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網站7月4日文章,原題:中國餐飲經營者帶著焦慮和希望看待京東入局外賣 對于京東進入中國外賣市場的前景,北京東城區的餐館老板衡岳感到矛盾。他認為沒有任何理由相信挑戰者的到來能使餐館受益。
京東零售首席執行官辛利軍表示,京東正在研究進入餐飲外賣業務的可能性。目前,美團和餓了么控制著95%的市場?!罢f實話,我不喜歡跟外賣平臺合作?!焙庀壬f,疫情最初暴發時,為了避免過度依賴外賣平臺,他甚至親自在微信上接單,并用“閃送”送餐。雖然平臺可能帶來新客戶,但也會從他的禾寸潤中抽取16%-20%作為費用。
“我們經常與外賣員發生沖突,、他們總是趕時間,因為遲到了就會被罰款?!焙庀壬f,“以堂食為主的餐廳無法在晚餐高峰時段提供那么多餐食。當我們與平臺溝通時,他們只是說‘客人不喜歡等那么長時間?!?/p>
新加坡南洋商學院市場營銷系主任莎倫?黃(音)表示,一些餐廳對外賣平臺心存警惕并不奇怪。“這類應用程序對擴大餐館的覆蓋面有積極作用。然而,這類應用也會讓競爭對手更容易進入一家餐廳的現有市場,從而不可避免地加劇競爭。使用這類應用也很昂貴,因為餐廳需要向該應用支付費用?!?/p>
雖然競爭加劇對顧客來說是個好消息,但這也意味著小餐館面臨更大的壓力,因為它們往往利潤微薄。倫敦國王學院國際發展系博士黃慧(音)表示,快餐品牌和大型連鎖餐廳比個體餐館更能經受住這場“價格戰”。
在北京朝陽區經營漢堡店的亨利?汀布萊克對新平臺入局更加熱衷。他說':“我完全支持和鼓勵它。多多益善。接觸到的客戶越多越好?!绷硪幻蛷d老板施新中(音)則希望京東的進入能夠帶動整個行業的價格下降。(作者凱爾?馬林,陳欣譯)
環球時報2022-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