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繆士毅

夏季,為我國一年四季中的第二季節(jié)。夏天一般指夏季,有趣的是,夏天在古時有不少別稱,這在我國古籍或古詩等中多有提及,如:
長夏因夏天白晝較長,故稱。這在古詩中多有所見,如唐代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唐代沈佺期《有所思》詩:“坐看長夏晚,秋月生羅帷。”清代劉大櫆《游百門泉記》:“亭外廊四周,廊之內,老柏十數(shù)株蔽日,長夏坐其內,不知有暑也。”
九夏夏季有九十天,故稱。如晉代陶淵明 《榮木》詩序:“日月推遷,已復九夏。”南朝蕭統(tǒng)《林鐘六月》:“三伏漸終,九夏將謝。”清代李漁 《閑情偶寄·頤養(yǎng)·行樂》:“九夏則神耗氣索,力難支體。”
三夏夏季有三個月,故稱。如樂府《子夜四時歌·夏歌》:“情知三夏熱,今日偏獨甚。”古人李颙《夏日詩》:“炎光爍南溟,溽暑融三夏。”
朱夏指夏季,如三國曹植《槐賦》:“在季春以初茂,踐朱夏而乃繁。”唐代杜甫《營屋》詩:“我有陰江竹,能令朱夏寒。”
朱明指夏季,《爾雅·釋天》:“夏為朱明。”《漢書·禮樂志》:“朱明盛長。”《爾雅·釋天》:“春為青陽,夏為朱明,秋為白藏,冬為玄英。”唐代劉禹錫《代謝端午日賜物表》:“朱明仲月,端午佳辰。”清代孫枝蔚《惜夏》詩:“我餞朱明后,無衣暗自傷。”
朱光同“朱明”。陸機《贈尚書郎顧彥先》詩:“大火貞朱光,積陽熙自南。”注:“朱光,朱明也。”唐代杜甫《夏日嘆》詩:“夏日出東北,陵天經中街。朱光徹厚地,郁蒸何由開。”
炎天本指南方,代稱夏天,指炎熱的天氣。如南朝顏延之《夏夜呈從兄散騎長沙》詩:“炎天方埃郁,暑晏闋塵紛。”明代高啟《答宗人廉夜飲王氏池亭見懷》詩:“遙聞池上酌,涼夜失炎天。”
炎節(jié)炎熱季節(jié),解釋為夏季。如唐代錢起《送薛判官赴蜀》詩:“單車動夙夜,越境正炎節(jié)。”
槐序槐樹夏天開花,因作夏天代稱。明代楊慎《藝林代山·槐序》:“槐序,指夏日也。王晏和徐孝嗣詩:‘槐序候方調。’”
此外,夏天還有許多別稱,如有的稱夏天為“陽夏”,如《淮南子·覽冥訓》:“和春、陽夏、殺秋、約冬”。有的稱夏天為“昊天”,如《爾雅·釋天》:“夏為昊天。”郭璞注:“言氣皓旰”。有的稱夏為“長嬴”,“嬴”通“盈”,指夏天草木長盈。《爾雅·釋天》稱“夏為長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