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燕菊
摘 要:會計政策選擇是管理者對財務數據進行影響的重要手段,選擇合理的會計政策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營利性經濟組織往往會在特定的時期,根據自身對信息效果的實際需求而做出對相應的會計政策選擇。近年來比較興起的戰略投資就是一種體現,企業為了股權戰略的發展而做出合理的會計政策,相比之下其更加偏向于戰略發展,對會計信息的成長性高過了對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由此所產生的影響對于一個營利性經濟組織的經營成敗將會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會計政策的選擇問題,希望能夠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而進行會計政策的選擇做點貢獻。
關鍵詞:營利性經濟組織;會計政策;政策選擇;選擇動機
目前,對會計政策的概念化有多種定義,國際上較為權威的是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提出的,認為會計政策就是企業在編報財務報表的時候,會采用到的會計基礎、會計原則以及具體的實務方法。我國在《企業會計準則》中特別強調,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的時候,所采取的核算原則以及具體的會計方法就是會計政策。
會計政策的原則會對企業的會計核算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企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勢必會采取一定的會計計量方法與基本原則,會計政策有宏觀和微觀之分,宏觀方面主要為國家相關的管理部門為了保障會計行業的行為規范與業務上的處理,在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基礎上所作的企業會計準則;微觀方面主要為企業在以國家制定的準則為執行標準之下,企業按照自身的行業特性與實際經營情況所選擇的會計準則。
一、概念的理論分析
(一)會計政策選擇
會計政策選擇指企業會計根據會計法律法規和行業的有關規定,對已經存在的各項會計原則和會計方法以及會計程序等進行比較之后,根據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與所處行業的特性而選擇的能夠最大表現企業經營業績與成果的會計政策。國內有不少學者對會計政策的選擇進行了多方位的理論研究,早在2009年就有學者提出,會計政策選擇是企業在充分考慮到自身實際經營情況與市場環境后,按照相關的會計規定所作選擇的會計政策。
(二)市場經濟下的會計政策選擇原則分析
依據相關的研究理論和國家的有關規定,會計政策的選擇不能隨心所欲,需要充分考慮各項因素加以分析后所做出的決定,會計政策的選擇目的是為了能夠更加準確的反映出營利性經濟組織的經營狀況、發展前景、財務信息等,從理論上來說,營利性經濟組織的會計政策選擇主要是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
(1)實質重于形式
多元化的組織格局使得企業的會計報表不再局限于在法律上的形式,而是著重體現其經濟實質,并且在對信息的相關性有高要求的市場經濟下,只有蘊含經濟實質的信息才會被當作是有用的信息,因而會計政策的選擇也應關注它是否提供了代表經濟實質的信息。
(2)中立性原則
堅持中立性原則可以帶來一個公開、公平和公正的市場環境。作為多種契約關系集合體存在的現代營利性經濟組織,想要持續維系各種契約的簽訂和執行,就必須提供中立的信息,否則將會使契約關系產生風險。因此,中立性原則也是營利性經濟組織進行會計政策選擇時需要參考的一條重要原則。
(3)謹慎性原則
營利性經濟組織的運營過程,往往處于一個風險與回報并存的競爭型環境中,所以用安全、保守和謹慎的態度來采取會計計量將作為會計政策選擇的主要思想之一。
二、會計政策選擇的動機分析
以盈利為主的組織,其管理者有決定權對會計政策進行實施,在實際的應用中,除了所有者之外,利益相關者也會通過多方思量而選擇會計政策。通過翻閱有關的研究資料發現,國外相關理論認為會計政策的選擇是具有蔓延性的,還有不少國外學者對亞洲國家會計政策的選擇做了關于國際經驗的契約理論測試,來對會計政策的選擇基礎理論進行探討。國內有專家總結了會計政策選擇的理論,提出了諸如:有效市場假說要;實證會計理論;經濟后果理論等。2008年又有專家認為指導會計政策選擇的理論為產權理論和契約理論。李閩洲(2008)對理論研究進行總結,他認為主要為契約理論、利益相關者理論、實證會計理論。通過眾多學者對會計政策的選擇,以及選擇的動機并進行總結歸納后,本文認為對于會計政策的選擇主要存在以下幾種動機:
(一)為提高管理者報酬
我國不少企業,管理層的薪酬與企業經營有直接關系,現在不少企業采取股權激勵的方式,將管理層的薪酬與企業業績掛鉤,企業每年所取得的利潤與管理層的能力有很大的關系,管理者可以獲得豐厚的獎金和職位上的發展。企業的經營業績是通過財務數據來體現的,也就是說管理層為了自己的薪酬,有可能會利用職權粉飾財務報表,將企業的經營成果“轉虧為盈”。2006年我國有專家在研究中提出了隱形分紅動機,我們常說企業分紅要以雙面性來看待,不是所有選擇分紅的企業其經營業績就一定好,同時那些不分紅的企業,我們常稱之為“鐵公雞企業”也未必就能判斷企業存在問題,關鍵是要看企業選擇分紅的原因是什么。本文認為,隱形分紅動機同樣是管理者出于自身利益而考慮的會計政策選擇的因素。
(二)為了資本市場運作需要
資本市場動機又稱規避市場管制動機,我國證券市場起步較晚,相關的規則都是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的,由于我國資本市場受到宏觀經濟的影響,更有政府出手管制,大多數的上市企業在一些資本行為上都會受到限制,為了順利上市,或者上市后規避市場管制,不少企業會出于對自身利益的考慮,在主觀上選擇有利于自身情況的會計方法,甚至不惜做出違規行為而造就表面上優良的企業業績。
(三)為了稅負因素
對稅負考慮的動機,不僅是上市公司,營利組織也是,由于在特定的時期中自身獲取了豐厚的盈利,那么就要向財政繳稅,考慮到納稅,上市公司或者營利組織大多會采取激進的會計策略。目前,多數研究者在對會計政策影響的原因中也提及了關于稅負的影響。
(四)為獲得補助性財務政策
上市公司中大多數是由國有企業轉制后上市的,其管理層人脈頗廣,對當地財政、稅收、人力等部門有著密切的聯系。從企業經理人的角度來看,為了能夠做出提高產品生產銷售,獲取利潤,常會在企業經營不好的情況下,對會計數據進行思量,采用合理又合法的手段進行會計政策選擇。從當前的政策來看,我國處在市場經濟轉型期,政府職能并未出現實質性的變化,政企不分問題仍然存在,地方政府是大多上市公司的領導,常會為了顯示出地方經濟政績,伸出“看不見的手”加以支持,如對稅收上的優惠、利息的減免、補貼財政等方面。
三、會計政策選擇導致的影響分析
(一)對投資者和債權人的影響分析
營利組織的股東和債務人對自身的認識,主要是向其提交的財務報銷或其他資料,財務報表的好壞會制約其價值的表現,對利益相關者的負面影響更加明顯。從對經營者的影響來看,由于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開,使得所有者對經營企業內在信息的掌握,更加依賴于會計數據,而管理者會因為一些因素對所有者隱瞞不利的內部信息,從而使得所有者無法真實地評估管理者的業績,干擾了所有者的經營決策。對于債務人的影響,為了減少經營風險,債務人往往需要在債務合同中明確設定相關的限制性條款,由于這類條款通常是根據會計信息而制定的,所以會計信息的質量對設定相關的限制性條款有決定性作用。
(二)對報告主體的價值影響分析
經過對相關理論和資料的深刻分析和思考,本文認為對會計政策的選擇會造成對營利性經濟組織的影響,其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影響利益相關者對營利性經濟組織的評價,從而影響投資者和債權人對營利性經濟組織的投資決策;影響營利性經濟組織會計利潤和對外報出的財務狀況的影響;通過其對利潤的影響而影響企業所需繳納的稅款
(三)對國家稅收的影響分析
營利組織為了避免納稅困難或延期納稅,會采取不同的會計措施實現目的,這主要體現在對資產計量的使用上,不同的資產計量將帶來不同的會計利潤和應稅收益。目前在實際的會計核算中,對應收賬款、存貨、長期股權投資等的初始計價都是以企業生產成本為依據,在期末在對其計量,也就是按照資產的價值來估值。其中,與固定資產有關的減值費用屬于凈收益的扣減事項,當其他情況不變后,由于會計人員做出的計提,可能將導致凈收益的降低,從而導致企業所得稅的降低。
不過,若一些營利性經濟組織自身有別的一些需求比如謀求外部投資或借款,可能會利用不合理的會計政策選擇虛增盈利的做法,一樣可能會提高政府的稅收,乍一看是為其帶來了有益的經濟后果,而事實上,那些虛增利潤的會計政策選擇帶來的會計收益是通過違背有關法律和規定取得的,這也影響了政府收稅的準確性和權威性。因為那些營利性經濟組織做出的機會主義行為大概率會帶來財務危機,此時,政府為了提高當地的財政業績,只能加大對那些營利性經濟組織的經濟補貼和政策援助,而政府也會面臨在財政上的虧損。但如果這些營利性經濟組織仍舊因此宣告倒閉,政府所能做的只能是善后,這不僅會帶來經濟方面的不良后果,也會對其形象形成負面的影響。
四、研究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一)規范營利性經濟組織管理者行為
營利性經濟組織的會計政策選擇可以說是由營利性經濟組織的管理者所掌控的。所以,一個完善的營利性經濟組織治理結構,管理者的行為必須要受到規范,不能按照自身愿望控制會計政策的選擇。管理者的激勵方案需要改善,若是僅僅把會計利潤當作管理者激勵契約的主要依據,管理者就會以此為會計政策的選擇重心。所以管理者的報酬方案里可以適當加入會計利潤之外的別的指標來判斷其管理運營水平。
(二)加強專業人員素質教育
要通過各種方式為營利性經濟組織的會計等專業人員安排專業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使其對會計政策選擇的不可或缺性和關鍵性加深理解。保證會計人員能夠既具備扎實的行業基礎、足夠的創新精神,培養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同時持續的更新知識,掌握當今的經濟政策和行業準則,才能在工作上按照企業具體狀況、遵照職業素養,在合法的政策選擇空間里發揮作用。
(三)樹立正確的會計政策選擇理念
會計政策只所以具有選擇的空間,目的是為了保證營利性經濟組織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不能將會計政策的選擇作為對自身有利的任意選擇。因此,是營利性經濟組織全員都需要樹立好正確的會計政策選擇理念。
參考文獻:
【1】孟得佼.我國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影響因素及經濟后果[J].河北企業,2017(07).
【2】謝靜.政府補助會計政策選擇的經濟后果分析[J].財經界,2020(07).
【3】雷紅.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優化策略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22).