10.82)d;使用煙酰胺的療程為4~47 d,平均(6.89±4.25)d。
2.2 科室用藥排名情況
1 475例病歷中,涉及使用煙酰胺的臨床科室有16個,累計消耗煙酰胺36 351支,金額高達174.48萬元。其中按用藥人數排名前五位的科室與按消耗數量排名前五位的科室順序保持一致,依次為心血管內科、腫瘤內科、普通外科、重癥醫學科及神經外科(表2)。

2.3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 475例病歷中,有2例患者出現疑似煙酰胺相關的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14%,主要表現為局部的皮疹,伴有瘙癢,嚴重程度為一般,醫師給予停藥及對癥處理后均痊愈。
2.4 不合理用藥情況
1 475例病歷中,經點評發現存在不合理使用煙酰胺現象有687例,不合理用藥率為46.58%,根據不合理用藥類型所占比從高到低排序依次為:無適應證用藥396例、用藥劑量偏小192例、溶媒選擇不適宜94例、用藥療程偏長5例(表3)。

3 討論
3.1 關于用藥人群問題
本次研究調查的病歷中有12例未成年患者使用煙酰胺(占0.81%),其中年齡最小者為8歲。而煙酰胺藥品說明書“兒童用藥”部分提示本品未進行該項實驗且無可靠參考文獻,屬于超年齡用藥,為超說明書用藥的一種[9]。超說明書用藥問題在臨床普遍存在,其安全性和合理性一直備受爭議。由于大多數上市的藥物并沒有開展兒童的臨床用藥試驗,因此兒科領域的超說明書用藥將面臨更多的風險和法律問題[10],建議臨床醫師謹慎超說明書用藥。如確實因病情需要超說明書用藥,須向醫院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提供相關循證醫學證據,經審批同意在醫務科和藥學部備案后方能使用,并在用藥前與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明確告知患者其使用風險與獲益[11-12],同時在患者用藥過程中給予密切監護,降低醫療風險。
3.2 關于不合理用藥問題
3.2.1 無適應證用藥
點評發現有396例無指征使用煙酰胺的情況(占57.64%),外科以普通外科、神經外科居多,內科以腫瘤內科居多,其用藥目的主要為預防術后可能出現的心律失常以及化療后可能出現的心臟毒性。
心律失常是圍手術期常見并發癥,其發生率國內外報道不一,劉海青等[13]研究發現普胸外科發生率較其他科室偏高。引發術后心律失常發生的原因有很多,如高齡(>65歲)、合并心肺基礎疾病、術前心電圖異常、手術類型及手術時間、電解質失衡、麻醉因素、疼痛刺激等。但臨床上須根據心律失常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程度、發生和持續的時間、心臟病變的嚴重程度等來確定是否有治療的必要性[14-16],且如須治療也應選擇胺碘酮、利多卡因、普羅帕酮、艾司洛爾等經典抗心律失常用藥,而選擇煙酰胺預防術后心律失常缺乏循證醫學證據。
臨床上化療藥物引起心臟毒性發病率較高,王素麗等[17]研究發現期發病率可高達18%,特別是蒽環類藥物,具體機制可能為誘導心肌細胞凋亡,產生活性氧、改變線粒體功能、誘導基質重構等[18]。有薈萃分析顯示預防化療藥物引起的心臟毒性,首選右丙亞胺,其他藥物如輔酶Q10、左卡尼汀、N-乙酰半胱氨酸、維生素C和維生素E或許有一定心臟保護作用,但尚需進一步研究,而選擇煙酰胺用于預防化療后心臟毒性更是缺少循證醫學證據[19]。
3.2.2 用藥劑量偏小
點評發現有192例煙酰胺用藥劑量偏小現象(占 27.95%),科室分布主要為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血液內科等。給藥劑量為100~150 mg/d,遠低于說明書推薦的常用劑量300~400 mg/d。本品作為輔助用藥,其臨床意義在于提高一線治療藥物的療效,加快疾病的痊愈速度,縮短患者住院時間[20],而用藥劑量不足不僅會影響藥物的療效,還會加重患者經濟負擔,建議參照藥品說明書推薦用藥劑量給藥。
3.2.3 溶媒選擇不適宜
點評發現有94例煙酰胺溶媒選擇不當現象(占13.68%),主要表現為考慮患者有糖尿病,為減少糖分的攝入,而使用氯化鈉注射液作為溶媒,科室分布主要為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神經外科等。筆者查詢大量國內外文獻,未見煙酰胺與氯化鈉配伍的相關文獻信息,從用藥安全角度考慮建議臨床醫師使用藥品說明書推薦的10%葡萄糖注射液作為溶媒。針對糖尿病患者應做好血糖監測,如因輸液引起血糖波動較大,可采用常規胰島素對消方案應對,即葡萄糖和正規胰島素按照3∶1或4∶1的比例進行配置,以促進機體對葡萄糖的利用,減少血糖波動[21]。
3.2.4 用藥療程偏長
點評發現有5例超療程使用煙酰胺現象(占0.73%),科室分布全部為神經外科,多為顱腦外傷合并心臟基礎疾病患者。本品說明書推薦用藥療程不超過30 d,超療程用藥不一定能起到更好的療效,反而可能會因長期使用造成藥物蓄積,引起毒性反應,造成對人體新的傷害[22],進一步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
綜上所述,注射用煙酰胺在某院臨床應用中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特別是無適應證濫用藥物現象較多。隨著國家對醫療機構藥事管理工作、合理用藥考核工作的不斷加強[23-24],醫院應強化輔助用藥的管理,加大對臨床醫師的培訓考核力度;充分發揮臨床藥師的專業優勢,加強對臨床用藥的審核和干預,持續提升醫院合理用藥水平,保障患者用藥安全、有效、經濟。
參考文獻
[1] 陳健媚, 徐兆景, 陳新莉. 2018—2019年重點監控藥品應用情況及合理性分析[J]. 中國醫藥科學, 2020, 10(16): 111-113; 118.
[2] 王麗, 蔡德芳, 陳勇, 等. 輔助用藥分類方法探索[J]. 中國藥師, 2015, 18(12): 2156-2159.
[3] 程麗婷, 陳濤, 劉亞君, 等. 煙酰胺防治感染和膿毒癥的研究進展[J]. 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 2020, 32(7): 877-879.
[4] 楊馳, 鄭詠秋, 戴敏. 煙酰胺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臨床肺科雜志, 2011, 16(12): 1914-1916.
[5] 馬慧娟, 張偉, 周生國. 煙酸及煙酰胺對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癥的影響[J]. 中國血液凈化, 2017, 16(11): 755-757.
[6] 高格, 謝席勝, 馮勝剛. 煙酸和煙酰胺治療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癥的研究進展[J]. 西部醫學, 2019, 31(2): 318-321.
[7] 余輝, 申國慶. 煙酰胺在皮膚科的應用進展[J]. 藥學與臨床研究, 2014, 22(3): 262-265.
[8] 丁治云, 吳衛志, 王明悅, 等. 米諾環素聯合煙酰胺治療121例大皰性類天皰瘡[J]. 臨床皮膚科雜志, 2014, 43(11): 648-650.
[9]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臨床藥理學組, 《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 中國兒科超說明書用藥專家共識[J] . 中華兒科雜志, 2016, 54(2): 101-103.
[10] 金婭, 許莉, 何慶夏, 等. 兒科超說明書用藥的問題與管理模式探討[J]. 中醫藥管理雜志, 2020, 28(10): 98-100.
[11] 廣東省藥學. 醫療機構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管理專家共識[J]. 今日藥學, 2014, 24(12): 841-843.
[12] 中國藥理學會治療藥物監測研究專業委員. 超說明書用藥專家共識[J]. 藥物不良反應雜志, 2015, 17(2): 101-104.
[13] 劉海青, 呂榮增, 連永峰, 等. 胸外科圍手術期心律失常的防治[J]. 中國醫藥科學, 2012, 2(10): 250-251.
[14] 謝曉華. 圍手術期心律失常及其處理[J]. 解放軍保健醫學雜志, 2006, 8(4): 200-203.
[15] 謝小娟. 圍手術期并發惡性室性心律失常35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8, 8(33): 8262-8263.
[16] 中國心臟重癥心律失常專家委員會. 成人心血管外科術后心律失常治療專家共識[J] 中國循環雜志, 2017, 32(7): 627-631.
[17] 王素麗, 詹成創, 蘇夢琦, 等. 化療藥物致心臟毒性的機制及防治進展[J]. 臨床與病理雜志, 2021, 41(1): 203-209.
[18] 權力, 張艷達, 趙健, 等. 化療藥物致心臟毒性的可能機制及干預措施[J]. 國際心血管病雜志, 2021, 48(2): 98-101.
[19]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 蒽環類藥物心臟毒性防治指南(2013年版)[J]. 臨床腫瘤學雜志, 2013, 18(10): 925-934.
[20] 韓爽, 鐘敏濤, 李錦, 等. 我國輔助用藥應用現狀及管理對策初探[J]. 中國藥學雜志, 2016, 51(8): 678-682.
[21] 李浩, 施芳紅, 顧智淳, 等. 僅可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釋的藥物與胰島素配伍的情況及其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世界臨床藥物, 2018, 39(7): 502-508.
[22] 壽曉嬡, 閔慧, 薛小榮, 等. 2017—2018年西安市第四醫院中藥注射劑的使用合理性分析[J]. 現代藥物與臨床, 2019, 34(8): 2519-2524.
[23]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等. 關于印發加強醫療機構藥事管理促進合理用藥的意見的通知[EB/OL]. (2020-02-26)[2021-11-15].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2002/ea3b96d1ac0 94c47a1fc39cf00f3960e.shtml.
[24]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做好醫療機構合理用藥考核工作的通知[EB/OL]. (2019-12-20)[2021-11-15].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1 912/5acbea335f5e458ba65a50c779aa62e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