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愷靈 張媛媛 齊致源 付家敏 王琤韡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藜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屬桔梗目菊科,別名蘆蒿、柳葉蒿、蔞蒿、水艾、水蒿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具清香氣味[1]。藜蒿作為一種特色植物資源,遍生于江西省鄱陽湖附近區域[2]。民間多食其嫩莖葉,全株亦可入藥,安全無副作用,其藥用價值在古本草書中已有記載,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寫道:“藜蒿味平甘,主五臟邪氣,風寒濕痹,補中益氣,長毛發令黑,療心懸,少食長饑;久服輕身耳目聰明不老”[3]。研究表明,藜蒿富含黃酮類、多酚類等活性成分,能夠清除多種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3-5]。因此藜蒿具有清火消炎以及治療寒冷腹痛、急性肝炎等功效,也被發現可用于治療黃膽型或無黃膽型肝炎[7]。
總黃酮(Flavonoids)是一類黃酮類化合物,屬植物次生代謝產物,具有抗腫瘤、降血壓、抗氧化及促進新陳代謝等功能[7]?,F代研究表明,總黃酮因酚羥基上的氫原子與過氧自由基結合生成黃酮自由基,進而與其他自由基反應,從而終止自由基鏈式反應[8],因此總黃酮能夠提高機體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且無毒無害,可作為綠色抗氧化劑。
目前,關于藜蒿總黃酮的抗氧化等研究較少,對于藜蒿這種特色植物的開發也處于起步階段。相比于新興的微波輔助萃取法和超臨界流體萃取法,溶劑回流萃取法作為傳統的醇提法雖然耗費時間長、步驟較多,但采用的乙醇溶劑具有低毒性、價格低廉、使用簡單等優點,在工業方面提取藜蒿總黃酮時具有更大的優勢。因此本實驗采用溶劑回流萃取法,優化藜蒿提取工藝條件,為大規模提取藜蒿總黃酮提供參考依據。在單因素試驗基礎上結合正交試驗優化提取工藝,提高總黃酮得率,以DPPH 自由基清除率、OH自由基清除率和還原能力為指標,對藜蒿總黃酮的體外抗氧化能力進行評價。研究為藜蒿資源有效開發提供了合理的數據,為藜蒿總黃酮提取的工業化生產提供了具體的工藝參數。
整株野生藜蒿(采摘自江西省鄱陽湖附近)。蘆丁標準品(合肥博美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無水乙醇(北京化學試劑有限公司);亞硝酸鈉、硝酸鋁、AlCl3·6H2O、HCl、NaOH(西隴科學股份有限公司);DPPH(上?;晒I發展有限公司)。以上試劑均為分析純。

ES2000 型電子天平(天津市德安特傳感技術有限公司);DHG-9015A 型電熱鼓風恒溫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DK-S26 型電熱恒溫水浴鍋(上海精宏實驗設備有限公司);722N 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佑科儀器儀表有限公司);RE-522AA 旋轉蒸發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KL05A 型高速臺式冷凍離心機(凱特實驗儀器有限公司)。

1.3.1 黃酮標準液的制備
準確稱取蘆丁0.010 g,置于50 mL 容量瓶中,以60%乙醇溶解定容至刻度,取25 mL 定容后的溶液用蒸餾水稀釋至50 mL,配制成濃度為0.1 mg/mL 的蘆丁對照品溶液。準確量取蘆丁標準液2、4、6、8、10 mL 分別加入5 支試管中,向每支試管中加入5 mL 30%乙醇溶液、0.3 mL 5%亞硝酸鈉溶液,搖勻放置6 min,再加入0.3 mL 10%硝酸鋁溶液,搖勻,放置6 min,最后加入4 mL 4%氫氧化鈉溶液,蒸餾水稀釋至25 mL,放置25 min。在可見分光光度計上設定波長510 nm,測定各試管中溶液的吸光度。以吸光度為縱坐標,溶液濃度(μg/mL)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圖。
1.3.2 藜蒿總黃酮提取工藝
取整株藜蒿在鼓風干燥箱內60 ℃下烘干至恒重,超微粉碎后過80 目篩得到樣品粉末。準確稱取經處理后的藜蒿樣品粉末1.000 g 置于25 mL圓底燒瓶中,加入一定體積的70%乙醇溶液浸泡1 h 后,放入一定溫度恒溫水浴鍋中回流提取一定時間,得到的提取液用濾紙過濾定容至25 mL。在見分光光度計上設定波長510 nm,測定試管中溶液的吸光度。
1.3.3 藜蒿總黃酮得率的計算
利用線性回歸方程計算藜蒿中總黃酮得率:

式中:C 為樣品中黃酮的濃度(g/L);V 為樣品提取液的體積(mL);n 為樣品提取液的稀釋倍數;m 為藜蒿樣品干粉的質量(g)。總黃酮得率r 的單位為mg/g。
1.3.4 藜蒿總黃酮提取工藝優化
1.3.4.1 單因素試驗設計
在藜蒿粉末質量(1.000 g)不變的情況下,設置提取溫度、提取時間、液固比三個變量,研究其對藜蒿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設液固比15 mL/g、提取時間1.5 h 為不變量,研究分析5 個不同提取溫度(50、60、70、80、90 ℃)對藜蒿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設液固比20 mL/g、提取溫度70 ℃為不變量,研究分析5 個不同提取時間(0.5、1、1.5、2、2.5 h)對藜蒿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設提取溫度70 ℃、提取時間1.5 h 為不變量,研究分析5 個不同液固比(10、15、20、25、30 mL/g)對藜蒿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
1.3.4.2 正交試驗設計
通過單因素試驗,確定影響藜蒿總黃酮得率的主要因素和各因素參數范圍,選擇對得率影響較大的提取溫度、液固比和提取時間3 個因素設計正交試驗L9(33)。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見表1。通過正交試驗確定藜蒿總黃酮提取的最佳工藝組合。

表1 藜蒿總黃酮醇提法正交試驗因素水平
1.3.5 體外抗氧化活性試驗
1.3.5.1 總還原能力的測定
取上述優化條件下的提取物,減壓濃縮成稠膏,使用70%的乙醇溶解并稀釋,得濃度為0.1、0.2、0.3、0.4、0.5、0.6、0.8 g/L 的黃酮溶液,使用相應濃度的VC 做對照試驗。參照李冬梅等[10]的方法,并做相應修改。取1%的鐵氰化鉀2.5 mL 與0.2 mol/L 的磷酸鹽緩沖溶液0.2 mL,加入待測樣品溶液,50 ℃恒溫放置30 min,加入2.5 mL 10%的三氯乙酸,離心取上清液1 mL,加入1 mL 的0.1% Fe Cl3、4 mL 蒸餾水混勻,靜置10 min,于700 nm 處測吸光度。
還原能力計算公式為 還原能力=A1-A2(2)其中,A1為樣品組吸光度;A2為樣品本底吸光度(以等體積蒸餾水代替FeCl3溶液)。1.3.5.2 清除OH 自由基能力的測定
參照田建華等[11]的方法,并做相應修改。取2 mmol/L FeSO4溶液5 mL,6 mmol/L 水楊酸-乙醇溶液15 mL,再加入6 mmol/L H2O2溶液5 mL,搖勻混合。在37 ℃恒溫水浴15 min,以蒸餾水為參照,于517 nm 處測定吸光度,計算清除率:
OH 自由基清除率=(A0-A1)/A0×100% (3)式中:A0為空白對照液的吸光度;A1為樣品溶液的吸光度。
1.3.5.3 清除DPPH 自由基能力的測定
參照董玉瑋等[12]的方法,并做相應調整。取不同濃度提取液3 mL,精確取0.4 mL/mg 的DPPH-乙醇溶液3 mL,試管暗置30 min,4000 r/min 離心10 min,使用無水乙醇做對照品試驗。取上清液于517 nm 處測吸光度,并計算清除率:
DPPH 自由基清除率=[1-(A1-A2)/A0]×100%
(4)其中,A0為3 mL 無水乙醇+3 mL DPPH 溶液的吸光度;A1為3 mL 樣品溶液+3 mL DPPH 溶液的吸光度;A2為3 mL 樣品溶液+3 mL 無水乙醇的吸光度。

根據試驗設計方法,在波長510 nm 處測定溶液的吸光度。以吸光度為縱坐標(Y),溶液濃度(X)為橫坐標,繪制出標準曲線圖1。求出回歸方程:y=2.177x+0.0042,相關系數R2=0.999,說明蘆丁濃度與吸光度呈線性關系。

圖1 蘆丁標準曲線

2.2.1 液固比對藜蒿總黃酮得率的影響
設置提取溫度70 ℃、提取時間1.5 h、乙醇體積分數60%,以液固比為變量考察其對總黃酮得率的影響,結果如圖2 所示。由圖2 可得出,隨著液固比增大,總黃酮得率在10、15、20 mL/g 范圍內增高,在液固比為20 mL/g 時達到最大值,當液固比超過20 mL/g 時,總黃酮得率下降。原因可能是液固比較低時乙醇溶劑不足導致藜蒿黃酮提取不完全,而液固比較高時,乙醇溶劑過多影響藜蒿黃酮提取率。因此,20 mL/g 的液固比是藜蒿黃酮提取的最佳參數。

圖2 液固比對藜蒿總黃酮得率的影響
2.2.2 提取溫度對藜蒿總黃酮得率的影響
設置提取時間1.5 h、液固比15 mL/g、乙醇體積分數60%,在提取溫度50、60、70、80、90 ℃范圍內考察其對藜蒿總黃酮得率的影響,結果如圖3 所示。由圖3 可知,總黃酮得率隨提取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在提取溫度為80 ℃時達到得率的最大值,此時提取溫度再升高,黃酮得率反而下降。原因可能是提取溫度升高,分子運動更加劇烈,增大了黃酮提取率,但提取溫度過高,破壞了分子結構導致藜蒿總黃酮提取率下降。所以,80 ℃的提取溫度是藜蒿黃酮提取的最佳條件。

圖3 提取溫度對藜蒿總黃酮得率的影響
2.2.3 提取時間對藜蒿總黃酮得率的影響
設置提取溫度70 ℃、液固比15 mL/g、乙醇體積分數60%,在0.5-2.5 h 范圍內考察提取時間對藜蒿黃酮提取率的影響,結果如圖4 所示。由圖4 可知,在一定范圍內藜蒿總黃酮得率隨提取時間而變化,并在提取時間為1.5 時達到最大值。原因可能是提取時間過短,藜蒿黃酮溶出過少導致總黃酮得率低,而提取時間過長,藜蒿中的總黃酮會發生熱分解損失,藜蒿黃酮提取率下降。因此,1.5 h 的提取時間是藜蒿黃酮提取的最佳條件。

圖4 提取時間對藜蒿總黃酮得率的影響

各因素對藜蒿總黃酮得率的影響并非單一線性,實際上總黃酮得率受到提取溫度、提取時間、液固比、乙醇體積分數因素的交叉影響,而乙醇體積分數因素對藜蒿總黃酮得率影響較小,因此根據單因素考察試驗結果,選取提取溫度、提取時間、液固比三個因素設置正交試驗的因素水平,對藜蒿總黃酮的提取工藝進行進一步的優化。正交試驗結果和方差分析如表2、表3 所示。由表3 可知,各因素對提取藜蒿總黃酮的影響不同,在本研究中提取溫度影響最大,其次是液固比,最后是提取時間。藜蒿總黃酮的最佳提取參數組合為A3B2C2,即最佳提取工藝條件是提取溫度80 ℃、液固比20 mL/g、提取時間1.5 h。

表2 藜蒿總黃酮醇提法正交試驗結果
用正交設計助手軟件對試驗結果進行方差分析,P<0.05 認為有顯著性差異,P<0.01 則認為有極顯著性差異。由表3 可知,因素A 在P<0.01水平上有極顯著性差異,因素B 和因素C 在P<0.05 水平上有顯著性差異。如表4,為驗證試驗結果,考察預測結果的可靠性,在優化的工藝參數下(提取溫度80 ℃、液固比20 mL/g、提取時間1.5 h、乙醇體積分數60%),進行三次平行驗證試驗,所得藜蒿總黃酮平均得率為38.32 mg/g。

表3 藜蒿總黃酮醇提法正交實驗方差分析

表4 驗證實驗結果

2.4.1 藜蒿總黃酮總還原能力
測定藜蒿總黃酮和VC 的總還原能力結果見圖5。隨著黃酮濃度和VC 濃度的增加,還原能力都出現較為明顯的上升,當VC 的濃度達到0.8 g/L 時,吸光度值達到最大,為1.040;而總黃酮的濃度為0.8 g/L 時,吸光度為0.971。藜蒿總黃酮總還原能力隨著總黃酮濃度的增加而提高,與同濃度VC 的還原能力相近。由此證明了藜蒿總黃酮具有一定的還原能力。

圖5 不同濃度的藜蒿總黃酮總還原能力
2.4.2 藜蒿總黃酮對OH 自由基清除能力
由圖6 可知,在總黃酮濃度為0.1-0.8 g/L 范圍內時,藜蒿黃酮對OH 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作用,清除能力隨著黃酮濃度的增加而增強,且略高于VC 的清除能力,當濃度達到0.8 g/L 時,黃酮對OH 自由基的清除率為91.12%,VC 對OH 自由基的清除率為90.68%,二者清除能力較為接近。結果表明藜蒿總黃酮具有良好的清除OH 自由基的能力。

圖6 藜蒿總黃酮對OH 自由基的清除率
2.4.3 藜蒿總黃酮對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
圖7 為藜蒿黃酮和VC 清除DPPH 自由基能力曲線。由圖7 可知,藜蒿黃酮在濃度0.1-0.8 g/L 范圍內,對DPPH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隨著濃度的增加有所提高,在0.1-0.3 g/L 濃度范圍內,曲線較平緩,在0.3-0.7 g/L 濃度范圍內,清除能力增加較快,在濃度達到0.8 g/L 時,黃酮對DPPH自由基的的清除率為77.32%,VC 對DPPH 自由基的的清除率為86.44%,黃酮的清除能力略低于VC。說明藜蒿總黃酮有一定的清除DPPH 自由基的能力。

圖7 藜蒿總黃酮對DPPH 自由基的清除率
實驗中通過單因素的考察與正交試驗分析,發現提取溫度對藜蒿總黃酮的提取影響較大。乙醇的沸點為78.31 ℃,因此采用乙醇為溶劑的萃取法的適宜溫度應在乙醇的沸點左右。本實驗得出最佳提取溫度為80 ℃,這與其他植物總黃酮提取溫度相近[9-11]。楊凌君等[12]同樣采用醇提法研究了藜蒿葉中總黃酮的提取工藝優化,得到的最佳工藝參數為液固比15 mL/g、提取溫度70 ℃、提取時間1.5 h,與本研究的結果相接近。此外,抗氧化活性結果顯示:藜蒿整株提取的總黃酮對DPPH、OH 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總還原能力,謝星等[13]和Zhang 等[14]的研究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
藜蒿為藥食兩用新資源,富含多種對人體健康有利的營養活性成分,有望用作天然綠色的抗氧化劑。因此,有必要進一步研究其抗氧化的作用機制以及提取工藝,為藜蒿的開發利用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