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寶順



太行山板栗區是我國優質板栗主產區,當地栽培板栗歷史可達上千年。由于板栗是一年栽樹數百年結果的經濟林樹種,加之太行山區板栗傳統上有粗放管理現象,形成了板栗數十年、上百年生大樹普遍存在品種差、品質劣、產量低的現象,板栗品種改劣換優也就成了太行山區板栗種植的主要內容之一。嫁接是板栗品種改劣換優的重要手段,近年來邢臺總結了幼樹攔頭插皮接、幼樹剪腹接、大樹戴帽高接、大樹重鋸攔頭環接等方法,但這些嫁接方法一直都存在著愈合不良、設支柱費工、樹體重傷、樹體旺長、產量恢復慢等弊端。筆者根據太行山區旱坡板栗大樹的實際情況,經過數年的實踐,在生產中提出了一種改良高接換優嫁接技術,解決了當年愈合不良、費工、樹體重傷、樹體旺長、產量恢復慢的問題,創制了一種愈合良好、免設支柱省工、多點嫁接控制樹旺、當年嫁接當年結果、次年恢復產量的大樹嫁接方法。此種嫁接方法已經過數年實踐,構成了一套板栗大樹改良高接換優體系,是一種目前為止最新最優良的旱坡板栗大樹高接換優方法,在生產中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和實用價值(圖1)。
1 嫁接時間
由于太行山區屬于旱坡板栗生產區,基本沒有水澆條件,板栗大樹樹勢普遍較弱,因此大樹改良高接換優應適當早接。此種嫁接方法適宜的嫁接時間為4月份。
2 接穗的采集和貯藏
2.1 接穗采集
采集生長健壯、品種優良、無病蟲的板栗樹結果母枝或芽體充實飽滿的發育枝作為接穗,接穗的粗度≥0.6厘米,長度為20~30厘米(圖2)。
2.2 貯藏
將剪口蠟封好的接穗貯藏到冷庫或地窖中,溫度為0~5 ℃、空氣濕度90%左右。
3 砧木處理
3.1 砧木處理
在板栗大樹上選擇60°~80°不同方位的主枝3~4個,其他主枝疏除。將所選主枝上的側枝全部去除,并于頂端粗度3~5厘米處截斷。
3.2 嫁接部位設計
每一個主枝基部向上40~50厘米光滑處選作第一個嫁接部位,然后螺旋向上每隔30~40厘米光滑處選一個嫁接部位,直至距離主枝頂端30~40厘米處。下部所接接穗后期綁到主枝上,頂端所接接穗后期綁到頂端預留的支柱上,省工省力。嫁接部位數量以板栗大樹基部直徑為準,一般嫁接接穗數約等于板栗大樹直徑數值為宜(圖3)。
3.3 下部嫁接口處理
在下部嫁接口處,有老粗皮的先進行刮皮處理,刮到露出白皮為宜。然后在刮好皮處先橫切一刀,深達木質部。在橫切刀口上3~5厘米處向下削一月牙缺口,以便于插入接穗。然后在緊貼橫切口豎切一刀,深達木質部。豎切的一刀可適當調整角度,以便于后期接穗生長有良好的角度(圖4)。
3.4 頂端嫁接口處理
在頂端接口處橫鋸一刀且過髓心,在橫鋸口上方3~5厘米處向下45°斜鋸一刀且過髓心,去除橫鋸和斜鋸之間的部分,作為開槽。然后削平槽橫鋸平面。剝去接口上方的樹皮,嫁接口上、下樹皮要完全分離(圖5)。其他嫁接口處理參考上述3.3。
4 接穗處理
4.1 削接穗
選擇蠟封貯藏良好的接穗,在接穗的下端選一合適位置削長度≥5厘米且削面中部深過髓心的削面,并將削面的下端削成三角形。削面兩側輕削外皮露出綠色內皮為好,削面對側下端削成尖頭,得到削好的接穗(圖6)。
4.2 插接穗
將削好的接穗由3.3和3.4處理好的接口處的豎切口插入,接穗削面緊貼砧木的木質部,且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要對齊,并露白0.2~0.5厘米。
5 包 扎
將接口包扎嚴實,可選用4~6厘米寬的塑料條,也可選用泡沫膠,但都要包扎嚴實,不能透風(圖7)。AA77820F-3CD5-47CB-AEA0-15DC0D374D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