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亞飛
摘 要:近幾年,各地公路橋梁建設步伐不斷加快,軟土地基在公路橋梁建設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由于軟土地基會影響公路橋梁的質量,因此,在公路橋梁工程中,必須密切關注對軟土地基的處理,合理選擇軟土地基的施工技術。主要分析對軟土地基的施工處理技術,希望對公路橋梁建設的相關部門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公路橋梁工程;軟土地基;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U416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6-6903(2022)05-0016-03
0 引言
在公路橋梁的建設中,軟土地基對工程建設影響很大。因此在修建公路橋梁前,需要對軟土地基進行有效的處理,以提高地基的可靠性,從而保證了公路橋梁工程的順利開展。
1 公路橋梁施工中軟土地基的特點
1.1 滲透性差
公路橋梁的軟土地基上有大量的沙土,這使粘土更容易硬化。此外,如果軟土地基處于高壓下,會形成一些氣泡并堵塞排水管,由此,導致土壤滲透性降低[1]。
1.2 強壓縮
公路橋梁對軟土地基的壓實性要求很高。一般來說,軟土地基的可壓縮性隨著流體極限的增加而增加。另外,由于各個地區的地質條件不同,因此,施工單位需要研究不同硬化程度的粘土的性質,以確保公路、橋梁工程順利運行。
1.3 低剪切強度
在公路橋梁的軟土地基中,軟土地基的抗剪強度較低。這對路面的排水效率有很大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路橋梁的工程質量。因此,必須妥善處理軟土地基的抗剪強度,避免影響公路橋梁工程質量。
2 公路橋梁施工中影響軟土地基的因素及風險
2.1 公路橋梁施工中影響軟土地基的因素
2.1.1 土壤質量
土壤具有不同的特性,必須在施工中結合當前在建的土壤特性,改進施工方法。土壤質量是影響軟土地基的重要原因。例如,粘土和沙土需要根據在建土壤的類型進行不同的處理。粘土顆粒又小又細,和更多滲透性差的軟土地基一樣,需要對其進行壓縮。沙土中含有大量沙土顆粒,沙土自然疏松,壓實面積大,需要多次壓實。而土壤中的孔隙大小和強度等級直接決定了軟土地基的穩定性。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需要首先加入沙子和礫石,其中礫石厚度約15 cm,將礫石遍布其上,總厚度約為40 cm。
2.1.2 道路邊坡設計要求
根據《公路路基施工工技術規范2019版》設計的要求,在滑體范圍內和外進行漿砌圈形截水溝用來減少地下水的下滲。在抗滑樁施工的范圍內,應平整地面并填平夯實,避免對樁身產生側壓。樁孔開挖的時候,要根據下滑力的大小,滑體的土石結構破壞的程度和地下水等情況的不同,采用全面同時開挖或者跳躍式間隔開挖。根據地質條件,護壁可以采用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的以及噴護等方法。如果在地質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且開挖不深時,能確保施工安全時,可以不支護,一般控到設計標高,符合樁基已經設置在較好的基巖上,井孔就保持垂直且不小于設計的尺寸和己達最底下一層滑動面下5 m以上時,應立即綁扎鋼筋(或下預制鋼筋籠),灌注桃身混凝土,不能拖延時間[2]。
2.2 公路橋梁建設中軟土地基所帶來的風險
軟土地基的內部結構孔隙較大,因此,更容易出現路面下沉的問題。道路沉降的主要原因是軟土地基在施工過程中受到地下水的影響,再加上其經過長時間的侵蝕,一些土壤就會被沖刷而流失,導致地基的穩定性大幅度降低,進而使其在受到壓力時,導致路面變得不平整。由以上分析可知,軟土地基的基本穩定性較差,道路的建設和運營難以承受長期的雨水影響,所以必須使其具有較強的抗荷載沖擊能力,否則會影響路面質量。我國建筑企業根據目前的情況,在修建高速公路時,往往選擇瀝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作為建筑材料。工程師需要充分考慮公路工程的實際要求和施工特點,避免路基材料選擇的不合理。因此,工程師必須靈活選擇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藝,確保公路質量。
3 公路橋梁工程中軟土地基施工存在的問題
3.1 沒有充分重視軟土地基施工技術
施工企業沒有綜合考慮軟土地基的施工工藝,在施工過程中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所以部分軟土地基施工無法達到預期的工藝要求和建設目標。另外,為了降低施工成本,一些建筑企業即使意識到軟土地基施工的必要性,但還會繼續采用傳統的基礎施工方法,雖然很多這種施工方法是無害的,但由于施工企業的片面認識,往往會造成地面沉降、不平整等嚴重后果。這不僅延長了建設工期,而且增加了建設成本,同時也帶來了不必要的交通危險。
3.2 地質勘察不當
公路橋梁施工前施工單位沒有詳細的地質調查資料,缺乏對地質條件的全面了解,導致在公路橋梁施工方案設計過程中缺乏參與性和合理性。在實際施工的施工技術中,施工技術與現場條件不一致的問題嚴重影響了施工效果和施工進度,這都是由于建筑企業對地質勘探工作的不重視而引起的,并且施工所需的地質調查必須包含完整的信息。如果缺乏相關的建設信息,施工會很困難,而且很難開展后續的建設和設計工作。從本質上講,軟土地基的建設人員大部分都靠自身經驗施工,導致給施工帶來了更大的風險。
3.3 不合理的施工問題
在施工中,經常會出現一些不合理的情況,比如公路、橋梁軟土地基施工壓縮不足、硬地殼層處理不當等。硬地殼層位于軟土層的頂部,硬地殼層可以承受更大的壓力,如果能夠加強這部分建設,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地基的承載能力。因此,施工過程中應注意對硬地殼層的施工。許多建筑公司沒有意識到這部分的重要性,并且在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忽略相關的監督工作,導致建設過程不符合嚴格的標準。結果導致硬地殼層被破壞。隨之而來的,施工難度和施工成本將會進一步增加。軟土地基的構成比其他地基復雜,上層土和下層土的特征差異較大。處理軟土地基時,要根據各級軟土地基的特點,調整施工工藝,防止因施工不當造成地基下陷。而實際施工中經常會出現軟土地基處理不當的情況,這惡化了軟土地基的承載能力,使軟土地基處理工作出現問題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加,甚至還會造成嚴重后果。E19B0AF6-8299-42FC-A669-1A3563D4FA1A
4 道路橋梁工程中軟土地基施工技術及作業要點
4.1 施工準備
在開始處理軟土地基之前,需要進行以下安排:各類工程機械設備進入現場,并有專人負責檢查機器設備的性能。確認無誤后,報告現場控制工程師驗收[3]。同時,所有水電線路均應連接到指定地點,及時清除工程現場的地下障礙物,例如泥土雜物。所有操作必須嚴格遵守施工圖紙,混樁的樁位線由樁號和樁控側線確定,必須讓現場控制工程師進行再次檢查。確定軌距和水平距離。嚴格控制所選攪拌樁設備,保證導軌的平整、筆直,嚴格按照相關規范和標準要求進行施工。相鄰兩軌之間的平行度誤差應控制在兩厘米以內,同樣兩軌之間的高度差也應控制在2 cm以內,以消除設置誤差,保證當打樁機垂直和水平移動時能夠清除下沉問題[4]。
4.2 水泥土樁施工的技術要點
4.2.1 水泥混合樁施工
施工前需平整地面,將地面清理至樁施工面同樣高度處,同時去除不符合路面性能的雜物,并清除樁位的根土。在場地平坦的地區,開挖泥沙后,可以填入優質土壤,切忌添加任何其他土壤。水泥土攪拌機和樁距、樁尺寸必須嚴格按照圖紙要求設置。必要時,結合現場的具體情況,對建筑物內的水泥樁進行試驗。在施工開始時,檢查和測試樁成型過程。具體的試驗結果決定了成樁工藝和鉆孔深度等技術參數。在樁施工過程中必須使鉆桿混合深度準確達到設計樁長,施工過快、斷電等因素都會影響工作質量,需要采取高效的補救措施。對一天內的輔助噴霧工作需要特別注意。輔助噴劑與原樁體之間的最小重疊長度必須至少為50 cm。如果不滿足此要求,則需要重新挖掘。新樁間距應小于樁間距的0.15,在保證施工安全的同時,提高施工質量。當鉆頭上升到50 cm的高度時,要停止注入溶液,只進行攪拌。在第二次攪拌時,需要反復攪拌,雙鉆頭的速度和鉆頭的提升速度可以和第一次一樣,此時不注入泥漿,然后利用石灰土墊層。在打樁后,需要專業人員對樁的質量進行確認和驗收。28 d后可檢查樁的形成情況,如樁強度。檢查的隨機數應至少為總樁數的3%。如果在檢查中樁不合格,應采取有效的修復措施。
4.2.2 水泥土拌合
完成樁的質量檢查后,方可繼續施工,在達到可以鋪路的設計強度后,利用鈣質土墊層,完成后必須對樁按規范要求硬化。
4.3 路基加固技術的應用
4.3.1 礫石樁施工技術要點
礫石樁的施工可以通過鉆孔或敲碎礫石,在注入灌漿的同時繪制灌漿線來完成。樁的抗壓強度等級必須在一定范圍內或更高。一般使用的工程水泥含水率、溶液、灰分比以及注漿壓力都是確定的。當碎石樁達到規定齡期時,可用低應力法確認樁的質量,并檢查樁的完整性,應檢查總樁數的1/10。
4.3.2 粉噴樁加固技術
粉噴樁加固是一種常用的加工工藝。但是,使用前必須清除軟土地基上的所有障礙物。切記現場必須與機械檢修區相適應,必須保持施工現場的暢通。如果現場沒有經過認證,則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例如鋪設砂石和多層壓縮。在該地區的低地,接下來進行噴樁的施工準備工作,在檢查現場數據、測量數據的排序 時特別要注意理解和執行相關要求,保證所有設計都應符合標準,并及時更新設計圖以匹配現場實際情況[5]。如果施工中涉及到某些參數,可以用樁試驗法檢查。測試部門可以優化鉆孔速度、混合速度和噴粉率等參數,獲得更加合理有效的建設方案。
4.3.3 表面處理技術
在軟土地基處理中,可以采用表面處理技術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使用這種技術可以防止局部軟地變形。需要通過排水來增加軟土地基的表面強度,確保施工順利進行。實際中的一些表層土壤也含有大量水分,為便于軟土地基的處理,施工前需挖溝排水。
4.3.4 擠密壓實法
擠密壓實法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軟土地基維護方法之一。這種壓實技術于1971年中期引入并得到廣泛應用。該技術利用砂漿與水接觸時膨脹的原理,使土壤結構更堅固、穩定,進而加強了公路橋梁的基礎強度。
4.3.5 樁基處理技術
所謂樁基加工工藝,是一種主要利用外力將樁基推入松軟地層的加工工藝。該技術保持了樁基的穩固性,可以大大提高軟地墊層的強度。在樁基加工技術的應用中,樁基的制造和打樁工位是該技術的重要工作。
4.3.6 水泥混樁法
水泥混樁法可用于增加軟土地基的強度。大多數水泥攪拌方法都是在攪拌機中加入石灰、軟土硬化劑等原料。然后,通過復雜的物理變換,制造出高強度復合基材。為保證施工現場的清潔,必須對現場雜物進行清理,改善施工效果。
4.3.7 碎屑沉積物壓縮
碎屑沉積物壓縮結構僅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使用,這種碎屑沉積物壓縮結構可用于增加地基的強度,特別是在高速公路和橋梁的建設中,基礎區域經常存在大量沉積物。由于軟土地基往往低于水位,因此很難按照規范設計應用常規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該技術的具體用途是:首先,檢查地基所在的施工現場。然后將石頭鋪在該區域。通過機械裝置擠壓這些石頭。清除地基所在區域的所有沉積物,最后在擠壓區域放置頂層巖石,然后再鋪一層沙子,且砂石的厚度必須符合相關的標準要求。以上是在沙子鋪開后,使用碎屑沉積物壓縮結構進一步擴大土層的過程。所有操作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的要求進行。注意不要使礫石過大。此外,粒徑也不應太大。這種施工方法減少了礫石的使用量,增強了污泥壓縮效果。
4.3.8 壓實法
壓實法主要用于樁孔形成過程中,主要方法是充分利用具有側向壓縮作用的土層,然后用鈣質土或普通土壓實,重要的壓實方法很多,主要如下所述。在樁上打一個洞,其中用石灰土填滿的方法稱為石灰土壓實法,對裸土進行錘擊和填充的方法稱為土壤壓實。可以根據具體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填充方法。一般來說,需要就地取材和現場加工,這幾種方法最適用于軟土地基。另外,壓實方法中的石灰樁法采用的是普通壓實法的原理,在該方法中,將礦渣、火山灰、石灰、碎煤按一定比例加入樁孔中,通過擠壓和振動使樁體形成完整的樁,使用時注意不要堵塞管道。這是因為石灰與水會反應,然后會生成各種混合物,在反應中增加石灰的量,還會加劇阻塞問題。砂樁法不是很常見,但也是一種壓實方式,在這種方法中,主要通過沖擊或振動將軟土地基刺穿,直接用沙子或礫石填充。
5 結語
公路和橋梁工程的質量會直接影響我國的運輸業務和交通安全性。因此,工程的建設單位必須符合公路橋梁工程有關部門的最新要求和標準,并加強對軟土地基處理措施的高效應用,盡最大可能滿足項目施工要求。相關人員必須根據項目設計圖和具體建設環境靈活選擇施工方案,防止地面沉降、不平整等質量問題的出現,有效提高公路橋梁工程的整體施工水平。
參考文獻
[1] 王志宇.公路橋梁軟土地基施工的關鍵技術分析[J].技術與市場,2021,28(12):110-111.
[2] 黎霞.軟土地基施工技術分析及其在公路橋梁施工中的應用[J].黑龍江交通科技,2021,44(11):12+14.
[3] 陳紹偉,李永祥,張維文,等.軟土地基公路橋梁施工關鍵技術研究[J].建筑技術,2020,51(10):1268-1270.
[4] 陳慶林.基于軟土地基的公路橋梁施工關鍵技術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20(1):24-26.
[5] 郭坤明.公路橋梁施工中軟土地基施工技術分析探述[J].智能城市,2019,5(12):165-166.E19B0AF6-8299-42FC-A669-1A3563D4FA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