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君基
(煙臺市交通運輸執法監察支隊,山東 煙臺 264000)
在我國,隨著居民出行對公交車的依賴,公交站點的地位也日益凸顯,國內學者對公交站點做了很多研究來完善公交站點的功能。目前我國對于公交站點宏觀及中觀的研究較為豐富,而對于微觀問題,尤其是與乘客出行安全相關的公交站點安全設計,研究相對薄弱。張坤等撰寫的《公交站點選型對交通安全的影響》一文從不同的公交站點類型出發,探討不同的公交站點選型對交通安全的影響,為公交站點的設施選型問題提供了參考;顏建新等撰寫的《公共汽車站安全運營評估與改善策略——以深圳市為例》一文中依據標準評估了公交車站存在的安全隱患,并結合實際條件制定針對性的調整策略;都舒所撰寫的《基于TCT的非機動車公交站安全性分析》一文論證了公交站機非混合使交通事故發生幾率增加的觀點,并提出了安全措施。然而,在公交站點配套安全設備設施設計方面的研究則比較匱乏。
公交站點的布設位置,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居民乘坐公交車的意愿與出行時間造成影響,也會影響到居民的出行效率。挑選路段最適合布設公交站點的位置,既可以提高居民的出行效率,節省出行費用,也可以提高公交車的服務水平,又能兼顧到公交公司的效益。因此本文重點討論公交站點的布設原則與影響因素。
土地的利用情況直接影響到了公交停靠站的布設。公交站點應布設在客流集散地,以縮短乘客的步行時間,這也要求站點應設置在人員流動大的地方,避免設置在客流稀少的企業或是耕地附近。從調查結果可知,居民從出發地到公交站點可接受的最遠步行距離為1公里,考慮到乘客的出行便捷性,以公交站點為輻射中心,方圓1公里的覆蓋范圍應包含大部分居民。
其次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減少對鄉鎮道路不必要的額外建設。由于鄉鎮地區不像城市一樣人口密集,乘坐公交車的人也多,公交站點應設置在道路條件良好的路段上,減少額外建設,這既節省了對公交站點的資本投入,也提高了附近居民乘車的便捷性。同時將公交站點設置在通行條件良好的路段上,避免了因乘客上下車而引起不必要的交通堵塞等問題。
應以提高公交車的服務水平為目標,將公交站點應設置在人流量大的工廠、集市、村莊或學校附近,以便能夠為更多乘客帶來便捷。
確定當地土地利用情況和客流集散地之后,進一步分析公交站點在路段上的位置對公交站點布設的影響。公交站點的位置距離客源地近,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大居民乘坐公交車的機會,因此要合理設置站點位置,但也不能只重視距離某個客源地過近而忽略了其他客源地,引起其他客源地的乘客的不滿。
確定好客流集散地后,公交站點可以設置在客流集散地道路的路段上,也可以設置在該道路的交叉口附近,二者各有優缺點,比較如下:
交叉口站點的優點有:將停靠站設置在交叉口有利于行人利用交叉口過街,縮短乘客通過交叉口的時間;提高行人和乘客的安全性;由于車輛通過交叉口的速度較慢,可有效縮短公交車進站時間;可以利用等紅燈的間隙上下乘客,節約時間。
交叉口站點的缺點有:由于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不足,在交叉口特別是在交叉口上游設置停靠站會引起交通堵塞;交叉口的其他交通設施比較多,因而設置條件差;在交叉口處停靠會造成后車司機視距不足,存在交通安全隱患。
路段公交站點的優點有:減少了由于公交車停靠而引起的視距不足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乘客安全。
路段公交站點的缺點有:容易導致行人橫穿馬路追公交的行為發生,有很大的交通安全隱患;增加了下車的乘客通過交叉口的步行距離。
綜上所述,設置在交叉口的公交站點有更多的優勢,但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權衡各種利弊,進而選擇更優的公交站點的位置,更好地服務乘客。下面對設置在交叉口考慮到各種因素的優缺點進行分析。
1.設置在交叉口的車站對車輛進站的延誤分析
(1)設置在交叉口上游車站的優缺點
優點:車輛剛通過交叉口,行駛速度緩慢,且不受交通信號燈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證乘客安全,因此車輛的進站延誤就是車輛自身的延誤。
缺點:交叉口上游車流量大,交通壓力大,行駛速度緩慢,對車輛進站產生一定的延誤;其次,若是在該站點上下乘客比較多,又會造成一定的交通堵塞。
(2)設置在交叉口下游車站的優缺點
優點:可以在紅燈處上下客,上下客結束后等待綠燈后通行,減少了站點延誤。
缺點:若是距離交叉口較近,會影響其他社會車輛通行,造成較大的車輛延誤與堵塞。
2.設置在交叉口的車站對行人及車流的運行安全分析
(1)對于設置在交叉口上游
在路段上游設置公交站點,當有公交車在站點停靠時,由于公交車體積龐大,容易遮擋過街行人的視線,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對于運行車輛來說,公交車會遮擋后方司機的視線,也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
(2)對于設置在交叉口下游
在路段下游設置公交站點,對于過街行人來說,公交車在其后方停靠,不影響行人過街,消除了設置在交叉口上游的影響視距的問題;其次對于乘客來說,在下游設置公交站點在一定程度上會減少步行時間;對過往車輛來說,不管是公交車正常行駛還是停靠在站點,產生視距影響會有所減小,或是只對右轉車輛產生影響。
3.設置在交叉口的公交站點對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分析
(1)對于設置在交叉口上游
在綠燈通行后,交叉口上游會出現車輛較多而擁擠的現象,若公交車在此處設站,勢必會影響其他車輛的通行,甚至會造成交通堵塞,特別是對于直線式停靠站。同樣的,在064鄉道上,盡管人流量與車流量相對于城市都有所減小,但縣鄉道路狹窄,通行能力相對較差,也會對通過此路段的其他車輛產生影響。因此,若在交叉口上游設站,應布設在距離交叉口相對較遠的地方,有利于其他車輛在公交車進站時借道通行。
(2)對于設置在交叉口下游
交叉口下游鄰近交通信號控制燈,通行能力本來就小,公交車可以利用等紅燈的時間上下客,因此對路口的通行能力影響不大。另外,若是在綠燈通行時間上下客,也會影響其他車輛通過交叉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對其他車輛的通行也有影響,所以在交叉口下游設置站點時,要距離交叉口一定的距離,至少在交叉路口實線以外,防止影響其他社會車輛通行。
4.在交叉口停靠的公交車對交通流的影響分析
(1)對于設置在交叉口上游
經分析,在上游停靠的公交車會影響右側轉彎車輛的視野,干擾右側轉彎交通流。另外,如果來車經左轉進入停靠站對交通流影響更大,因為公交車左轉后要匯入最右側車道進站上下客,在此過程中勢必會影響到同時左轉的車輛,對交通流會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在上游布設站點對交通流有較大的影響。
(2)對于設置在交叉口下游
在交叉口下游設置站點,不管公交車是運行還是停靠上下客對左轉和直行的車輛都不會有影響,對右轉的車輛來說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若是站點設置在距離交叉口較遠的路段下游,對右轉的車輛也沒有影響。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無論從哪個角度分析,設置在交叉口下游的公交站點都會比設置在上游的站點有優勢。
國省道部分路段處于居民居住地,車流與客流比較多,以下對在該路段上設置公交站點的優劣展開分析。
由于這段道路上車流量比較大,在機動車道上設置公交站點會直接造成交通擁堵,嚴重時還可能導致交通事故,因此不考慮在機動車道上設站,而是在非機動車道上或是在人行道上設站。這種設置更適合流量較小的非機動車道,在不影響機動車通行的同時,也能做到對非機動車或是行人的影響降到最低。以下為在該段道路上設站的優缺點:
在非機動車道上設站,相對于機動車道來說是一個港灣站,一定程度上來說在公交車進站時不會影響同向行駛的機動車行駛,不會造成交通擁堵等狀況。
當公交車進站時,從機動車道上并入人行道中,需要阻斷人流或非機動車的行駛,同時,非機動車和行人也要避讓來自機動車道上的公交車,對行人安全有較大影響;另外,公交車也要避讓行人和非機動車,對公交車進站延誤有較大影響。
當公交車輛停靠時,一定程度上會擠占一定的人行道,造成人行道的通行能力下降。若在公交車停靠過程中,人行道上的流量增大,公交車后會短暫地積聚大量行人和非機動車,致使有的行人從站臺與公交車輛之間穿過,造成乘客上下車延誤過多,或是有的非機動車借道機動車道行駛,不僅會影響機動車的行駛,還會對非機動車的安全產生影響。
當公交車出站時,要從人行道重新并入機動車道,又對機動車車流產生一定影響。同時,如果是公交車在停靠時,非機動車借道機動車道通行,公交車在出站時,對這部分非機動車的通行安全產生很大影響。
另外,有的公交車司機在進站時并不完全停靠在人行道上,而是停靠在人行道和機動車道中間,這樣不僅減少了公交車的進站停靠延誤,一定程度上也不會影響行人和非機動車的通行,但是由于是雙向單車道,機動車會借道對向車道通過,給機動車的行駛造成影響。
公交站亭的尺寸通常設計為高2.6m~2.8m,頂棚寬約1.6m~2m,長約5m~8m。公交站亭的尺寸應該根據人流量及空間大小靈活調整。由于陶鎮公交站點的行人較多并且該地點空間較大,站亭尺寸采用:高2.8m、頂棚寬2m、長為7m。
陶鎮公交站點位于一條東西走向的公路北側,車輛由東向西行駛,出于盡量不遮擋來車方向視線考慮,站亭左側無遮擋。右側燈箱與上方頂棚為一體結構,右側燈箱既可以安裝公交站牌,也可以作為立柱提供支撐。站亭正面有4個立柱支撐頂棚,同時兩個立柱之間安裝有廣告牌。城鄉公交站點老年乘客占比很大,針對老年乘客行動不方便的特點,做好公交站點地面的防滑防跌倒措施十分必要,特別是雨雪天的地面防滑,這要求站點鋪設防滑的地板材料,如防滑磚,增大摩擦力,防止打滑摔倒,保護行人安全。
站牌正面信息包括公交車線路名:K18路;本站站名:陶鎮;下站站名:許家洼村;終點站名:許家洼村。
反面信息包括公交車線路名:K18路,以及公交公司、首末班車時間、線路每站站名、方向、本站、票價兩元,符合“信息完善、信息簡潔”的要求。
公交站點座椅的功能是方便候車人員休息,其設計要以人體工程學為理論依據,既要考慮堅固性和經濟性也要兼顧安全性、舒適性和耐用性,要求座椅符合人體生理尺度,不損害人體健康且安全舒適。常見的座椅材料有木材、石材、金屬材料等。公交站點為戶外場所,要選用耐腐蝕、不生銹、經久耐用的材料,金屬材料如鋼鐵綜合性能最好,耐腐蝕、可塑造性好、價格便宜,但是易生銹,就要求做好座椅的表面處理工作,如刷漆,使座椅表面具有防水性和防腐蝕性。座椅數目應與候車亭的尺寸相匹配。依據人體工程學,座椅高度為400mm~450mm最舒適,同時增加靠背支撐背部、扶手。座椅椅面與水平方向之間的夾角不能低于90°,一般為100°~120°,扶手位置與坐骨節點相距240mm~250mm最合適,使身體處于自然舒展狀態,提高舒適性。
公共式垃圾箱相較于普通垃圾箱有特殊的要求:在室外自然條件下能耐高溫和低溫,機械強度高和沖擊韌性良好,易清潔且能夠與環境融合。另外,做好垃圾箱的衛生處理是最關鍵的一點,需要安全專門的垃圾車定時運輸垃圾,避免垃圾箱內的垃圾儲存過久散發異味而對人體造成傷害。
安裝照明設施的主要作用是夜間照明,使司機夜間行車時注意到公交站點的存在,并適當減速,防止沖撞到行人。結合站亭的實際特點,安裝LED廣告燈箱,兼照明和廣告的作用。LED燈箱壽命長,可靠耐用,維護價格低廉。最重要的是,燈箱采用低壓直流供電,省電、安全環保。

圖1 公交車站整體效果圖
陶鎮站點的安全設施設備設計如下:站亭尺寸為高2.8米、頂棚寬2米,長為7米。站亭正面有四個立柱支撐頂棚,同時兩個立柱之間安裝廣告牌,立柱、頂棚均采用不銹鋼材料,燈箱采用鋼化玻璃材料。地板鋪設防滑磚,并且做好站亭的日常維護;信息設施做到“信息完善、信息簡潔”;座椅要符合人體生理尺度,不損害人體健康且安全舒適;安裝垃圾桶,注重衛生;最重要的是,做好公交站點的防護、夜間照明和無障礙設計。
本文以陶鎮城鄉公交站點為例,分析了設置于國省道上的城鄉公交站點的安全隱患,進行安全設施設備優化設計,總結出一整套公交站點乘客安全設施設備設計的策略,也為以后設計保證乘客安全出行需求的公交站點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